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豆瓣评分8.0+ 十月的这份书单,有点靓

美妆资讯
豆瓣评分8.0+ 十月的这份书单,有点靓
2023-08-04

算算日子

2021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

你看了多少本书呢?

虽然不知道你看了多少书

但推荐好书却是我们一直要做的事情

本月我们准备了九本书

涉及方方面面……

总有一本和大家口味

那么

废话不多说

直接,看书单!

01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轶事,他与刘备二人煮酒论英雄。在刘备一一点数了当世位高权重之辈,又被曹操一一鄙薄否定之后,曹操终于对刘备吐露出他心中早已设计好的答案,“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说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听闻此言的刘备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突如其来的雷声替他遮掩了心中的惶恐,他从容捡起匙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这一行为打消了曹操心中的顾虑,刘备得以从这位奸雄手中逃出生天。

刘勃的这本《天下英雄谁敌手》,就是一本以曹操和刘备为主角的史论随笔。刘勃以极为活泼的风格,在扎实的历史及文学文本基础上,对比曹刘的历史形象、小说形象、戏曲形象,并推演形象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大众心理。

跳出一般三国类作品总是在对比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真伪的俗套,对三国演义的认识更加客观。譬如以往常以历史为对标,强调三国演义如何俗,谁得到了丑化或美化;但若以三国演义更早的版本以及戏曲杂剧比较,三国演义却呈现雅的面相,曾认为被丑化的人物在哪里得到了美化,或者相反。

虽然是随笔,但却处处可见作者的尖新机锋。譬如作者提到曹操平定邺城后,特意到袁绍墓前哭祭。然后陈寿笔锋顺势写道:“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

这句话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质问,但刘勃却从中发现陈寿蔫损的一面,“怎样才能‘还其家人宝物’呢?自然要先有把人家抢了的行为”。所以陈寿虽然没有明言,但仔细忖思就会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曹军打劫了袁绍家。

陈寿原是蜀汉臣子,蜀汉亡后入曹魏,之后又入仕晋朝,所以笔下不得不婉约为文。但同样是这段史实,在一百年后范晔撰写《后汉书》时,便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直接写曹操“屠邺城”,又说“袁氏妇子多见侵略”。

史家记述历史时,或有不得已的苦衷,但为了不违背秉笔直书的基本史德,所以不得不用微言大义来隐约其文,以待后世有心的读者发现其中奥妙,将其点破。

02

倘若人生无趣,不妨读读王阳明

要说古今名人中最富于传奇色彩的,王阳明绝对排在前几名。

公元1529年1月29日,王阳明于回乡途中溘然长逝。

死前他的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生坎坷磨砺却坚守信念、索求真理;一生不被认可却执着大义、心怀天下。

黄宗羲评王阳明:千古一人而已。

王阳明的著作中最重要的便是《传习录》,这是他“心学”的经典著作,里面记录着他行为处事和思想哲学的,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哲学的一句概括,那么究竟心学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知行合一”呢?而王阳明的人生究竟又有多传奇?

可以从这套书开始。

03

预见“切尔诺贝利”危机

外星人神秘造访地球后离去,留下六个高辐射、高污染的造访区。

二十多年来,凡接触者,或皮肤剥落而死,或生下畸形怪胎。僵尸纷纷从附近的墓地中爬出,游荡在人间。

可仍有一些人,为了生计游走在杀机四伏的造访区,倒卖外星人留下的高科技物品,过着刀头舐血的生活。

他们,被称为“潜行者”。

对死亡的恐惧、对金钱的贪婪、对命运的愤懑……他们在折磨中渐渐扭曲,走向崩溃。

然而,如果人类的这场浩劫,不过是外星人一次无心的路边野餐,所有的苦痛挣扎,所有绝望中的微弱希冀,还值得吗?

04

古巴的追忆似水年华

看到这个名字——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凡特,真的好陌生啊,虽然不是南美文学的狂热爱好者,但总归也读了不少南美作品,以为南美文学大师大概都遇到了,没想到又出一个真冷门的。

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凡特,很厉害,被誉为南美的普鲁斯特、南美的詹姆斯·乔伊斯。他笔下的古巴,如同马尔克斯笔下的哥伦比亚、波拉尼奥笔下的智利、鲁尔福笔下的阿根廷,延续着拉美特有的荒蛮与浪漫。

这本《三只忧伤的老虎》是译者范晔历时八年才完成的译作,或许可以说,这是最难翻译的一本拉美文学。书名“三只忧伤的老虎”来自西班牙语的绕口令Tres Tristes Tigres,而书本中的内容更是极跳跃。行文时而如痴人呓语,时而如诗,时而如侦探小说,因凡特在用文字玩杂技,让人晕眩,也让人着迷。

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很高,与《项狄传》《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追忆逝水年华》相似,并非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文类,而是一种“意识流”的律动文字。

在因凡特的意识流文法下,哈瓦那变成了一座迷宫:

“你一开始以为是灯笼然后觉得是月亮最后确信是一盏猝然亮起的街灯而后知道那其实就是加勒比的月亮而不是一颗成熟的热带果实。

“没人来改变我,因为时间过去人变老,日子过去变成日期,年月过去变成年历,而我还是这样,一天天泡在夜里,把黑夜泡进一杯加冰的酒里,或者印在一张底片或者记忆里。”

秘鲁文学大师略萨说过,因凡特的文字是“向现存世界发起挑战的手段”。

对于上世纪的古巴这样一个受伤的文明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学的表达能够比因凡特的文字更能表达出那种被世界抛弃的失落。

