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胶是瓜条常发生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黄瓜的商品价值,很多菜农往往不清楚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盲目用药防治效果不佳,损失很大。
一般来说,黄瓜流胶多由侵染性病害引起。这里,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瓜条流胶
瓜条流胶多由病害侵染造成,主要病害有:
细菌病害侵染
细菌病害侵染瓜条一般是出现菌脓,然后瓜条出现水烂,并且发臭。细菌性溃疡病、缘枯病是造成瓜条流胶脓的主要细菌病害。
典型症状:在瓜条上出现白色菌脓,不易流淌,流脓处伤口不明显,与胶状物的区别是不易凝固,颜色一般为白色,时间长了能造成瓜条腐烂,变臭。纵剖瓜条内部可发现坏死腐烂。
防治方法:叶面喷雾,可以选择噻菌铜、噻唑锌等搭配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植株出现伤口,多措并举降低棚室空气湿度,否则很容易感染细菌病害。
真菌病害侵染
多种真菌性病害都可造成黄瓜瓜条流胶,在胶粒颜色、病斑状况以及叶片并发症状方面,与细菌性病害差异明显,要注意区分。
一是菌核病。
典型症状:菌核病的流胶发生部位在花下部,即瓜条顶端。开始的流胶多呈白色小米粒状,围绕瓜顶一周,湿度大时胶粒上可生白霉,最后变成鼠粪状菌核,导致瓜条腐烂。
防治方法:病害发生后,可用【腐霉利33g+甲基托布津25g+爱润润水剂1包】或【凯泽1包+好迪施30g+爱润润水剂1包】进行防治。但最好的办法是在黄瓜蘸花药中混掺咯菌腈、异菌脲等药剂,可有效防治菌核病造成的流胶。
二是黑星病。
典型症状:胶粒红褐色,病斑黑褐色,星状开裂。黑星病可侵染叶片成褐色小斑点,并造成叶穿孔或嫩叶边缘腐烂,致病叶为秃桩。近年来,黑星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是在所有黄瓜产区都有发生,菜农要注意加强鉴别,避免错误用药。
防治方法:病害发生后,可选择【保园1包+好迪施25g+爱润润水剂1包】或【赚实1包+甲基托布津25g+爱润润水剂1包】或【百泰1包+拿敌稳1包+爱润润水剂1包】进行防治,但需控制浓度及使用次数,必要时要促进营养生长,以预防药物抑长造成“花打顶” 问题发生。
三是炭疽病。
典型症状:瓜条生褐色凹陷病斑,圆形或者椭圆形,伴有红褐色胶流出。该病斑凹陷是很典型的,叶子上的病斑也比黑星病大得多,多不从边缘腐烂,区别于黑星病。
防治方法:可用【秋翠1包+好迪施25g+爱润润水剂1包】或【金纳海15g+甲基托布津25g+爱润润水剂1包】或【百泰1包+拿敌稳1包+爱润润水剂1包】防治。
病害尚未发生时,菜农要注意加强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和甲壳素、脂肪酸等药剂的使用,提升蔬菜抗逆性,减少病害发生。近年来,利用空气消毒片等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棚内病菌数量,对减轻病害发生效果明显,还可减少农药使用,减轻药残。
蔬菜生产遇难题 就上“蔬菜部落”!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1699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