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怀念您,父亲

美妆资讯
怀念您,父亲
2023-08-05

怀念您,父亲

文/喻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父亲离开我们十年了,几次提笔想写写我心中的父亲,却每每笔下凝涩,写不出一个字。今天是父亲十周年忌日,思念如潮水般漫涌,将我卷进回忆的海……

一、严厉的父亲

儿时的印象里,父亲很是严厉,虽然他轻易不打骂我们,但却说一不二,他定的规矩执行起来绝不含糊,因此我对父亲是惧怕的。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有三条铁律不可违:一不准说谎,二不准骂人,三不准偷吃拿偷人家的东西。违反了是一定会受处罚的,谁说情也不行。但他同时又规定,无论犯多大的错,如果主动承认可以免罚或轻罚,若欺骗掩盖则会加重处罚。

第一次受罚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大约三四岁吧,有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个桔子糖,我特别喜欢。除了浓浓的橘味,它的样子大小和真桔子太像啦,桔红色的糖软软的,做成桔片的样子一瓣一瓣围成一个桔子型状,外面包了一层透明的塑料,包装纸上还画了绿色的叶片。我拿在手上捏捏嗅嗅,舍不得直接剥开吃掉。这时隔壁的大孩子喊我下楼去玩,征得家长同意后我去了,谁知出了楼道大孩子就要吃我手上的糖,我自然是不肯的,大孩子威胁我,若不给她吃以后就不跟我玩了,也不让其他人跟我玩,最后她强行把我拉到我家窗户看不到的地方。把我的糖抢去掰走一半,临走还说若我家里人问起就说是我自己吃的,不然她以后还是不会跟我玩的……

回家后父亲果然问起,我按大孩子教的话说了,父亲沉下脸问:真是你自己吃的?我硬着头皮说是。反复几次,我已不敢正视父亲,心想反正父亲也没看见,咬死了不改口。“啪”,“啪”,父亲用竹尺子打在我的屁股上,火辣辣地疼,我哇地一声哭出来,又痛又委曲。父亲也不理会,命我面墙站着,想想为什么挨打,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找他。时间过得真慢呐,屁股上的疼退去了,心却越收越紧。我眼见着爷爷奶奶妈妈从身边走过,而父亲一直端坐椅子上,没有一个人来救我,终于没有指望了,我怯生生地转过身对父亲说:我错了。父亲并不放过,问我:错在哪了?“我说慌了,糖不是我自己吃的……”当我哭着说出真相后,心里竟是无比地轻松。父亲说知道为什么打你两下吗?第一下是因为你说谎,第二下是因为我问你时你不仅不承认,还继续说谎,这叫错上加错。你要永远记住,犯错不可怕,一定要勇于承担,承认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当年的我远不能理解父亲的深意,但却牢牢记住父亲的话,因为我再也不愿经历那样的心理煎熬。也是自那次起,我再未犯过这三条家规。

除了这三条不可触的底线外,父亲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规矩:如无论何时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在家,征得家长同意方可出门,进门来要告知回来啦;未经家长许可不能接受他人物品;还有餐桌上的规矩、做客的规矩等等,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实在是非常地受限制呀。

好在父亲相信小孩子是懂道理也讲道理的,凡事会告诉你准与不准的理由,而且他也给我为自己辩解的机会。记得上小学前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奶奶说中午用臭面筋卤下面吃,我自告奋勇地去跑腿,等了好久见我带着只空碗回来,奶奶说我肯定贪玩忘了正事了,我说我一连跑了三个副食店都没有臭面筋卖,奶奶更不信了,硬说我说谎,这下我急得都快哭了。很快父亲买回了臭面筋,我一看说这种我也看到商店里有,可是它和我吃的臭面筋长得不一样呀……,这次父亲丝毫没有责怪我,反而帮着我跟奶奶解释,我的确只见过煎好了的臭面筋,不认识副食店卖的生面筋情有可原。我一下子如释重负,幸亏父亲相信我。