所以,刚开始我们可能会被烧脑的行文折腾的喘不过气来,但是当我们钻进因凡特铺展开的古巴画卷当中时,就会发现,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有足够的能量去书写这片土地。

05

古典小说的传承

在刘震云的小说里,读者能嗅到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古典味道,它当然不是时下流行的“强说愁”的所谓古风,而是草蛇灰线,联结着遥远时代的叙事传统。

就像很多中国古典小说一样,《一地鸡毛》《手机》《一句顶一万句》里,最重要的角色不是故事里的人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亲或疏、既远且近、似有还无,中国人无不活在这样的关系之中,某种程度上,这种关系也交织成为我们的大部分生活。

在新书《一日三秋》里,我们依旧能捕捉到这种古意:当我们以为主人公是河南延津县城里卖油盐酱醋的李延生时,叙述视角转向已成鬼魂的女演员樱桃,接下来是樱桃的儿子明亮,又到明亮的妻子马小萌。

但这种频繁的转换并不会影响阅读的连贯,因为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因由”是始终如一的。就像刘震云常说的那样,一件事会变成另一件事,一句话会传成另一句话,但每件事、每句话之间都相互牵连,自有其来处与归处。

这几乎是中国传统小说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是现代文学中难寻的一份古意——尽管它对于当下的生活,仍有相当大的解释力。

在前言里,作者提到这部小说加入了一些“后现代”的魔幻,但这种魔幻并非文青们挂在嘴边的舶来概念,而是民间传闻、山野趣谈里的中式志怪神奇,它们与那些生活在大地上的人物结合,显得无比妥帖。与之前的《一句顶一万句》相比,多少化解了一些捆缚在中国人身上的“关系”的沉重分量。

06

黄金时代的俄罗斯

在餐厅遇见普希金,在朋友家里听果戈里朗读《死魂灵》,见证莱蒙托夫的决斗,看巴枯宁和别人吵架,发现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这本《群星灿烂的年代》生动地再现了那个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是俄国作家伊·伊·巴纳耶夫的一部文学回忆录。

巴纳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活跃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坛,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星光璀璨的“黄金时代”,普希金、莱蒙托夫、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都在这一时期在文坛盛名远扬或崭露头角,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先进知识分子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倡导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巴纳耶夫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圈子中心,同各位文学家与知识分子关系密切,十分熟悉,通过回忆与他们的交往,向我们还原了那个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的文坛日常,也记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及创作细节。

07

历史学者的“大家小书”

宋史专家虞云国教授曾多次慢书房,给我们带来宋朝历史的讲座,慢师傅受益匪浅。

这一次,中华书局整理了虞先生的关于宋代历史的读史随笔,十分值得一看,不同以往的通史性读物,这本书有三个优点:一、由于上下篇幅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所以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二、可以重温宋代历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三、由于本书并非历史入门类书籍,所以可以进一步了解虞先生的史观。

书里主要分为大势追踪、人物留真、文化掠影、朝代纵论。其中写的较为精彩是大势追踪以及朝代纵论这两部分。

虞先生大笔勾勒两宋大势,生动摹写人物影像,深入解读文化现象,高屋建瓴地纵论通贯宋代的大论题,带领读者走近两宋兴亡盛衰的历史现场,堪称《细说宋朝》之后又一部雅俗共赏之作。

08

诗之国的传统

央视《诗词大会》学术顾问周笃文先生带你寻诗词之源,赏诗艺之美,品诗情之味。

本书是著名诗人、学者周笃文多年来潜心研习古诗词所思所感所悟而写就的文集。作者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或追溯诗词历史,或畅谈诗词文化,或分析诗词表现技巧,或鉴赏诗词艺术,时而探讨诗词创作,时而赞赏诗词创新……

读者可跟随作者开拓的古诗词赏析路径,拾级而上,细数其中奥妙,细品诗词之美。

09

地中海的低语

这本以“欧洲岛屿”为主题的非虚构地理和旅行文学作品,是《程萌· 昨日三部曲》(Cheng Meng-Yesterday Trilogy)中的第二部,也是关于欧洲海岛尤其是爱琴海岛屿的丰盈之作。本书既是体现“中西文明互鉴、文化互鉴”主题的一部作品,也是关于希腊和意大利等“一带一路”重要组成国家的一部岛屿史诗。

该书依然采用奢华风格的装帧设计。从与《水岸九歌》遥相呼应的封面设计、215幅人文风格的图片,到27.1万的隽永文字,展现了欧洲岛屿的千姿百态与风兴运转,还有关于时间,关于生命之爱,这是一种特别高级的呈现方式,再次满足了读者对《程萌·昨日三部曲》新作的期待。

从北大西洋到爱琴海,作家程萌历时数年,从富有想象力的角度,由西向东,沿着欧洲大陆的边缘,穿越众多岛屿。本书撰写的,不仅仅是寻访23座欧洲岛屿的浩大旅程,也是深入一座座影像迷宫的精神探险。对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碰撞的解析,对岛屿人间百态的描摹,对人生的诘问,对旅行的哲思,对人类命运的感同身受,是这部作品蕴含的深意和魅力所在。

程萌说:“这些岛屿的深厚往事和文学记忆,柔曼悠长,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在此岸与彼岸之间,都有着无法割舍的牵绊,所以我们要在它们之间不停地摆渡,而最终,岛在很多时候属于灵魂之岛,是人们渴望抵达的自由之地。永如初见的,不仅仅是那些岛屿,更是我们渴望追忆的青春和追溯的本真自我。”这样,本书也成为他的缅怀青春之作,必然带着个人的印迹。字里行间,读者也可以找到自身的映射。

来源:慢书房

作者:苏州慢书房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5442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