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在日本风头高过MUJI的大创,为何来中国后就“水土不服”?

美妆资讯
在日本风头高过MUJI的大创,为何来中国后就“水土不服”?
2023-08-05

说起日本最受欢迎的杂货品牌,你们会想到什么?MUJI?NITORI?还是杂货集合店的LOFT?

对于日本人来说,食品、化妆品、日用品、小五金等小杂货卖到只要100日元的百元杂货店,才是他们最喜欢逛的地方。

其中,最具风头的大创DAISO,便是第一个将步伐卖向海外的日本百元店。

大创DAISO在中国

相信一些对美妆颇有研究的女孩,对大创应该并不陌生。在它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大创美白精华、粉扑清洗剂等明星产品,就早已进入了代购的朋友圈里。

也许是代购圈的火爆助长了大创在海外扩张的信心,2012年,中国大陆第一家大创,在广州开业了。有了第一家之后,大创在中国市场便开始大展拳脚,上海市郊、成都街边、北京商场等都开始有了大创的影子。

日本明星百元店突然扩张,给了中国消费者一个惊喜。同时,那些“大创必买”“日本百元店来啦”的文章开始出现,让大创在中国市场的成绩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是,当消费者的新鲜感消失后,大创在中国市场的至暗时刻也就来临了。

业绩的持续低迷,使得大创不得已关掉自己还没有“一岁”的门店。为了节约门店费用,大创还找上“老乡”711,在它的便利店里占据一个小摊位,贩卖自己的商品。

大创为何“水土不服”

品牌君曾多次去过大创在成都开的门店,里面的商品都是统一价12元,小到发圈大到收纳盒,卖的东西和名创优品大同小异。

那为什么名创优品能做得好,代购圈如此火的大创却不行呢?

1.品牌营销没跟上

如果不是因为关注了本地生活公众号,品牌君可能也不知道大创开到了自己的城市。大创似乎并不重视宣传营销,在给本地生活公众号提供了一期选题后,就再无踪影。

除掉本地生活公众号、网红为大创贡献的自来水流量,网络上就再也找不到大创在中国市场的影子。至于官网、公众号?不好意思,品牌君暂时没有找到。官方微博更新甚至停在了2017年的冬天。

2.日本模式不适合中国

不看商品包装袋上倔强的日文,你很难把大创跟“日本货”挂上勾。平凡的货架、平凡的商品,基本上是把日本市场的模式整个给套上了。

大创在日本的定位是百元店,相当于中国的两元店,这种平凡的陈列方式尚可。但是,大创在中国卖的可不是两元,而是12元,用两元店的装修和质感卖着两位数的商品,消费者自然会觉得还是隔壁名创优品香。

3.被“后起之秀”追赶

其实,名创优品一开始的发展路线,就是朝着大创去的。但在营销上面,大创才应该“拜师”名创优品。

靠着近几年的联名、跨界等多维度营销,名创优品早就把它曾经的“师傅们”甩在了后面。不仅是名创,主打北欧风的诺米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布局市场,开的店铺数量早就超过了大创。

大创可能卷土重来吗?

在711货架上“残留”的商品,是大创不甘心就此败走中国最后的倔强。所以,在品牌君看来,大创也很有可能会在重新整顿品牌后,再次布局中国市场。

但要想重新再来,大创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自己店铺装修和品牌营销问题。

毕竟,日本市场和中国市场行情不一样,不可能把同样的品牌运营手段套用到两个不同的市场。

就好比MUJI无印良品,它在日本其实也算是比较普通的杂货店,到了中国却一下成了中高端品牌,还一下做了这么多年。其实就和它的定位、品牌营销适应中国市场有关。

综上所述,大创能否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就要看它在商品、门店和品牌营销上是否能有所突破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1672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