二、大方的父亲

父亲虽然严厉,却很大方。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主食都要计划供应,副食就更稀有了,但即便如此,父亲却从未让我有欠缺食物的体会。父亲认为“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宁可数量少一点,一定要买最好的。当时的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饼干的都不多,除了要钞票还要粮票,而我的饼干盒从未空过。父亲带我去挑饼干,我看中买造型好看的动物饼干,父亲说我傻,好吃比好看重要,他坚持买方方正正的大桥牌饼干,它们的价格我至今记得,前者五毛六,后者九毛八。江汉路上冠生园的叉烧包、鸡仔饼,滋美食品的鲜奶哈斗,曹祥泰的葡萄干、奶油冰淇淋……还有父亲不时变戏法式地从窗外“变”出来的板栗,用手帕包着的香焦,他总能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因为吃食,我知道了很多地方,比如厦门的魚皮花生,上海城皇庙的五香豆,成都的天府花生,真不知道父亲是如何搜到这宝贵的,那时的美味至今回忆起来仿佛还唇齿留香,长大后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味道。

我人生中许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是父亲带我体验的,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滑滑梯,第一次看魔术杂技表演……父亲推开一扇窗,让我见识窗外精彩的世界。上学后,父亲支持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集体活动,无论是参观、看电影、春游、夏令营,还是订书报、参加兴趣小组,每年寒暑假都尽量创造机会让我和弟弟出门旅游。父亲说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从多方面感觉感受和认识世界,所以这方面的他舍得投资,这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是不多见的。

三、独特的父亲

父亲身上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有时甚至显得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但他依然坚持。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父亲带我乘公汽,常常遇到中途车坏了,司机师傅让乘客帮忙推车,父亲总是第一时间下去推,而我看到有人坐得稳稳地动都不动,有人下去了也只是站在一旁并不动手,还有人趁机抢占座位,幼小的我替父亲抱不平,父亲却说男人要有绅士风度,我不懂绅士,只觉得父亲吃亏了,父亲说吃亏是福,我长大就会懂得。

这样的事太多太多,父亲的人生哲学里,遵章守法,守时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个习惯跟随了他一生。有时一个规定出台,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去执行,但父亲一定会照办,比如刚刚使用空调时供电局规定办证,好像每年要交30元钱,又没人检查,父亲主动去办了;有一阵自行车推行安装卡盒式牌照,在街上拦下来的就装了,有人看见绕道走了也就走了,父亲主动找到人家,一口气将家里三辆车全装了……父亲说这是公民又务,我们已习惯了,尊重他的做法。

注重仪表,认真整洁,做事有规律有条理,这是父亲身上又一显著特点。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会定时洗澡理发,每晚洗头洗脚是必做的功课,无论冬夏,从不间断。小时候没有电熨斗,父亲在煤炉上烧热铁制熨斗,将衣裤熨得平平整整,即使买不起皮鞋,父亲的布鞋是专门托人从成都寄回的,那个样式庄重大方,不同于普通布鞋,父亲说:常剃头,穿新鞋,就算背时也看不出来。在我的至今记得,从小到大,家里的洗漱用品一直都坚持用当时最好的品牌,毛巾牙刷会定期更换。直到我参加工作,我的洗发水护肤品都是父亲亲自给我买,他不赞成我化妆,但坚持护肤洗漱与皮肤接触的,一定要用品质好的。以后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家里的发乳,发胶,电吹风都是父亲首先领进门的,他说人越老越应注重仪表,不能有暮气,这也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

父亲的整洁体现在无数细节上,家里的衣橱,抽屉永远井井有条,无论找什么东西从不需翻箱倒柜;计划经济的年代票证多,肉票油票豆腐票机动票,父亲分门别类沿票证上的虚线裁剪得整整齐齐,按号排序,用票夹夹好,在抽屉内壁钉一排小钉子,依次挂好;父亲给我剪指甲,剪完必用指甲挫磨得圆润光滑才算完事;父亲的手帕什么时候都是方正干净的。

除注重个人卫生与仪容,父亲也注重居住环境。那时家里住的房管所的公租房,面积小,连床底下都塞满了东西,可父亲每隔几年必定亲自动手刷墙刷地板,后来还贴墙纸,那可真是份苦差事呀。因为不可能将房子腾空痛痛快快地施工,父亲又是个极认真的人,绝不能容忍只刷露出来的部分,于是只好拆床,将东西摞在起,腾空一块刷一块,等干了再将东西还原再腾空另一处,再刷。为此我们搭进许多个五一、十一假期。只要父亲一动此念,我和弟弟就心下暗暗叫苦,可作为主力军的父亲虽累得腰酸背疼却乐此不疲,等待风干的过程中他会泡杯茶抽支烟,眯着眼欣赏刷新了的地方,父亲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风貌的。

