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以前农村娃爱吃的茶片竟被农民视为眼中钉,为何变得如此少见?还记得小时候最爱吃的茶片吗?以前每到春天气温回暖,油茶树上就会结出脆甜可口的茶片,吸引无数小孩子翻山越岭的采摘。然而,这种备受农村娃喜欢的小零食竟然被大人们当作眼中钉,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其实跟茶片特殊的生长方式有关系,因为它并不是油茶树自然生长而结出的果实,而是被细粒外单菌感染之后得了叶种病的油茶叶子。这样的茶片长得又肥又红,就跟猪耳朵一样,学名也叫茶耳,吃起来口感脆嫩清甜,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野果,嘴馋的小孩都无法抗拒。不过跟孩子们不同,大人种植油茶树却基本都是为了家用和赚钱。那时候人们的收入来源有限,油茶树的产量有可能决定了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一旦树被感染长出了茶片和茶包,那么油茶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产量必然受到影响,人们的最终的收益也会随之降低。虽然被感染的茶片也能当作野果来吃,或者是拿来炒菜炒肉,但是这只能满足部分嘴馋人的口腹之欲,跟能榨油、能做化妆品、能制药的油茶籽比起来,它的经济价值十分低下,作为偶然出现的农副产品还算可以接受,如果不幸大规模感染,那对农民来说就是噩梦。因此,以前的大人们才会对孩子们喜欢的茶片特别厌恶,把它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当然,茶片不但口感好吃,里面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和多种果糖、矿物质,营养非常丰富。因此,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和对绿色食品和养生健康的追求提升,它也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只不过,当人们想要采摘或者是购买时,才发现曾经还算常见的茶片已经变得非常少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茶片之所以少见,跟它特殊的生长过程和生成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前面说过,茶片不是由茶树自然结出来的果实,而是因为被真菌感染后才产生的叶片肥大。这个过程有很大的偶然性,没办法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干预操作使得油茶树被感染产生病变,并且如今很多种植物种的油茶树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质新品种油茶树,它的结果能力和抗病能力要强很多,所以很难被真菌感染而产生茶片,只有过去的老品种油茶树才可能会有茶片生长,但是因为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很多老的油茶树都被人们砍掉了。
再一个,以前的茶片之所以常见,是因为过去人们对油茶树的照顾比较粗糙,农民们除了会简单的除草和修剪枝叶以外,很少用其他方式呵护油茶树,这样一来它就很容易被感染,从而产生病变。但是如今的种植户为了使油茶树更好的生长,增加油茶籽的产量,他们会喷洒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在农药的作用下,如今的油茶树抗病能力提升到了非一般的地步,别说被真菌感染了,真菌的孢子根本不可能在它附近活下来,因此外面的茶片非常少见,只有人迹罕至的深山里面才可能有感染病变的老式油茶树,能结出肥厚脆嫩的美味茶片。但是如今的零食多种多样,小孩子已经不再热衷于翻山越岭的找野果了,而曾经爱吃茶片的80后也都长大进城忙碌工作,所以如今的人们很少能遇见茶片,自然也就觉得如今的茶片非常少见。
实际上,茶片不止有一种,被真菌感染后的油茶树,除了会产生叶片变异的茶片之外,也能使得花苞或者是为成熟的果实膨大,变成一种很像桃子的茶桃,也有的地方叫它茶泡。它的个头大,甜度高,口感比茶片还好,相当于茶片中的极品,吃起来跟莲雾果差不多,非常美味。不过比起相对常见的茶片来说,茶泡的数量非常少,毕竟一棵树上的叶子非常多,发生感染的几率也相对较大,而花苞更为成熟的果实则相对少见,且只出现在很短的时间里,数量十分稀少。因此,即便茶泡跟茶片一样会影响油茶树的产量,但很多大人见了也会不由自主的摘一些包回去给自家孩子吃。茶片和茶泡的颜色非常多,有红色、黄色、白色的等等。
一般在普通人印象中,果实颜色越深的代表成熟程度越高,但是对茶片和茶泡来说,白色的个体才最鲜美好吃,红色的反而代表没有成熟。虽然红色的茶泡看起来更像成熟的桃子,让人非常有食欲,但是这个时候的茶泡却有很重的苦涩味,要等到它表层的膜成熟脱落变白后才会变得甜美好吃,这可能跟它独特的生长机制有关,毕竟茶片和茶泡说白了并不是油茶树的果实,只是真菌感染之后产生的变异,而白色才是普通真菌成熟之后的颜色。当然,这时候的茶泡虽然好吃,但也因为清甜的口感很吸引虫子,采摘食用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注意才行。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4148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