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大概是从2000年开始,韩流在中国大行其道,那时我刚上大学,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上。充斥着韩国的化妆品、电子用品、服饰,同学们喜欢看的电影也从港台片改为了韩国电影,歌曲也开始听韩国的,总之韩流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家电和电子产品在国内开始占据重要份额,我毕业后买的第一台电脑就是三星的显示屏,用了10多年。商场里LG的冰箱、电视、洗衣机都在卖场里显眼的位置,2006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16%。手拿三星翻盖手机,一度是非常NB的象征。但是在2010年后,随着国产手机、电脑和家电的兴起,到今天三星和LG几乎难觅踪迹。这里面主要还是华为的功劳,否则三星的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仍然在收割中国市场。
以现代和起亚为代表的韩系汽车在2013年左右,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在经历了短暂辉煌后,到2017年在中国市场份额不足2%。尤其是这两年新能源车井喷式发展,韩系车已经落后的太远了。直到2022年,现代、起亚和捷尼赛思品牌才制定了全面的纯电转型时间表。
陷入滑铁卢的还有韩国服饰和化妆品,曾经被年轻女性追逐的美妆品牌菲诗小铺和伊蒂之屋更是经营惨淡,最后只能关门大吉退出国内市场。
韩国在华超市乐天玛特在2017年前曾开店112家, 2017年后,受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影响,乐天玛特在中国业绩惨淡、不堪重负,最终几乎全部关门停业。
韩国食品也没好到哪去,农心泡面苦苦支撑,而好丽友则是前不久直接闭店下架了。
另一个普通人不太熟悉的,韩国的化工原材料产品曾经在中国市场销量很大,但是日本在中国销售的原料产品降价和设厂后,韩国产品就被中国企业冷落了。
从家电到电子产品再到汽车、化妆品,最后到服饰、食品,韩国产品全线败退。那么,韩国货被国内消费者彻底抛弃的原因是什么?
某网站发起调查,54%的网友认为是国货崛起,21%的网友认为是韩国品牌性价比低。
一些网友的评论认为:那些技术比较成熟的产品,都会被中国货替代的,包括那些所谓的中高端进口车合资车,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了。长期来看,性价比是决定销量的决定性因素。
网友的评论认为:开始韩国货虽然没有日本货精致,但是价格与质量还是有优势,后来,发现中国货越来越好,不仅价格质量都已经超过日本,韩国人的那股子酸劲,实在受不了,干脆再也不买韩国货!!
也有网友认为,如果韩国不那么跟着美国人跑,在中国市场估计还是有份额的。
从现在的情况看,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已经失去了继续做大的机会,这是中国企业实力变强,和韩国企业一贯歧视中国消费者并收割中国市场的结果。也是韩国政府一再为了自身政治利益将韩国与美国利益捆绑,想要与欧美一起挑衅分食中国,自己从中获利的结果。
举报/反馈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8564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