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不久前,马云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说假货多的人,肯定基本上从未在淘宝上买过东西”,“如果有假货,每天淘宝的销售额能有六七十亿元(人民币)吗?”,“淘宝假货多全是因为买家贪便宜,25块钱买到的劳力士,用脚指头想都不会是真的。”
很显然,马云认为淘宝的排查系统能保证没有假货,即使有假货也是买家自己“太贪”被骗。
但是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对各大电商“双11”当天促销的商品抽检的相关结果,首当其冲的就是马首富的天猫。已确证8个批次的样品为假冒商品,其中天猫3个,1号店2个,乐蜂网、苏宁易购、亚马逊各1个。另有7个批次样品商品质量不合格或标签不合法。检出问题样品涉及鞋、箱包、配饰、礼品、化妆品和数码配件6个品类。涉及的品牌有新百伦(NEW BALANCE)、阿迪达斯(ADIDAS)、博柏利(BURBERRY)、芝宝(ZIPPO)、雅诗兰黛(Estee Lauder)、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金士顿(Kingston)、蔻驰(COACH)、万宝龙(MONTBLANC)、希格(SIGG )等国际知名品牌。
回应:部分问题产品已下架
被曝光“双十一”售假的天猫在官方微博回应表示:“天猫一直以来对假货采取零容忍态度,若商家出售一件假货,将面临被清退、扣除全额保证金、永不合作。获知工商总局抽检结果后,天猫已下架3件涉假商品和1件不合格商品,并监管、冻结3家涉假店铺。查实详细信息后,我们将按规则对涉及的店铺进行封店、清退。”
1号店、乐蜂、苏宁易购、亚马逊等也都发出了类似的回应。
有问题的不止是产品,最终受伤的未必只有消费者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投诉案例的历年统计,每年“双十一”是网购用户的投诉高峰期,投诉量大约是平常的1.5倍。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姚建芳表示,投诉原因除了假货、价格灌水外,还有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
另一方面,电商业者以打折吸引顾客,但却在暗地里偷偷调整售价,每年都会有消费者投诉,指“双十一”期间购买的商品价格反而比平时高。
此外,也有电商业者打出“双十一特供款”,限量限时,吸引消费者抢购,但事实上,这些“特供款、”的品质都相当低。
消费者都不傻,上当的多了自然买起东西来就谨慎了。淘宝、京东、苏宁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在“双十二”玩起了互黑的文字游戏。看起来是相当热闹,但是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却要冷清得多。
网购时索要发票有利维权
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计静怡指出,与在实体店购物时相比,消费者在网购平台上购物时遭遇假货时,维权面临更多困境。因此,消费者应当尽可能留存发票、交易截图等相关信息,在遭遇假货、不合格商品时作为维权的有力依据。
计静怡提醒消费者,一旦维权走上法律诉讼程序时,提供发票、交易截图、收货流程的证明会有利于消费者维权。因此,在网上购物过程中,保留交易证据很重要,包括售后与商家交涉时尽量不要用电话,要保留聊天信息,收货信息。特别是在购买大额产品时,要注意向商家索要发票,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中金在线综合新京报、参考消息网)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3759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