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柿子红了
作家|李计明
太行深山里的涉县,峰峦叠嶂,山梁梯田纵横。七沟八岭,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生长着柿子树。每逢霜降前后,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柿子树,火红的树叶像片片红霞美得令人陶醉。尤其是那红艳艳的柿子,在重重叠叠的大山里,在高高的柿子树枝上,摇晃着香甜,让人眼馋。远远望去使人品味着岁月沧桑,体会着春华秋实,让人回忆,让人感叹,让人触景生情,流连忘返。秋日漫山啼血红,璀璨颜色慰平生。飘渺云雾山中望,疑是篝火恋山风。
有一首诗可回味: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便获赏心趣,山歌尝柿甜。
我赞美柿子,柿子,你愿守一生的绿,炼作绝世的红,妆扮秋天的美。
你瞧,这一坡坡的果红,这一串串的红星,这一片片的红叶,似绚丽耀眼的彩旗在微风中飘动,招手诚邀乡子的归来。
你看,那圆圆的熟透的红,那亮亮的熟透的圆,那滑滑的熟透的甜,就像节日里挂满枝头的大灯笼,也正像外乡游子的一颗情结。
春夏秋冬的轮回,风霜露冷的洗礼,家乡的柿子,就这样红彤彤的红起来了。
秋天来临,几场风雨过后,柿树叶衰减了绿色,经霜变红,缓慢地象火焰一样,庞大的树冠红红的燃烧起来,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红彤彤的,像西山上的红叶,照红了天,照红了地,令人陶醉,美不胜收。柿树是大冠树木,大小不一,很大的,树身有五到高,树干像水桶一样粗,小的树干就像擀面杖那么细,树高左右。霜降过后,片片如火的树叶,稍纵即逝,伴着阵阵的秋风飘然而下,落满了山山岭岭。山沟沟大地上几乎被树叶铺满了,仿佛罩了一床红色的地毯,使人分辩不出到底是土地呢,还是锦缎红被子。 叶片纷飞而下,鲜亮的柿子呈现在了眼前。柿树落叶的季节,也正是柿子成熟期。叶片越来越少,果子却越露越多,越来越红,精明透亮,像一个个红灯笼。
涉县大山里的柿子特点鲜明,皮薄、肉细、个儿大,汁甜如蜜,甜腻可口,营养丰富,是人们喜欢的果品,别有一番味道。
“霜降吃柿丁,养人又健身”,涉县人习惯在霜降前后摘柿子回家慢慢品尝。有软柿子就可以直接食用,硬柿子多在小米饭中煮着吃。人们知道柿子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有着丰富的蔗糖、葡萄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因柿子含糖较多,吃柿子有饱足感,进而影响食欲,减少正餐的摄取。一人吃两个柿子,就能满足一天的营养呢。柿子也是上好的保健食品,柿蒂、柿霜、柿叶都是药。农民晓得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痔疮患者的保健品。用柿叶冲开水当茶饮,能治病,乡亲们有个三灾八难的,需要调理的,像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啊,总是吃一些柿子,不用几天就健健康康了。
家乡的柿子树,秋日的红叶,枝顶的果实,让更多人分享这份大自然的馈赠,金秋柿香诉丰年,柿叶如丹,嫣红一片,满树的柿子如无数盏小灯笼映出村中秋天丰收的喜悦。秋天,山中的柿子树为人们增添新色彩,漫步山中,空气之中掺染着甜津津的柿香。
咏一首《柿子》:霜点叶落尽,果压坠枝头。笑傲西风里,妆扮一世秋。
红色的柿叶,在秋风中一天天落下,一笺枫红的诗句啊,是我内心深处永怀的为你写下的独白,一段未曾老去的情怀,依旧在岁月的诗笺里鲜活,氤氲,漫过心海,相思泛滥。红柿子高挂枝头,心头总有一束阳光的暖,即使是秋深霜重,即使是凄风苦雨,念你,眸里便有一首眷恋的诗,即使是无平无仄,即使是无韵无律,也要把思绪放开。柿子树,我用心调一幅水墨丹青,秋的情,秋的云,秋的雨,秋的韵,秋的鲜红的色彩都在这幅画里,风情透骨。一凝眸便会与最美的秋邂逅,用美景来解读秋光的深情。
作者简介:李计明 ,诗人,学士学位。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省市作协、诗协会员、理事;涉县作协主席。热爱文学,喜好诗词,作品不断发表。曾出版个人专集《初涉集》《漳滨草》《多芳集》《烛神》《太行之声》《红色号角》等多部书籍。曾获中国广电总局影视艺术“飞天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影视艺术“奔马奖”,五个一工程奖;十佳优秀拔尖人才奖。在各级各类诗词联大赛中多次获奖。楹联作品收入《中国楹联年鉴》多卷;诗词作品曾收入《河北诗人精品集》《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当代中华诗词辞典》等十几部名典。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3696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