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
藏馆:现存有宋代摹本5卷,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创作背景:东汉末年份三国,曹植和随从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在黄昏的时候停歇在洛水边,恍惚中邂逅美丽的洛神仙女,两人一见倾心。
主要内容: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和洛水女神的爱情故事。
意义:洛神赋图是人类绘画艺术史上第一部连环画;曹植的文,顾恺之的画;诗、画结合的典范。
原《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传说魏武帝曹操之子曹植少时曾与上蔡县令甄逸之女甄宓相恋。甄宓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素有“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之说。建安年,在袁绍安排之下,其次子袁熙娶甄宓为妻。曹操早就听闻甄宓的美丽,官渡之战后,曹丕带走甄宓,并向曹操请求迎娶,曹操不好与其子争妻,便顺水推舟送给曹丕。
而曹植少年之时就曾与甄宓相恋,也表态想娶甄宓,未果,眼睁睁看着甄宓成为了他的嫂子。然而,伦理道德的沉重枷锁,深深禁锢着两个人。因此,即使心底是你侬我侬,却始终相见如宾,不敢越雷池半步。
曹丕称帝后,行事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是把父亲曹操的后宫纳为己有。并最终听信谗言,将甄宓赐死。甄宓被赐死后,曹丕为羞辱曹植,将她的一个金缕玉带枕赐给曹植,曹植轻拂着这枕,睹物思人,伤心不已。当他满怀忧伤地返去回自己的封地的路途,站在洛水边上眺望,百感交加,欣然赋笔,写下了这传世名篇《洛神赋》。
曹丕之生子——明帝曹叡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洛神是传说中伏羲之女,溺于洛水,化而为神,世人称之为宓妃。将甄后和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对故人的怀念和感情寄托。
《洛神赋图》的构图基本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色,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类似于当代的连环画。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由于年代久远已经佚失,现存均为宋代摹本,其中较重要的摹本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第一集:(一见钟情)“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曹植在树林里散步,忽然抬头发现了一位裙裾飘逸,手执麈尾扇,身姿雅丽娇柔,容貌端庄清秀的佳人突然出现,伫立于山崖之旁。两人互相看着,便一见钟情。
第二集(定情信物):“解配相赠”
曹植把随身携带的玉佩献给自己的女神,洛神立即去接。洛神也拿出一块美玉相赠,就这样私定终身了。
洛神特别开心,就告知自己的姐妹们,姐妹们“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起跳舞庆贺洛神恋爱。
第三集(分离):“人神殊途,依依不舍”
由于洛神是神,曹植是人,所以不能在一起,洛神被其他神仙带走了,洛神回头相望依依不舍。
曹植在岸上依依不舍地看着洛神离去。
所以曹植就找一艘快船去追洛神。
第集幕:爱而不得
但是没有追上,所以曹植回来后通宵不眠。(画中的蜡烛表示“通宵不眠”)
天亮了,当官的曹植身不由己,只能继续上路,返回封地。
《洛神赋图》画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曹植写的《洛神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趣味历史#\u0002您还知道什么有趣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评论区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6532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