也许正是因为物质的贫穷,父亲对我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滋养,一台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让我如醉如痴。中午放学回家边用煤油炉煮汤饭边听长篇小说连播,武汉二台12点至12点半,完了马上转湖北台接另一部,时间是12点半到一点,因为有了它的陪伴,略带煤油气味的白水煮饭也不觉乏味。晚饭后刘兰芳的岳飞传,晚间的电影录音剪辑,配乐散文,配乐诗朗诵,带给我无数美好时光和享受……其实有时候生活的状态是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的,父亲的性格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四、朋友似的父亲

父亲说他是在旧式礼教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不希望将那种束缚带给我们,他更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上初中后随着知识面的扩宽,我与父亲交流的话题变多了,有时就某一方面的知识他会给予拓宽和延伸,但对自己不懂的很乐意问我,也乐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地方,与父亲的交流是愉快的。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与父亲的交流也日渐深入,有一次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和我对父亲的惧怕,特别是父亲的“铁三条”,我说面壁思过比挨打还难受。父亲说其实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打骂孩子,而且打人远没有吓人厉害,打骂不是目的,是最不得已的手段,如果孩子挨了打还不知道为什么,那这顿打算是白挨了,是最失败的。之所以要求我们不说谎是为了培养我们敢于面对,敢于承担。他说小孩子很单纯,说谎多半是想得到什么,或者犯了错误怕受到惩罚。而孩子犯错往往是无心之错,只有在不断犯错不断改正中才能明辨是非,逐步成长,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说谎的方式去掩盖错误,会养成投机的性格,并会最终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他才规定,承认错误从轻处罚,无论罚或是免罚都是同一个目的。他说这个世界充满了诱惑,孩子的抵御力是很弱的,所以一方面强硬规定我们不能动歪念头,另一方面尽力在物质上提供给我们最好的。他认为小孩子骂人往往是大人没做好表率,因为孩子说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个人开口满嘴脏话是很招人厌的,父亲说一个有着教养的人一定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他说“树从苗直,人从小教”,自己的孩子宁可我自己打骂,也不愿他人在背后说半个不字。这时的我开始慢慢地懂得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

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在我人生的每一个路口都有父亲的引导。当我用一片真诚换来伤害时,父亲说社会是复杂的,在不了解一个之前,“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不叫说谎,不说谎是不说假话,但必要时可以不用合盘托出,甚至可以选择沉默,毕竟没人会把坏人两个字写在脸上。父亲给了我很多的告诫,教我为人处事,认识社会。我记得他常对我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谨言慢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穷不倒志富不颠狂……学习上的收获,工作中的苦恼,都有父亲与我分享分担,我们是无话不谈的父女,又是相互信任的朋友。

都说知子莫若父,在与父亲敞开心扉的交谈中,我也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了解父亲的喜怒哀乐。父亲五十岁生日那天,我与他坐在沙发上,父亲突然起提了奶奶,他说奶奶曾说过:人生如戏,每个人扮演完自己的角色终要谢幕,现在奶奶的幕布已经合上了……他接着说,父母子女之间的缘份也就几十年,别说没有下辈子,就算是有,我们未必还能再做父女!这话题有点伤感,我记得那是个秋天的黄昏,西下的夕阳照在父亲头顶,那一刹那,我发现强大的父亲内心的柔弱。

那是我和弟弟走向青春,而父母尚未老去的日子,是我们家庭蓬勃向上的黄金年代,假如时光永远停在那时,父母永不衰老该多好啊。

五、父亲晚年

当我和弟弟分别结婚生子后,步入老年的父亲,将关注点和爱转移到孙辈头上,一如对待幼年的我们,只是少了严厉更多了慈爱,祖孙间其乐融融,那是父亲晚年莫大的享受。

女儿上学那年我搬离了父母,回家少了许多,再难像从前那样有时间与父亲促膝长谈,偶尔回家也是来去匆忙。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变得对儿女格外依恋,常盼着我回家,那怕只是陪他坐坐,聊点家常。如果不是一次偶然回头,我并不知道每次我走时,父亲会下半层楼,站在楼梯凉台处目送我离开,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好久好久。父亲爱给我们打电话,有时头天才去看过他,第二天他就会跟母亲念叨,说我人也不见,连电话也不打一个。母亲有时拦着不让他打电话,说怕我们开车、骑车路上接电话不安全,父亲像孩子式地会不高兴。

