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皮肤病同时抹多个外用药,先后顺序怎么定?按这个原则疗效加倍

美妆资讯
皮肤病同时抹多个外用药,先后顺序怎么定?按这个原则疗效加倍

同一皮肤疾病联合用药很多,但目的则各不相同,掌握正确合理的搭配顺序,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1)使用软膏、乳膏剂时是否先清洗干净皮肤?

个人觉得应该视情况而定。

针对干厚的慢性皮损,用药前用水擦拭或者用热水浸泡,还是可以增加皮肤的湿度便于药物的吸收的; 如果是急性充血性的、甚至有破溃的皮损就没有经常外洗的必要了,过度清洁反而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不利于缓解病情。

涂抹两种以上药物,间隔时间1-2小时,霜剂、乳剂或软膏等间隔之间不需要清洗皮肤。

2)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用外用药

应尽量不用刺激性强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外用药, 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用药前最好在正常皮肤涂抹 1-2 h 后,如无过敏反应后再应用。

3)先洗后涂的外用药

如康唑洗剂、硫化硒洗剂,既抗菌又祛脂,然后再涂搽同类别的膏剂或町剂等,这种用法须清洗干净皮肤后再涂药,防止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4)增加药物剂型的互补作用,提高药物促透作用。

如酒精制剂与乳膏联合使用,先用酒精制剂使角质问隙松懈,有助乳膏药物渗入,且乳膏基质又可缓解酒精制剂的刺激性、巩固疗效。

5)作用机制不同进行联合用药。

有的可能是同一类别药物,联合用药要比单一用药效果好,如抗真菌外用药复方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若没有复方外用药,则可以两种药交替使用来增加效果,如酮康唑乳膏和联苯苄唑乳膏交替使用,增加对真菌的效果;

6)少数外用药膏或应用特殊部位的

遵从医生指导下应用,定期复诊,出现不适反应及时随诊。

涂抹皮肤外用药,还要注意根据发病个体和部位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外用药的浓度应该由低到高、面积由小到大。但不同的个体和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性,对各种外用药的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应视病情程度而定。

如小儿、妇女、成人面部,口腔附近,屈侧或间擦部位,皮肤较柔嫩,都不应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而老年人皮肤萎缩老化,因此用药浓度也应低些;多毛部位不使用糊剂或水粉剂等;妊娠期妇女及哺乳妇女应考虑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会对胎儿、婴幼儿产生影响。

1)膏状

对于皮肤外用药,如果是膏状的,一般把药膏置于患处皮损上,抹药面积一般皮损外缘3-5mm,适当按摩,让药膏完全吸收即可。并不是白白的一坨,越厚越好,即影响美观,也浪费了药膏。其他的糊状的,液体的,膜状的等等外用药,涂到皮肤上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按摩吸收。

2)封包

有时候药物涂到皮肤上,还需要“封包治疗”。封包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一般应用于肥厚的皮损和慢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银肩病和扁平苔藓等)。

通常是在治疗区域用不透气聚乙烯薄膜(保鲜膜)夜晚6-8小时包裹已涂抹霜剂或软膏的患处,人为的造成一个局部封闭的环境,促进药物的吸收。封包治疗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湿敷

湿敷是皮肤科外用药很重要一种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急性期伴有渗出的皮疹,湿敷是首选的方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湿敷,有的人就是把溶液喷到皮肤就完事;有的人把纱布浸湿溶液后像“封包”一样包扎在皮肤上等等。

这些使用方法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湿敷方法是把药物溶液倒入容器,用6-8层的纱布浸湿溶液,提起纱布轻捏至刚好不滴水为宜。然后湿敷到皮损上,5-10分钟重复一次,每天可以多次。

作者: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袁斌

版权声明:

本文由@华邦 授权转载,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颜值科学社:

健康无敌,颜值在线!皮肤科医生领衔的全网最红医生天团,助你由内而外美美哒~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9674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