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Alexander Wang十年纪念大秀,他把T台从50米加长到了100米,并在T台上跑得很“欢脱”。他曾解释说,小跑的目的是缓解尴尬。
提到王大仁(Alexander Wang),这个拥有华裔面孔的美籍设计师,笔者脑海中的印象是:黑色、长发和蹦跶。这个NYC话题制造者,不仅在设计上有一套,同时也是营销的一把好手,仅仅用15年时间便仿佛成就了一生。
今天,且让我们来扒一扒,王大仁以及和王大仁有关的一切~
*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王大仁出生在一个美籍台湾人家庭里。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的10年来到了美国,通过自己的打拼,从建筑工人和餐厅服务员成为了塑料制品加工厂的老板。王妈妈在怀上王大仁前已经育有一儿一女,而这位41岁的高龄产妇即将迎来生命中另一个巨大的惊喜。
王大仁和母亲
现在我们可以从“上帝视角”探寻他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试图为他之后的蹿红和攀升寻找一点合理的蛛丝马迹。
有几件小事总是反复被提及:
A.小时候对艺术敏感,喜欢在餐巾纸上涂画鞋子、衣服。
B.4岁时,他要去买时尚杂志《vogue》,王妈妈感到很惊讶,觉得这是小女孩才看的杂志,而懵懂的王大仁说道:“This is going to be my future bussiness.”(这是我未来的事业。)
C.时尚杂志是他最喜欢看的。王大仁回忆起小时候陪同妈妈去美容店的经历,每每都要翻看店里的时尚杂志,这种模糊的与时尚接轨的神秘通道,令他十分着迷(着迷到甚至撕下几页来偷偷带回家)。后来即便上学,也不忘购买,他说“that can keep me busy for a week”。
D.15岁时,他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上过暑假班。同年,他在哥哥的婚礼上,展示了他用别针和布料拼制缝合的33套晚礼服,这可以算作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时装发布会”。后来,他的哥哥将录像带寄给帕森斯设计学院,校方表示愿意提供奖学金的破格录取机会,才华初露便得到肯定。
王大仁与家人
至此,少年大仁的形象已经构建:对时尚感兴趣,有设计天分,非常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敢于为之付出努力。
王大仁选择上完高中才去帕森斯设计学院就学,但此后的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一个华裔面孔、塑料加工商人的儿子,凭借着天赋和才华,在世界时尚产业里获得了一席之地。
*永远比别人多一分努力
18岁的王大仁怀揣着时尚梦来到了纽约,进入帕森斯设计学院开始学习。
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其服装设计专业是全美顶尖的,著名校友包括: Marc Jacobs、Anna Sui (安娜苏)、Mengdi Wu (吴梦迪)、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Tom Ford等。
他从来都是勤奋努力的,上学之余还在Marc Jacobs、Barneys等公司实习。后来还得到了去《Teen Vogue》杂志实习的机会,也得到主编安娜·温图尔的赏识和指导,专门以表提携。
王大仁与安娜·温图尔
仅仅两年后,20岁的王大仁决定放弃学业,开始创立自己的同名品牌Alexander Wang(亚历山大·王)——彼时,他选择以针织系列作为主打。
王大仁迅速以才华和奖项证明了自己:
2007年秋天,23岁的王大仁在纽约CATWALK上首次发表女士成衣系列,收获好评。
2008年,他赢得CFDA/VogueFashion Fund,并获得20万美元奖金来帮助自己开拓事业。同年,发表了手包系列。
2009年,先后发表女士T和男士T系列。同年,获得CFDA年度施华洛世奇女装设计师奖(CFDA’s Swarovski Womenswear Designer of the Year Award)。他也是2009年度瑞士纺织奖的(The Swiss Textiles Award)获得者。
2010年,他又一次获得了施华洛世奇的年度设计师奖项,这一次是在配饰的领域。
2011年,美国《GQ》杂志将王大仁评选为年度最好的男装设计师。同年,他获得了CFDA最佳配饰设计师奖项。
从2007年首次发布成衣,到2011年奖项拿到手软,领域跨女装、男装和配饰,可谓是全面开花。王大仁的设计才华有目共睹,也获得了业界的肯定。
如今,Alexander Wang的东区女郎形象深入人心,其设计风格走在潮流前端,摩登且实穿。2015年,作为Alexander Wang品牌十年纪念活动,由粉丝票选出十款经典单品,进行复刻发售。从几件女士成衣到如今的经典系列,王大仁用十年时间积累了品牌文化和人气。