长期吸烟严重损害了父亲的健康,每年冬季对父亲来说是个坎,起初是打针,最后几年冬天非住院不可,甚至有的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有一年夏天父亲发烧住院,出院回家就发烧,离开家就好,反复进出医院好几次,医生也找不出原因,最后我把父亲接到我家里,住到秋凉才让他回自己家。这期间父亲与我起聊起生死话题。父亲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一天当他离开时希望我们第一不要在他床前痛哭,他相信那时灵魂还未走远,那样他会很难过的,他说让我放首安魂曲或者他喜欢的轻音乐,让他在乐曲声中与世界告别;第二不要大操大办,因为他什么都看不到,除了拢民毫无意义。这样的话题太过沉重,我实在不想继续。父亲说我也舍不得死,我这辈子无权无势,却妻贤子孝,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但人老了,总会有那一天的,我现在是认真跟你说的,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

父亲弥留之际已说不出话,我们围在病床前,他伸出手,将我们两口子和弟弟两口子的手叠在一起,最后将母亲的手放在弟弟手上……,那是父亲对我们最后的嘱咐,希望我们姐弟团结,希望我们照顾好母亲……

六、父亲身后

2010年1月19日,当监护仪上的波浪线变成一条直线时,我忍住悲声却忍不住泪水,原谅我没有按父亲的要求放一支乐曲为他送行,因为我从心底里抗拒这一刻的到来。

离开医院,大街上弥漫着春节将至的喜庆,我像个走失的孩子茫然不知所措地站在街上,只感到冷到骨子里,从此我的背后再不会有那道温暖关切的目光……

有一种说法,人要分三次才会离开彻底这个世界,第一次离开的是肉体,第二次是灵魂,第三次是爱他的人在这个世上也消失了。我对此特别愿意相信。我亲自为父亲送终,却感觉他没有走;2010年3月8号,我们为父亲祭完七七,天空突然飘起大片的雪花,又轻又薄,落地即化,我再次感到寒凉透骨,我感觉父亲的魂魄正随这洁白的雪花散去……

父亲去世那年女儿高考,那个夏天我们夫妇带她去北京,我们去了天坛,当他们父女进祈年殿参观时我坐在古柏参天的树下,耳畔传来远处老年合唱队的歌声,那是父亲生前常唱的歌,那一刻心中一直压抑的的闸门被冲开。想起大一那年暑假,父亲带我们姐弟京津游,北海、故宫、颐和园,处处留下我们的欢笑,就在这祈年殿的回音壁前,我和父亲相互唤呼聆听,父亲亲手为我拍照,19岁的我一身蓝裙白衬,正如那日的蓝天白云,明亮纯净。如今女儿也与当年的我年龄相仿,答应要亲自送她上大学的父亲却没能等到这一天……泪水肆意地流淌,让衰伤尽情地释放。父亲走后我没有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心中的痛积压得如磐石一样沉重,又薄得似蝉翼一般脆弱,不能提及不能触碰不敢回首,一首歌,一个熟悉的场景,甚至某种气味都会勾起无限伤心,在这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在这个曾留下我们父女足迹的地方,终于没有阻挡地发泄出来……

父亲走后的十年发生了很多事,老房子拆迁,母亲与弟弟一家搬进了新楼,安享晚年;我的女儿工作了,弟弟的孩子出国留学了;这十年我的身体出了些状况,经历过生死的考验,更加珍惜生命和家人……十年来,无论身在何方,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我们始终谨记父亲的临终嘱托,相亲相爱不离不弃一起走过。又快过年了,再过两天我们一大家人又要聚在一起吃年饭啦,倘若父亲仍健在,他会给我怎样的新年寄语呢?我想他一定会对我说:好好活着!我也想对父亲说:我一定好好活着,只要我活着,父亲就活在我心中,我们的父女缘份就仍在延续!

当我将满腔的思念寄于笔下时,却发现这是一篇无处可寄的文字,假如天堂也有回音壁,父亲,您可能听见我的心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2346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