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水仙之美偏向虎山行:院线产品挑战新零售之路

美妆资讯
水仙之美偏向虎山行:院线产品挑战新零售之路
2023-08-05

在美业新纬度的读者群里,水仙之美是一个经常被拿来讨论的品牌。2020年美团丽人双12囤囤节上,水仙之美的销售额高居全国第二、北京市第一,读者们对这个品牌给予了一致的赞美:有品牌力、不缺乏社群运营的能力、成功搭建了双美模型。

在赞美声中,也有读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追求更进一步,水仙之美还缺什么?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未来的美业门店应该是什么样的?

就这两个问题,美业新纬度近期拜访了水仙之美的创始人李心忆,与她聊了聊水仙之美的新业务和未来规划。

推出自有护肤品牌,定位“屏障修复”

2015年创立,从生活方式品牌起步,后来将品牌定位为“精准护肤”后,水仙之美就在尝试打破功效护肤的束缚,重构顾客对护肤的认知。

精准护肤的核心在于打破单一功效,制定因人而异的护肤方案,并用产品和技术满足定制化、个性化需求。

Visia皮肤检测仪和德国CK皮肤检测仪完成了对皮肤的检测和分析,形成了护理方案,但解决皮肤问题最终要靠产品和服务。

为了找到满意的产品,水仙之美的产品团队开始去海外选品。李心忆介绍,主要的选品方向是抗衰、美白,重点考察目标是修丽可、DMS等专业医学品牌、医生创立的护肤品品牌。

5年来,水仙之美积累了约2000位会员,随着服务的顾客越来越多,在帮顾客解决问题的同时,选品工作也暴露出一块空白:所有产品都在主打补水、美白、祛斑、祛皱等功效,但很少有品牌去关注皮肤的健康问题。

“在医美加速的时代,需要有产品来维护皮肤健康。”李心忆表示,美白、除皱的诉求是在皮肤屏障健康的前提下完成的,但根据皮肤检测仪积累的数据,约有40%的顾客因为皮肤屏障受损而面临色斑和痘痘问题,这种情况下,顾客需要的不是功效产品,而是做屏障修复。

引进海外的屏障修复产品,需要批号和证件,而国内的此类产品还处于空白状态。在考察了一番后,水仙之美决定做自有护肤品牌。

与多位皮肤学专家成立Econ联合实验室后,团队独立开发了Econ-Algorithm 皮肤屏障功能检测算法,对用户的肌肤本底值、剥脱角质等多维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实验比对,评估屏障功能,分析出最佳的脂质成分配比,并筛选出潜在的致敏成分,降低用户的使用风险。

历经上百次实验,投产后又在门店做了40多个适应症测试后,水仙之美于今年1月正式发布了自有护肤品品牌“HaoHao”,上线了洁面啫喱、面膜和自律系列修护套组产品。

李心忆认为,水仙之美并不是一家美容院,而是一家解决皮肤问题的专业机构。尤其是“HaoHao”品牌面世后,水仙之美在产业链上游完成布局,具备了皮肤管理领域的产品解决方案。从品牌生态角度看,“HaoHao”还肩负着探索家居场景和零售业务的重任——有线下服务和社群为基础,零售业务的出现可以助力水仙之美实现“零售-服务-社群模式”的皮肤社区闭环。

专业线产品冲击零售市场的2大挑战

互联网之所以能冲击传统服务行业,除了因为流量在向线上集中,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线上业务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通过线上商城,线下门店可以链接千万级用户。

2020年2~3月,在无法开店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有些门店靠直播和社群卖货撑了下去,于是美业门店的零售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对于护肤品来说,零售业务几乎是必须拿下的阵地。据了解,HaoHao未来会走入医美机构和专业的生美门店(To B),但C端的线上零售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To C)。

但是皮肤管理经营者Cici认为,护肤品不可能同时做好B端和C端业务。Haohao的零售之路面临诸多挑战。

B端:服务定价受限

在一二线城市,顾客对护肤的诉求已经不再是单一地满足功效,而是开始追求健康的皮肤状态,皮肤屏障修复就是其中的项目之一。

瞄准这一赛道的不仅仅是水仙之美,北京的日式皮肤管理机构“某天”告诉美业新纬度,相比于效果,日式皮肤管理更看重舒适性,某天皮肤管理选择用日本进口的产品来塑造屏障修复服务这一标签。

尽管有市场需求,但对于美容门店来说,接纳一款零售产品依旧不容易。

产品价格透明后,合作美容院的服务定价将会受限——此前院线产品的价格不透明,美容院具有较高的定价权,但产品价格透明后,服务价格也相应透明了,“在顾客心中,美容院提供的服务是否真的值那么多钱?”Cici说道。