光鲜背后,也有心酸起点。最初,他的成衣系列只有五件女装,他和姐姐开车到每一家他喜欢的店铺去推销自己的设计。很多人拒绝了他,也有很多人对他说谎。打电话给别人,通常遭遇冷言,他在记录片里谈到那种局促和无奈:“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五个人挤在一间屋里,模特来试衣,销售会议也在这里开。我还会时不时地吼我哥,让他从洗手间里出来,这可完全不符合我构想的那种专业的工作环境。”
有个很出名的关于王大仁在起步阶段拒绝Diane von Furstenberg女士的小插曲:有一回DVF女士看到《VOGUE》的一名编辑穿了一件很独特的羊绒衫,就问这是谁设计的?得知是大仁之后就联系到他,问他能否为自己设计羊绒衫——很多人争着抢着的机会啊,结果大仁哥竟然拒绝了,原因是自己的事业刚起步,要专心设计自己的系列,让DVF女士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事实证明,DVF女士的修养还是很好的,她作为2008年CFDA的评委主席还把奖项颁给了王大仁,后来也成为了他的良师益友,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2012年,巴黎世家(Balenciaga)任命28岁的王大仁为品牌新任创意总监。自此,他的事业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开始了奔波于纽约、巴黎,身兼两个品牌的忙碌工作。
*接受质疑,做自己
巴黎世家作为一个老牌高定时尚品牌,已经拥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典雅的品味和精妙的剪裁使得它在追新立异的时尚界屹立不倒,而其经典的机车包更被视为It Girl必备的时尚单品。2012年,巴黎世家选择与王大仁——这个风头正劲、标新立异的年轻设计师合作,并邀请其作为品牌的创意总监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尽管如此,巴黎世家的首席执行官 Isabelle Guichot认为:“我们需要具有全球视角的人,懂得数字世界的人,知道零售和时尚未来方向的人,来引领这个口碑远甚于购买号召力的品牌。”
巴黎世家创始人Cristobal Balensiaqa
王大仁与巴黎世家的工作人员
王大仁在接受美国版《Vogue》采访时,表示他在一开始是拒绝的。而至于最终接受这份工作的原因,是因为一位灵媒告诉他“这份新的工作是他的天命。”不知真假,但是且让我们猥琐地揣摩一下王大仁当时的处境:自己的品牌和势头正火,并即将迎来第十个年头的发布会,确实似乎没有必要再去冒险。但是,巴黎世家的首席设计师无疑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通过将个人设计风格融入,也能拓展在高定时装界的知名度,算是利大于弊吧。
当然,接受这份任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且不说来自他人的质疑眼光,单单是面对上一任杰出设计师 Nicolas Ghesquiere 所留下的十五年印记,挑战的难度等级就是hard。
Nicolas Ghesquiere在Balenciaga时期的设计
王大仁在Balenciaga时期的设计
王大仁刚上任之后的Balenciaga 2013春季系列
为了实现想要百年老牌变得狂野、年轻一点的野心,王大仁将自己擅长的黑白街头元素融入进巴黎世家的血液中,并带来“Le Dix”“Cable”两个手袋。有人称赞他为老牌时装屋注入了年轻的活力,也有人批评他设计线条比较僵硬,缺乏前任Nicolas Ghesquière的深厚功力。而一个设计师、两个品牌的同时推进,势必会造成某种难言的相似,束手束脚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如何,销售上出色的表现给了王大仁的底气。2014年,巴黎世家实现了全年的逆势增长,品牌首席执行官 Isabelle Guichot 表示,“巴黎世家的营收呈现两位数增长”,可见王大仁的运作和名人效应不可小觑。
遗憾的是,无论是“Le Dix”还是“Cable”手袋,虽然受到一定好评,但最终都未能成为新一代巴黎世家的It Bag。
巴黎世家的标志之一——机车包
“我像疯了一样在工作。”他曾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往返于两个品牌,让大仁哥心力交瘁,又或是如外界猜测,王大仁与巴黎世家高层不睦,上任仅仅三年,他便辞去了巴黎世家的创意总监。
他在该品牌的最后一个设计是Balenciaga的2016春夏系列,于2015年10月的巴黎时装周发布。秀场设计在一个教堂内,而整个系列以各种不同的白色呈现。他谈道设计的理念是提到的女性的柔美与感性,第一时间便想起闺房中的蕾丝、绸缎与充斥着浪漫气息的睡衣,而他还将独特而考究的烟盒项链、腰包和工装等具有王大仁的美式前卫带入,增添了更多的韵味,他说道,“这是我写给巴黎世家的情书。”
*回归自我品牌,求发展
