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这些“老字号”,藏着南京人的小时候

美妆资讯
这些“老字号”,藏着南京人的小时候

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多半与食物有关。

物质匮乏的80、90年代,一袋鲜辣面,一根糖葫芦,一顿肯德基……都能解救小时候的所有烦恼。

锅贴、馄饨、酸菜鱼、鸭血粉丝……这些蓝鲸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总有一份感情和回忆在里面,我们称之为“老字号”。想到它们,心里都会泛起温暖,就像深交多年的老友。

食物一旦有了感情和生命,就更加的耐人回味。这种似曾相识的味道会让你对它一直念念不忘,惦记指数不亚于达康书记的GDP。

老字号不是因为"老"才珍贵,它们陪着蓝鲸人长大,用一双双传承的手打磨出来的温润熨贴,是别的东西没法取代的。

/吃的不是凉粉,是回忆 /

@黄勤记凉粉

黄勤记凉粉是众多80后蓝鲸人的回忆。

小时候,几个小伙伴喜欢去夫子庙一带找吃的,十块钱就能把夫子庙吃一圈。银丝糖、唐字臭豆腐,当然还有这家黄记凉粉,那时候小碗1元,大碗2元。

细细的凉粉放点什锦菜及调料,凉丝丝的,鲜香微辣,还有带些甜味。每次都多要辣,冬天吃得一身汗,夏天吃得冰冰凉。吃完一小碗,满足程度绝不亚于冰激凌。

上个世纪初,黄家就在南京城南一带以经营豆腐坊为生,并兼营豆制品老南京小吃,主要有老卤干、回卤干、凉粉等。现在的“黄勤记”已经是黄家的第四代传承,主要以凉粉、回卤干、老卤干为主。

如今,贡院一带都拆了,黄勤记也迁到了老门东,老板以前是瘦瘦的眼镜男,现在留了胡子,发福微胖,价格也涨了。

每次路过老门东都要去吃一碗,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时光……

地址:老门东

/ 外面的那碗皮肚面,总比家里的好吃 /

@祁家寡妇面

据说最早的一家寡妇面的老板娘是个寡妇,为了谋生活摆了个面摊,大家叫顺口了就叫它“寡妇面”。后来,三元巷冒出好几家寡妇面,真假难辨,好在口味一样好。

家里不想做饭的时候,就会打包两份寡妇面,回去后嚼着吸满汤汁的Q弹皮肚,心里总在想:比老妈做的好吃多了!

现在南京正宗的寡妇面,只有明瓦廊的”祁家面馆”在经营。门头上写着创始于1963年,如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50年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小孩子吃到了大人,从一个人吃到了一家人……

祁家面馆很傲娇。不管你再焦急再流口水,老板下面条时必定一丝不苟,猪肝肉丝皮肚都有专门的容器装好,确保每份重量一致。还有就是,常常卖完就关门,毫不顾忌食客千里觅食的心情。而且他们夏天还休暑假!

讲真,吃到嘴里的味道有多好,也不见得。吃的就是一种情怀和记忆深处的回忆。

地址: 明瓦廊大香炉32-2号(近二十四中)

/深巷中无声的好味道 /

@哑巴蛋饺

在南京,你或许知道有这样一家无声的露天小铺——哑巴蛋饺。早在20多年前,它已经悄悄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你或许跟着家人照顾过哑巴蛋饺的生意,再也无法戒掉这个味道。有人说,在城南的菜场界,哑巴蛋饺仿佛神一样的存在,是三七八巷的冬虫夏菜。

每次去排队的人超多,经过多少次早起、扑空、排队的苟且,才能吃到这口面皮蛋皮豆腐皮灵肉交融的饕餮盛宴啊!

多年来,他们家的肉一直用猪后腿。每天早上五点买肉,洗过了再和成肉泥,绝不采用味精等化工调味品,吃完不会觉得口干。很多人排队吃不上蛋饺,就买点肉馅回家包饺子、 包馄饨解馋。

蛋皮清莹透亮,Q弹有咬劲,闻起来肉的鲜夹杂着鸡蛋的香,清新扑鼻。豆腐皮包肉皮薄软嫩,Q弹爽口,烤的恰到好处。

不过想吃到不容易,因为他们朝九晚五,周日休息,还有年假。但是能吃到一口,能勾起多少的回忆。

地址:长乐路三七八巷

/ 一家无名炸鸡店,串起了多少人的曾经 /

@彩霞街无名炸鸡

一家苏州夫妻经营了近20年的炸鸡店,位置在彩霞街和洋珠巷路口的一个台阶上,大家亲切地叫它彩霞街鸡排店。

记得小时候妈妈懒得做菜,就在彩霞街打包一份炸鸡排,当一顿菜吃。鸡排外面裹着蛋液香葱,再裹一层面包糠又炸得刚刚好,外酥里嫩,鲜嫩多汁。

小时候特别喜欢油炸食物,所以边啃鸡腿边期待:妈妈天天懒得做菜就好了。吃习惯了它也就成了记忆中,家的另一种味道。

他们只卖炸鸡排、鸡腿和鸡翅,佐料也只有番茄酱、孜然和辣椒粉,配上孜然和番茄酱非常美味。

虽然现在外面超市都可以买到蘸料,但老板坚持每天早上在菜场买新鲜的番茄,熬番茄酱。番茄酱不像外面的浓稠,但口感很好。

每天下午四点多开始,晚上七八点左右就结束了。鸡翅是整翅,差不多四块多一个,鸡腿5块,按照南京现在的物价,真心便宜,味道还秒杀外面的炸鸡连锁店。

像这样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老味道,南京还有多少个?

