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经过正弘城,喜茶都在排队,有趣君想喝杯芝芝芒芒莓莓什么的成了年底最大的心愿。
买不到喜茶就接连逛了几次正弘城,“二”次开业的正弘城的确让人更加舒心了。持续的活动让这里依旧人从众。
郑州很奇怪,这里的大商场只要是“开业”就会超级火爆。正弘城如此,大卫城如此,杉杉奥莱如此,去年八月份“二”次开业、远离市中心的中大门也是如此。
百货大楼和大卫城开业的盛况对比,传统从未改变
提起中大门,朋友对开业时候的恐惧鼎沸还历历在目,一天之内与12万顾客竞争厮杀、每次入馆100人的限流、爆款商品上架时的秒空......挤不进、买不到,眼看别人红红火火满车满车的装货,自己在队伍里面看得恍恍惚惚。
时隔一年,现在的中大门怎么样了?开业就火的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真正融入郑州人民生活中了吗?
有趣君去探了探中大门。
初冬的严寒,也在中大门里凝结
初入中大门,看到停车场里即使周中的午后也停满了车,心情都被感染了,想必商场里肯定是人山人海。
有趣君边走边脑补一会儿的采购清单:入冬需要配备的零食、软乎乎暖融融的UGG、以及答应给小姐姐捎的面膜......
核心是3号馆:O2O新零售购物中心
进入购物中心,看着各个以国家命名的分馆,立刻让人兴奋起来。韩国化妆品、德国奶粉、俄罗斯糖果、泰国乳胶枕,到处都是买不完的好东西。
别急,好像有什么不对劲,怎么营业员比顾客还多?外面停了那么多车,这人都跑哪了?
不管了,受够了周末大卫城、熙地港等商场的人山人海,没人逛起来更惬意。
走马观花地在一楼各个馆转了一圈,与某狗某猫和代购对比了下价格,优势不太明显,但是单从渠道来源上说,的确更加放心。
反而是超市的感受更好一点,一些进口商品搞的特价促销很有吸引力。同时,超市也比其他区域的人气高一些,在结账台,终于能看到装满购物车排队结账的场面。
相对于一楼的食品、药妆、母婴类商品,二楼的大牌运动休闲服装、鞋帽更显得冷清。整体看下来,与其说这里是个购物中心,倒不如说是展销中心更贴切一点。
中大门依托保税物流园的仓储优势,加上郑州打造跨境电商中心的大趋势,有一个这样的购物中心来承载零售端的发展,似乎象征意义更大一些。
而一路所见,普通家庭来这儿消费,大多数还是冲着进口超市的面子。对于经开区中心广场附近没有大型商业的现状,中大门的存在至少算个有益的补充。
幸好还有个书店。
细数方所在广州、成都、重庆、青岛的书店,大空间、强设计,每一家都充满了美学自信,而咱们这个方庭,在规模和业态品类上就显得含蓄内敛许多。
方所官网上都不曾提及的“方庭”,总感觉是他们对郑州市场以此选址的一种担忧——连方所的招牌都不舍得用。
有趣君在此闲逛的15分钟里,整个书店只有3个顾客,而店员有5个,合理延续了中大门整体的人气水平。但毕竟气质还在,安安静静看书的愿望在这儿很容易实现。
活动不精心、服务不到位
相对于国内的“双十一”、美国的“黑五”,中大门12月10的国际海淘节淹没在年末的各种促销活动中,知道的人不多。
而全品类满199减10、满399减20的活动力度,相对于京东、淘宝上动辄满199减100的折扣,更觉微不足道。
这里的活动也奇特:在中大门1-3号馆指定门店消费,获得该国家馆认可图章,集齐5、10、15、20个图章,即可根据获得图章的数量获赠指定礼品一份,此活动只能参与一次,不得重复领取。
这,对于一个走进购物中心只想血拼的人来说,只觉得繁琐。
其实,对比开业时候的活动力度,中大门有些产品陆续的也在促销,但是相同的折扣力度,却无法引起强烈的购买欲望。
有趣君发现每个场馆重复的产品很多,比如药妆馆、日本馆、进口化妆品单品重复且价格不等。
开业时就听朋友吐槽中大门的同一单品在不同区域价格不一样,像韩国水晶防晒喷雾在进口化妆品区是63元,而在药妆馆是38元。
中大门的保税商品购买流程对于现代人的购物体验来说,也有些麻烦。
服务台注册会员(身份证+手机号+收货地址)、直购中心选购商品、商品至收银台扫描下单并确认收货信息、刷银联卡支付、保税物流中心清关、物流配送到家。
购物体验相当完整,但却让人望而却步。
中大门的活动券,有些需要携带身份证才能领取,宣传里没有提及,公众号没有注明,去服务台领的时候才会告知,服务显得不够专业、系统。
线上可以搞定我为什么要去商场?
主打母婴馆的2号馆——国际亲子馆,槽点依然众多。
小红书、蜜芽、网易考拉的线下体验店在中庭周边依次排列,但似乎存在的意义并不大。
中庭中心,是平行进口车的展示区,车型只有大众一家,并且8辆展车中,甲壳虫独占3辆,随便在郑州找一家大众4S店,规模都完胜这里吧?又是一个聊胜于无、无中生有、有跟没有一样的存在。
有趣君经过时,展示区的工作人员在大大的中庭里开着展车绕圈玩儿。洋气,试问郑州哪个商场能有这么大的空间让展车这么洒脱?
即使地方够,人流量也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画面。
亲子馆的存在,不尴不尬。为了一个花王纸尿裤要开车四十分钟到中大门吗?而且孩子的东西,消耗进度不一,都是随时补充,统一采购的机会并不多。
半岁吃的奶粉,八个月时适合吃的辅食,夏天用的防晒......一下子全买了家里能放下吗?
如果只是满足摸一摸产品,那存在的意义,的确是相当别致。
单纯的出售商品来说,妈妈们的确不需要去一个商场完成购买一个奶瓶两罐奶粉的购物,完全可以线上下单,第二天到家。
而在寒冷的冬日带孩子去除了公园之外的场所,最好的就是商场了。母婴馆除了一个大型的蹦床之外显得孤零零的。
室外的各种游乐设施,虽然很好,但是实在是不忍心大冬天把孩子扔在冰天雪地里“玩乐”。
而母婴馆,竟然没有吃饭的地方。可能中大门觉得妈妈们去逛街都不用带孩子,即使带孩子也不会饿吧。
整个购物公园,除了豪丽斯咖啡这种茶座区外,只有3号馆二楼的美食广场一处餐饮区域,不用想,只是满足购物中心员工工作餐的存在。
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餐饮业态如此匮乏,难以火爆也就可想而知了。再高大上的产品,没有基本购物需求的满足,在实体商场干不过电商的当下,还有什么竞争力呢?
郑州需要成熟的社区商场
吐槽归吐槽,有趣君也看到了中大门的诚意。配置齐全的母婴室,富有设计感的卫生间,对小朋友非常友好的购物车,很见心思。
可是市民总不能因为这个穿越大半个郑州去逛你吧?
除了购物,对于一个商场来说,吃饭、遛娃、拍照......也很重要。这么来看,中大门要想更进一步,单一的业态类型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有趣君觉得,中大门跨境贸易线下零售购物中心的定位很好,只是偏居一隅,如果让商场更接地气一些,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中大门,要不要带着你直采的妥妥优越感,新的一年里,再给海淘添把火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7289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