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乳液的种类真是越来越多,
除了清洁、保湿补水外,
有的化妆水还具有美白、祛痘、收敛毛孔的功效。
今天囤囤菌就给你们介绍几款夏季用的乳液
芙丽芳丝freeplus保湿修护乳液2滋润型
半透明质地的保湿乳液,流动性强,我当时买的滋润型,使用下来觉得更适合比较缺水的干性肌肤,手涂的话,吸收不是特别快,一次不要涂太多,不然会有黏黏的感觉,价格白菜,成分温和,敏感肌也能用,夏季的话,建议除干皮外都选清爽型,保湿效果不错。
推荐肤质:滋润型干皮,干敏皮春夏,清爽型中性,混合皮,油皮春夏
容量:100ml 价位:100+
minon氨基酸保湿乳液
一款无添加氨基酸保湿乳液,使用感更偏重干皮或干敏皮,孕期皮肤干燥时使用也非常不错,不添加任何香料,基本无香,也没有酒精,矿物油这些刺激和致痘成分,使用感温和,主要以保湿为主,质地醇厚,揉开后比较细滑,延展性很好,每次使用少量就能令皮肤整天滋润,夏季用的话,更适合干皮,干敏皮,单擦就足够保湿。
推荐肤质:干皮,干敏皮,孕期干燥肌肤
产品容量:100G 价位:100+
悠斯晶yuskin紫苏精华保湿乳液
可作为化妆水的精华乳液,内含紫苏提取物,能舒缓敏感和干燥,按压出的质地是乳状的,揉开后的触感更像是化妆水,轻薄水润,冬天当化妆水用,保湿加倍,夏天日晒后也可以作镇定舒缓的精华乳液修护肌肤,这个牌子的东西全家大小都适用,安全无刺激,夏季皮肤敏感时,不妨试试,真的很温和!
推荐肤质:混油皮,油皮,敏感偏油肤质夏季
产品容量:150ML 价位:100左右
黛珂软肌牛油果天然植物乳液
用一次就爱上的乳液,之后越用越喜欢,一直不断回购,它的使用感真是太舒服了,镇定和舒缓的效果简直神一般存在着,清爽水润质地,夏季用特别舒服,痘痘肌和毛孔粗大的油皮也很适合,搭配它家紫苏水敷脸用,效果更赞喔!平衡水油,收敛毛孔,抗痘消炎,晒后修复,补水保湿全靠它啦!
推荐肤质:中性,混合皮,油皮敏感肌,痘痘肌
产品容量:150ml 价位:300左右
嘉娜宝TWANY保湿胶原再生弹润乳液2
适合干性,混干,中性肤质春夏使用的一款保湿弹润乳液,是TWANY家的中端产品,适合25岁以上的妹子,主打弹力保湿,提升肌肤弹性,质地非常讨喜,虽然2号是滋润型,质地却十分轻薄,奶油般细滑的触感,带有淡淡花香,手涂更加滋润,吸收力和渗透效果都很棒,一瓶下来,感觉皮肤逐渐稳定有弹性了,纹理也细腻通透,算是一款抗初老的入门级乳液。
推荐肤质:干性,混干,中性春夏,混油,油皮春夏
可选1号清爽型 产品容量:100ML 价位:300+
雪花秀Sulwhasoo滋阴乳液
汉方滋阴乳液,质地蛮清爽的,水润不油,渗透力好,滋润系列给我的感觉就是吸收特别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理肌肤,平衡水油,还有去黄气的效果,味道也挺提神的,只是瓶口设计不太方便,倒出时比较困难;保湿力出色,能很好的润泽肌肤,舒缓干燥,我一般配合化妆棉擦,手涂的话,滋润度加倍。
推荐肌肤:干皮,混干皮春夏,中性,混油,油皮秋冬
产品容量:125ML 价位:300+
碧丽妃Benefique美白保湿弹力乳液
纯白色乳液,流动性好,质地轻薄,触感柔滑细腻,丝毫不油,手涂很容易吸收,虽然是清爽型,但保湿效果依旧出色,同时可以亮白肤色,增强皮肤弹性,用后皮肤水润嫩白,Q弹紧致,1号清爽型适合中性,混合皮,油皮夏季使用,混干,干皮建议秋冬用2号,滋润度真的很高
推荐肤质:中性,混合皮,油皮夏季
产品容量:150ML 价位:400+
黛珂焕白新生柔肤乳液(清爽)
香味治愈,质地比老板清爽许多,但保湿效果依旧,水润柔滑的触感,延展性非常好,能够均匀提亮肤色,改善暗黄,最好用面片来擦,可以帮助软化肌肤角质层,促进美白成分的吸收,配合它家曲酸美白精华一起用,美白效果十分明显,中性,混合肤质春夏季节建议用清爽型。
推荐肤质:中性,混合皮春夏,干皮可选滋润型
产品容量:200ML 价位:400+
茵芙莎IPSA自律循环保湿乳3号
一直很受大家喜欢的IPSA自律循环保湿乳,已经更新到第八代了,半透明乳液,质地轻薄水润,流动性超好,上脸使用感清爽保湿,有种给肌肤喝饱水的感觉,吸收迅速,丝毫不会油腻,保湿力和锁水效果简直棒呆,很难想象这么薄透质感的乳液,居然可以长时间锁住水分,用后皮肤一整天都不觉得干。
推荐肤质:中性,混合皮,油皮夏季
产品容量:175ML 价位:370+
Three平衡乳液
纯白色清爽质地的乳液,有很好的流动性,水水的触感,上脸轻薄无负担,有调节肌肤,平衡水油的效果,味道不太喜欢,是那种草本精油调香,喜欢Three牌子的朋友可以试试它家这款入门级平衡乳液,水润保湿也不厚重。
推荐肌肤:中性,混合皮,油皮春夏
产品容量:100ML 价位:400+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7999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