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大赏】——指尖玉赏析之一(2)
指甲盖大小的玉器价格相对比较低,一般仅有几千几万,适合初学者入手。
小的玉器仍然能反映玉器工艺的本质特征。用心看,就能看到玉器开料、切割、造型、磨制、打磨、抛光等工艺痕迹和使用痕、腐蚀痕迹、包浆、沁色、光泽等丰富的典型特征…………
【一】光泽:
玉器的光泽是玉器鉴定的关键依据。
90%以上的仿制的古代玉器用0.1秒就能看出真伪,就是我们常说的扫一眼。
因为仿制的玉器大部分都过于亮,光泽均匀度太高,凸出部和凹陷处的光泽强度差分布不合理。
古代玉器的光泽有自己的合理区间。经验多的玩家和鉴定家长期观察把玩古代玉器,对玉器光泽的特点有深刻的把握,积累养成视觉记忆,养成一种本能,所以扫一眼就排除90%以上的新玉。
仿制古玉的光泽一般常见如下特点:
(1)光泽过亮。
古代玉器也有特别亮的玻璃光,但是仍然没有新玉的亮度强,80%以上的仿制的古玉亮度都过强。
玉器不会越戴越亮,只会戴带越润。
实际上,随着佩戴会越来越失光,但会越来越润。
所以光泽过亮的玉器是新仿制的。
(2)光泽均匀。
新玉的各个部位的光泽强度过度均匀。
古代玉器在加工的时候就会光泽不均,主要体现的主要面和次要面的差异,凸出部位凹陷部位的差异。
(3)失光不合理。
一般玉器佩戴以后凸出的部位都会失光,这具有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古代玉器会体现出凸出部和凹陷处的光泽差异。
仿制的玉器为了去掉过于强的光泽,会进行各种化学腐蚀,这种化学腐蚀的失光显得特别的均匀,分布的不合理。主要是凸出的部位和凹陷的部位失光没有体现出失光的差异性。
强制打磨的失光痕迹和古代自然佩戴形成的痕迹不一样。
(4)一元化折光。
新的预期只有一层反光面,反光比较单调,就是一元化折光。
古代玉器由于加工的不均匀,佩戴形成的失光,腐蚀形成的失光,包浆沁色对光泽的干扰,会形成特别复杂的多层反光,这就是二元化折光。
这件汉代的小玉器体现出了包浆、腐蚀、沁色、加工不均匀和佩戴形成的多层反光,也就是二元化反光,多元化反光。
屏住呼吸,细心的阅读体会这件玉器的表面,就会体现出古代玉器复杂的二元化折光所形成的光泽不均匀特征…………
未完待续…………
王森田 2021.1.11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7238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