地址: 洋珠巷路口(彩霞街南头旁)

/ 有一种青春,叫校门口的凉皮店 /

@宝鸡张记凉皮

夏天一到,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宝鸡张记凉皮开张了,南京的老餮小餮们闻着味开始蜂拥而至。

你可能觉得,凉皮能做出什么花来,但在四牌楼,关于张记有一种说法: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宝鸡凉皮店地址在四牌楼东大南门,靠近南师大附小。20年时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学子,很多事情都变了。但是凉皮店没有变,20年前是什么味道,现在仍然是那个味道。

他家的凉皮特别薄,比一般的凉皮要透明很多,里面加了黄瓜和豆干。与其他凉皮不同的是老板的调料,凉皮加了麻油,增添了凉皮的清爽和口味层次。

鱼香鸡蛋是鸡蛋煎好以后泡卤里,让鸡蛋充分吸收卤的香味,是这家店的招牌。麻酱也非常香,每次去必加鸡蛋和麻酱,他家的辣油一点都不辣,越吃越香的那种。

地址: 四牌楼4号-2(云南特产和川崎运动中间)

/ 年龄最大的鳝鱼面馆 /

@茶南面馆

南湖人都知道它,茶南面馆,30年的老味道。

装修过很多次,门面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可是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时不时地想去吃一碗,记忆里都是爷爷牵着你去吃面的日子。

老卤面、小煮面口味很多,最爱的还是他家的鳝鱼面。表面看像一碗白汤寡面,很快惊喜地发现老板宁愿牺牲卖相,也要把鳝鱼埋在面条下面暖和暖和,顺便吸饱汤汁。

鳝鱼的个头很大,炸得也比较到位,鳝鱼血剔除得很干净,肉质紧致,口感酥嫩。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鳝鱼面会配两碟小菜,一个雪菜肉丝,一个青椒肉丝,提鲜解腻。

老卤面和凉面很受欢迎,面和浇头都很足,汤头偏甜。风卷残云后意犹未尽,老板,再打包两份凉面。

地址: 茶南小区福园5号104室

/ 喝馄饨哎,阿要辣油! /

@安庆柴火小馄饨

记得小时候哭闹不吃饭,外婆就去安庆打包一碗小馄饨给我吃,顿时胃口大开。满满一碗吃进去还嫌不够,每次都盼着外婆带着我心心念念的小馄饨来,真是满满的回忆啊!

装着调味料的白瓷缸、稀薄的荤油,以及被烟熏黑的门面,在品尝之前就把思绪拉回到童年。馄饨是用旧家具烧的,虽然不及从前那种木柴,但有那么点味道。

馄饨本身皮薄馅多,馅中有葱姜之味。加一点辣油,一颗塘心蛋。不论味道几何,光是怀旧这一情怀就足已打动许多人。很多南京土著怀念马路上扁担上挑的二头摊,那不如来一碗安庆柴火小馄饨。

地址不大好找,老门东德云社对面的巷子,左边那条叫做中营,径直走到底,再左拐。

地址:秦淮区中营6号

/ 配一碗鸭血粉丝,记忆里的南京味道 /

@鸡鸣汤包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吃汤包是个精细活,解放前据说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你第一次吃汤包的时候是不是汁水四溅,搞得十分狼狈?

说起鸡鸣汤包,蓝鲸人会说:鸡汁汤包啊,小时候老吃的!蓝鲸人最早记忆里的鸡鸣汤包在鼓楼广场的拐角处老旧的楼房里。

现在市面上的鸡鸣汤包店是与鸡鸣酒家颇有渊源的张家军所注册。鸡鸣汤包最明显的特色是“肥肥大大,肚脐眼朝下。”坚持“现点、现包,现蒸“。点完单,只需要等10分钟左右,就可以吃到晶莹剔透,小巧可爱的汤包了。

因为生意太好,店里的师傅经常是从早包到晚,店里速度最快的师傅,5分钟之内能包出28个汤包。

现在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南京吃一笼鸡鸣汤包,配一碗鸭血粉丝,吃的就是回忆。

地址: 金沙井1号(夫子庙店)

尽管有人吐槽南京的老字号不如以前,但只要它们存在一天,这些记忆,这些味道就会一直打动人心。

你的童年,都藏在了哪些“老字号”里?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5359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