不知是否刻意,当官方消息于7月31日宣布他卸任巴黎世家创意总监一职的第二天,王大仁自有品牌Alexander Wang全球最大旗舰店就在伦敦Mayfair富人区轰轰烈烈开张了。
回归自己品牌的王大仁终于可以不再一心二用,身兼两个品牌的设计工作了。他从地下音乐和派对场景中汲取灵感,品牌特色以酷炫的街头时尚风为主。
当然,勤奋的他也不会满足于此,整合品牌的第一步,是人事结构方面的变动。2016年6月,他本人任 Alexander Wang Inc 公司的 CEO兼董事会主席,同时保留品牌创意总监的职务。而公司原董事会主席和CEO ,母亲 Ying Wang(应莺)和嫂子Aimie Wang 将卸任职务,但保留股东和董事身份,Alexander Wang 的哥哥 Dennis Wang(王大鲲) 继续担任公司顾问。
Alexander Wang Inc是由Alexander Wang与母亲、哥嫂联合创办于2005年。此番人事调动,虽未打破家族企业的本质,但可见王大仁为品牌寻求更加长远的发展和可能。此前,他也曾为品牌寻求外部融资,亦曾与纽约私募基金General Atlantic有过洽谈。
一年后,王大仁于2017年10月宣布卸任同名品牌公司Alexander Wang Inc的CEO一职,由Lisa Gersh接任。同时任命Stephanie Horton为CSO(首席战略官),这是公司最新设立的职务。
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对于CEO和CSO的任命,突显了我们持续的生产力和多样化战略。在快速变化的零售环境中,我们有必要不断挑战现状。在我担任CEO的时候已经能反映和评估公司的优势和机遇,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Lisa Gersh和Stephanie Horton 在媒体、生活方式和数字方面的多样化背景有助于我们继续将业务拓展到新的类别和领域。”
*营销小能手
王大仁对时尚产业的动态变化十分敏感,他说道:“时尚界正在变得无聊,每个人都过度消费,不敢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域,他们想要一些新鲜感,但是没有魄力改变。”不同于传统时尚品牌的矜持和固守,王大仁用于尝试和冒险。他在乎的是消费者的感受,而不是某些躲在屏幕、键盘之后的时尚评论员。
实际上,他一向是制造话题和营销事件的好手。首先表现在他喜爱跨界,热衷于与各种品牌的联名。
比如开售三分钟便售罄的H&M合作款。
再比如与ADIDAS合作,不仅把人家标志性的三叶草标志头朝下,还用卡车+垃圾包的方式销售。
adidas originals by Alexander Wang 联名系列 season 1
等到第二季合作时,干脆请来了“脸基尼”,还将订购的联系方式帖在了建筑物上,只要打电话就能购买(据说是脸基尼骑单车送达)。
adidas originals by Alexander Wang 联名系列 season2
趁热打铁的阿迪达斯,在今年又推出了第三季。
当然了,王大仁不会止步于衣着,他还会设计些瓶瓶罐罐。
这是他与百事可乐合作的黑罐子。
和依云矿泉水合作的限量瓶,呼应了他设计中的爆款——条形码。
他还很爱听音乐,与Apple Music合作,开设了自己的专属频道,里面推荐了他用过的秀场音乐,这也是Apple Music首次与时装设计师的合作。
出演麦当娜的MV,为李宇春设计演出服,也不在话下。
用心联名的同时,也不忘自己品牌的营销。
2013年,他制造了一场免费发布的AW新品会,最后演变成一场抢夺会。
2018年春夏成衣发布会时,他将秀场变成了移动的,将室内的改成了室外的,用写着WANGFEST的大巴车承载超模,穿越于三个街区。
辛迪·克劳馥的女儿kaia gerber(16岁)开秀
有评论认为他太爱作秀而忽略了设计本身,作品已经没有了原本的品质。也有人认为频繁变动的高层,暗示着王大仁的品牌或许陷入了危机。
无论如何,他大胆宣布脱离时装圈惯常的系列发布时间表,把一年 4 次的时装秀减为 2 次。而把时装秀发布时间分别定在6月和12月,目的是为缩短时装秀与设计发售的日期(时装秀上的设计将会被安排于 4 个月后正式发售),这也表明他不再倚重过往与消费者沟通的传统渠道及方式。
王大仁或许仍然在冒险:他不是匠人,潜心于一技;也不是艺术家,只顾创作而脱离了大众;他喜欢自己的商业头脑、热爱时尚并关注消费者,这或许是新一代时尚人的特质。
2018年6月,寓意着品牌的再次出发,王大仁以 COLLECTION 1 作为新一季时装发布会的主题。
你不能固步自封,
守着自己的领地,
又期待着别人能明白你想要做什么。
——王大仁(Alexander Wang)
此文章为原创,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经过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引用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9263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