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高级时装品牌副线停产的前例并不在少数——想想曾风靡一时、早已进入故纸堆的 D&G 就知道。而现在,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副线品牌 Marc by Marc Jacobs 据传也将面临停产。品牌副线还能活下去吗?
如果你的衣橱里恰好有件 Marc By Marc Jacobs 的衣服,那么恭喜你,这件单品可能会成为绝版。自从今年纽约时装周后,时装圈内便多了一条传言:曾执掌 Louis Vuitton 的美国设计师“小马哥”马可·雅各布(Marc Jacobs),或将合并个人品牌 Marc Jacobs 的主副线品牌。这也就意味着,副线品牌 Marc By Marc Jacobs(2014 秋冬秀场曾缩写为“MBMJ”)将面临着停产关闭的命运。
设计师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
马可·雅各布自 2013 年离开 Louis Vuitton 后便集中于个人品牌发展,品牌方面称这一举措并不是要缩减产品范围,而是“为了统一品牌形象和审美标准,适当缩小主副线品牌间的定位和定价差距。”外界还揣测,这次品牌内部调整或与集团策划已久的 Marc Jacobs 上市有关。
Marc By Marc Jacobs 2015 秋冬系列
Marc By Marc Jacobs 2014 秋冬和 2015 春夏广告片,以 #CastMeMarc 为标签在 Instagram 上征选素人模特,这些广告片主角均为第一次出镜的普通人
品牌内部调整必定涉及众多因素,首当其冲的 Marc By Marc Jacobs设计师二人组便面临着人员变动。自 2013 年上任以来,凯蒂·希尔里尔(Katie Hillier)和卢埃拉·巴特里(Luella Bartley)两位英国设计师的表现可圈可点,以美式街头精神为主角的近几季设计有趣又反叛,受到年轻消费者热捧。
Marc By Marc Jacobs 设计总监凯蒂·希尔里尔和卢埃拉·巴特里在秀后谢幕
如今二位是去是留,仍处于未知的状况。而 Marc Jacobs 及 Marc By Marc Jacobs 的实体门店是否将改造或直接关闭,也都存在悬念。
为什么品牌会有这么多系列?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高速发展期,通过将品牌授权给各种渠道(如专卖店、百货店、超市),推出不同的产品线,从而获得了最快的发展,比如拥有 CK、CK Calvin Klein、CK Jeans、Calvin Klein Collection 等等品牌的 Calvin Klein。”FTD 观潮时尚网创始人兼主编叶琪峥曾在专栏文章中指出。
Calvin Klein Jeans 的最新代言人:Justin Bieber 和 Lara Stone
而其实 Calvin Klein 并不是品牌的最高端系列,Calvin Klein COLLECTION 才是时装周走秀的系列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崛起,有一批美国品牌依靠推出二、三线品牌迅速成为全球性品牌,比如 Donna Karan、Ralph Lauren、Marc Jacobs、Michael Kors…… Ralph Lauren 将这招用得最为淋漓尽致。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奥特莱斯,生意最好、排队最长的必定是 Ralph Lauren,几乎人人都要买一件 Polo 衫。”
立领 Polo 衫大概是男士们至少人手一件的单品
“Michael Kors 则是后起之秀,Michael Kors Collection、Michael Michael Kors 都在一家店里销售,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会觉得很划算,以为花小价钱买到了设计师品牌的一线系列。Donna Karan 相对要保守一些,只有 DKNY 和 DKNY Jeans。”
去年曾来上海办 Jet Set 时装秀的 Michael Kors
DKNY 2015 春夏广告中可以看到依然大卖的十字纹牛皮手提包
“在欧洲,这方面的专家是乔治·阿玛尼,他的品牌线仅服装就包括 Giorgio Armani、Armani Collezioni、Emporio Armani、Armani Exchange、EA7、Armani Jeans,此外还有童装、化妆品、酒店、花卉和家具等等。其中,Armani Exchange 尚未被设计师完全归入自己帐下,因此与 Emporio Armani 定位差不多,看不出明显的区别。”
最初面向百货公司的 Emporio Armani(上)和更高端的 Giorgio Armani(下)店铺“画风”还是不太一样
Prada 则把原先的二线品牌 Miu Miu,重新定位成了 Prada 的姐妹品牌:
毋庸置疑,Miu Miu 现在有了独立的时装人格
不过许多人对 Miu Miu 的最初印象却是褶皱手袋
叶琪峥观察到,“单一品牌要成为全球化品牌,基本都要依靠几代人的努力,比如 Hermes 和 Prada 等,品牌创始人早就离世了,更多的品牌则早就不在创始家族的控制之下,归入几大奢侈品集团的麾下。那些创始人依然健在的高级时装品牌大多要依靠平易近人的副线,才能壮大起来。”
伊夫·圣洛朗曾经也走授权路线,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上千项,包括香烟和拖鞋。可惜走高级定制路线的圣洛朗在成衣一统天下的大环境下,最终没能保住品牌控制权。还好现在的品牌拥有者 Kering 集团有足够资本实力,收回所有各类授权专心打造主品牌。”
而法国的高级定制大师皮尔·卡丹,至今仍继续把商标卖给各种产品类别。“我甚至还见过皮尔·卡丹的 DVD 机。这位年近九旬的设计师很骄傲自己拥有数千个品类的授权线,全世界有 20 万人为贴着皮尔·卡丹商标的产品工作。”叶琪峥写道。
皮尔·卡丹钱包为代表的皮具大约是一代人的记忆,至今在二线百货看到也不稀奇
文章中还指出,“新一代的设计师也在推出二线品牌,不过年轻设计师们很少为二线品牌单独开店,他们更希望消费者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到品牌专卖店或买手店里购买产品,”
T by Alexander Wang
现在又有了主打单宁产品的 Demin Alexander Wang
“当今社会信息透明、网购发达,靠授权线忽悠消费者的做法终将成为过去式。”
那些年,那些被关闭的副线
高级时装品牌副线停产的前例并不在少数。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 D&G。“Dolce & Gabbana 在拿回 D&G 的控制权后不久就关闭了这个二线系列——两位设计师自然希望自己的品牌像能像 Chanel 和 Dior 一样只有一个主品牌,而 Dolce & Gabbana 的主线足够好销,并不需要副线品牌的支撑。”《副线迷阵》中提到。
一说起 D&G 你一定会想到他深入人心的内衣系列
2013 年,CK Calvin Klein 和 Calvin Klein 两条线终于合并成了金子 logo 的 Calvin Klein,算是砍掉了一个副线;同样遭到关闭命运的还有 Michael Kors 的副线 Kors by Michael Kors 以及 Burburry 的 Burberry Sports,而曾经拥有独立门店的 Burberry Brit 如今也和 Burberry Prorsum、Burberry Brit 和 Burberry London 归到了 Burberry 同一旗舰店中售卖。
面向更年轻消费者的 Burberry Brit 不再独立开店
“一度传闻 Marc Jacobs 要推出三线系列,最终,只有 Jacobs by Marc Jacobs 这个玩票性质的低价系列在 Marc Jacobs 的店铺里销售过一阵。原因在于 LVMH 集团并不希望旗下品牌的低端系列拉低了整体品牌形象。”
而现在,就连 Marc by Marc Jacobs 也面临着关闭的命运。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3881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