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几十元胶原蛋白冒充千元肉毒毒素 涉案金额达到七千余万元 朋友圈里的“整形专家”你还敢信吗

美妆资讯
几十元胶原蛋白冒充千元肉毒毒素 涉案金额达到七千余万元 朋友圈里的“整形专家”你还敢信吗

随着微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很多畅销的商品和服务由朋友圈的传播,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这些“朋友推荐”有时也暗藏着陷阱。近日,昆山的王女士(化名)为了变美,却不幸中了骗子的圈套。昆山警方顺藤摸瓜,摧毁了一个专门利用微信圈“整形专家”进行诈骗和非法行医的团伙,涉案金额达七八千万元。

微信“巧遇”专家女子美容变毁容

王女士平时对自己的容貌比较看重,今年年初,她偶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经营美容治疗的刘小姐。互加了微信好友后,两人经常交流一些美容心得。4月份时,王女士看到刘小姐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套美容针剂,这套产品是某知名美白品牌的产品,售价不菲。王女士于是向刘小姐咨询,对方表示提供针剂的是自己的“熟人”。这位“熟人”是专门进行整形美容治疗的医师,药品是她带来的“水货”,价格很便宜。王女士非常心动,立刻表示自己一直想做微整形手术。

刘小姐立刻表示,自己的这位熟人可以“接私活”,内容从瘦脸、隆鼻到美白种类很多,药品都是全进口的,由于是“水货”,价格比店里的正品便宜很多,还能提供上门服务。可是就在王女士花费数千元注射了几次瘦脸针后,她的脸非但没有瘦,还异常地肿胀起来。再联系刘小姐时,对方却将她拉入了黑名单。眼见自己的美貌被毁,王女士一气之下报了警。

专家竟是“赤脚医生”廉价假药赚出天价利润

王女士报警后得知,她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在此期间受到这位“刘小姐”坑害的女性还有多位。通过对受害人提供的线索进行汇总和梳理,昆山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对这位神秘的刘小姐展开了调查。通过排摸、研判和网络布控等措施,民警发现刘小姐所谓的美容店就设在昆山某酒店内,并一举将涉嫌非法行医、销售假药的刘某抓获。根据刘某的进药途径,专案组顺藤摸瓜兵分三路,先后在江苏徐州、福建厦门和辽宁锦州抓获了刘某的“上家”董某、董某的“上家”郑某和郑某的“上家”王某。并在这三人处查获假冒肉毒毒素共计12836瓶、玻尿酸1000个、假冒名牌药品包装10550套,涉案金额超过7千万元。至此,一条通过网络销售假药、非法行医的完整链条浮出水面。

据嫌疑人刘某供述,她本人并没有取得任何从医资质,她找来为客户注射及做手术的人也都没有相应资质。刘某一般都是通过微信群或朋友圈寻找目标,多数受害人

都是看准了她的药品便宜,并且能上门服务。刘某给人注射的药品是通过网络从董某处购得,对方将假药和仿冒的药品包装分开邮寄给她,由她自行分装。刘某称,由于药品包装全部是外文,很少有客户能够鉴别出药品真假。举例来说,一瓶使用猪胶原蛋白冒充的肉毒毒素进价在30到50元左右,然而她向顾客销售时的价格则可高达数千元。刘某说,药品的定价是“因人而异”的,她会观察顾客的接受能力从而决定价位,曾有人花数万元买过她的产品。

目前,四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警方:为了生命安全美容整形需谨慎

昆山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环食药中队副中队长朱振华介绍,“4.16”网络销售假药案反映出了如今电商经营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案件的受害者多看中商品及服务的廉价,又轻信所谓的“朋友推荐”。不法分子利用受害者无法对进口药品的真伪作鉴别和对从业人员资质的轻视,假借“水货”、“接私活”等伪装行骗。朱振华提醒,市民尤其是爱美的女性市民,在进行整形美容之前必须确认实施手术和注射的人具备医师资格以及整形医生的相应资质认定。店家销售的药品必须是经过国家药品管理部门批准销售的产品,进口药品应贴有中文标识,能够出具“国药批准”等批准文号。

朱振华还补充道,如今网络电商平台经营状况良莠不齐,监管也存在一定难度,通过网络销售的商品消费者一定要谨慎选择。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代购药品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即使是网络销售也要获得相应的批准,而这一审核是非常严格的。目前拥有资质能够通过网络合法销售药品的商家非常少,面对大多数不法商贩大家要慎重,不可轻信“正品代购”等宣传。诸如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假体植入等存在风险的整形美容手术,市民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要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3541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