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对于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从早年间的“中华鳖精”,“三株口服液”,“蚁力神”,到“阿胶”,“鸿茅药酒”,再到今天的权健帝国,一时间保健品对老年人的“迫害”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倒不是说吃保健品一定不好,但现在保健品各种广告和推销铺天盖地,难免失实。
所以咱们吃保健品的时候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注意分辨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保健品和虚假广告!
保健品是一种
特殊“食品”
保健品一般被认为是带有功能的食品,包括功能食品和营养食品。
按照国家食药监局CFDA的说法: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在美国等大部分国家,保健品也叫 “膳食补充剂 Dietary Supplement”,比如Swisse胶原饮料,纽曼斯DHA糖果、康宝莱代餐粉等。
其实就是当某些营养素日常摄入不足时,用药片来补一补。
保健品本身
是没有治病的作用
根据我国2016年公布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因此,爷爷奶奶、老爸老妈,你们要是看到或者听说某样保健品宣称能够治某种病,一定要留个心眼——这即便不是骗子,也通常是虚假宣传。
保健品只有27种
声称功效
目前国家批准了27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除了这27项外,产品如宣称其他功能都是违规的,国家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如下:
1. 增强免疫力;
2. 辅助降血脂;
3. 辅助降血糖;
4. 抗氧化;
5. 辅助改善记忆;
6. 缓解视疲劳;
7. 促进排铅;
8. 清咽;
9. 辅助降血压;
10. 改善睡眠;
11. 促进泌乳;
12. 缓解体力疲劳;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
14.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
15. 减肥;
16. 改善生长发育;
17. 增加骨密度;
18. 改善营养性贫血;
19. 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
20. 祛痤疮;
21. 祛黄褐斑;
22. 改善皮肤水分;
23. 改善皮肤油分;
24. 调节肠道菌群;
25. 促进消化;
26. 通便;
27. 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
壮阳补肾、活血通络、
益气固本、抗癌!
等等功能根本就不在上面的行列里,如果商家说了,那只能说明是虚假宣传。
保健品
认准蓝帽子
从质量来说,认准“蓝帽子", 没有蓝帽子千万不可以买。
保健品的标识是“国食健字”(以前也有过“卫食健字”,但现在也不用了)。
当然,如果连“国食健字”都没有,那说明这样东西连保健食品的批准都没得到,安全性等就很不好说了,可得更加小心。
要想辨识该保健产品的真假或者了解该产品的具体信息,网上查询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随时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
我们并不片面否定保健品本身应有的效果,但是对于市面上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某些“特效”保健品,消费者需要格外提高警惕,并拒绝购买!
1 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不能代替药物治病。可以看做一日三餐之外的“小点心”,成为规律的生活、正确的锻炼和美好的心情的辅助品,在身体状态欠佳时适当调剂。
2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正常的饮食,只能作为日常饮食不足的补充,因此日常还是要坚持正常饮食。
3 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在服药期间。
4 生病了就应该及时就医,按照医嘱接收专业的药物治疗,这是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9521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