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通过品项设计来解决。李心忆告诉美业新纬度,实现屏障修复靠的并非只是护肤品,水仙之美将为合作门店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专业的检测方法、治疗设备:由于治疗方案需要仪器的检测和配合治疗,所以水仙之美会给合作门店推荐相关设备,如果门店已有相关设备,水仙之美会根据设备的治疗原理去搭配项目。皮肤数据模型及运营管理经验:时至今日,水仙之美已经积累了近万份皮肤数据,对于皮肤屏障修复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合作门店优化品项,提升项目推荐的效率。为合作门店引流:水仙之美用5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套线上的引流方式,为合作门店提供线上运营指导和流量输送。

C端:对院线品牌缺乏基本信任

Haohao的零售业务将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

在线下,HaoHao计划开设门店,提供HaoHao产品销售和体验服务,触达更多用户,为线上零售奠定基础。在线上,用户可以通过水仙之美、HaoHao护肤小程序,以及天猫商城购买HaoHao产品。

从线下服务延展到线上零售,品牌基因成为了最大的X因素,毕竟已有“阿里做不成社交,腾讯做不成电商”的前车之鉴。

专注于服务的品牌如何做好零售?李心忆认为,零售业务在构建医美、生美之外的家美场景,是对门店服务半径的补充,因此不存在服务思维切换零售思维的挑战。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C端顾客对院线品牌的信任度。

过去二十年,由于消费者对成分的认知不足,美容院通过添加激素或者重新包装劣质产品的方式,在产品方面攫取了巨额利润,却严重伤害了消费者。

移动互联网和年轻消费者最终打破了信息不透明,成分党崛起后,靠营销和包装的护肤品牌再无立足之地。另外,消费者们不再执着于海外品牌,薇诺娜、HFP、完美日记在取得了成分党的认可后迅速崛起。

然而,无论如何变迁,中国都没有出现被广泛认可的院线品牌。日化线和院线,泾渭分明,无半点交集。消费者为何放弃有品牌背书的日化线产品,而选择名不见经传的院线产品?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与国内科研院校以及皮肤科诊所的合作,用真实的临床数据以及更加专业的姿态来打动消费者。”李心忆表示。

线下服务能否托举零售之梦?

2018年,水仙之美新增了医美诊所,该诊所的客流全部来自于水仙之美的生美门店,半年达到营收平衡,疫情之前,保持每月15%的业绩增长。今年,水仙之美把会员门槛从1万元降至3000元,尝试提升生美会员数量,为诊所提供更大的流量入口。

一位行业从业者认为,水仙之美的门店运营成本高,目前遇到了扩张瓶颈,希望通过自研产品降低成本,同时获得新的增长板块。

“品牌定位决定运营成本,水仙之美本身定位中高端用户,所以运营成本本身就不会低。”李心忆表示,过去几年主要在做内部标准化管理和专业研究,未来也仍要固守线下服务大本营。据了解,水仙之美正在筹备新的门店,新的门店具备以下特征:

1. 专业化:升级皮肤检测系统

皮肤检测如今已是皮肤管理门店的标配服务,但几乎所有的检测都是对水分、油分等基础指标的检测,以目前的检测手段,很难发现更细小的问题。

为了能让顾客更为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水仙之美决定升级检测设备和检测方式,呈现精细化结果,比如此前只是给出皮肤是否敏感的结果,但未来的检测结果会把敏感划分为不同等级,让顾客明确感知自己的皮肤状态。

做完检测后,水仙之美还会为会员建立线上档案,让顾客每天检测和记录自己的皮肤状态,通过日常维养提升美容效果。

未来的门店中,专业的皮肤检测时长将达到60~90分钟,可以作为单独项目进行销售。

2. 开放化:三美融合

顾客在门店做完皮肤检测,不仅能得到更全面的数据,而且会得到专业的分析和护理方案——这套护理方案涉及医美、生美服务,产品也并不局限于水仙之美的产品,而是站在为顾客解决问题的角度上,呈现检测结果和护理方案。

为了优化顾客体验,门店还会开辟数字图书馆区域,利用投影视频内容,普及皮肤衰老原因,展示治疗方案。

结语

“美才是美业的竞争壁垒。”李心忆告诉美业新纬度,未来的美业门店不再受制于生美、医美服务,唯一的目标是提供便利、专业的服务,为顾客解决皮肤问题。

Haohao产品零售承载着水仙之美的开拓野望,但正如李心忆所言,线下服务才是水仙之美的根基。当零售业务面临重重挑战之时,决定这场持久战胜负的因素依然是线下服务。

在5年的品牌历史上,水仙之美在用户范围内积累了服务专业度和品牌声誉,随着美妆产业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和市场监管法规的不断完善,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该结束了,水仙之美要做那个重塑中国专业线品牌形象的人。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6379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