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朱紫国背后的历史密码:孙悟空大战赛太岁,或藏明朝皇帝一个秘密

美妆资讯
朱紫国背后的历史密码:孙悟空大战赛太岁,或藏明朝皇帝一个秘密

文:白玉基(作者原创授权)

唐僧师徒经过朱紫国,国王因失去心爱的金圣宫而生病,孙悟空用泻药“巴豆”、马尿(马肚灵)、龙王的口水鼻涕为国王“泄其火”、“安其神”、“壮其阳”治体病,再降妖找回金圣宫治其相思病。在这一回中,孙悟空悬丝诊脉说:“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所谓双鸟失群,悟空解释道:“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雌不能见雄,雄不能见雌,雌乃想雄,雄亦想雌:这不是双鸟失群也?”

这便是《西游记》六十八回到七十一回用了四回之笔墨描绘了朱紫国轶事,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则是朱紫国背后的含义。

一、“朱紫”国地理位置及含意

唐僧师徒继续前行,老远看到一座城池,三藏勒马叫:“徒弟们,你看那是什么去处?”行者道:“师父原来不识字,亏你怎么领唐王旨意离朝也!”三藏道:“我自幼为僧,千经万典皆通,怎么说我不识字?”行者道:“既识字,怎么那城头上杏黄旗,明书三个大字,就不认得,却问是甚去处何也?”三藏喝道:“这泼猴胡说!那旗被风吹得乱摆,纵有字也看不明白!”行者道:“老孙偏怎看见?”八戒、沙僧道:“师父,莫听师兄捣鬼。这般遥望,城池尚不明白,如何就见是甚字号?”行者道:“却不是‘朱紫国’三字?”三藏道:“朱紫国必是西邦王位,却要倒换关文。”这段描写很有意思,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师徒们离朱紫国较远,何况旗子随风飘动,着实很难看清“朱紫国”三字。孙悟空却能看见,何也?是孙悟空使了手段吗?不太像,实际情况则是:《西游记》作者在暗示:孙悟空本来就是这里的人,他对西域一清二楚,不消看便知那是“朱紫国”。

当然,现实中没有个朱紫国,是《西游记》作者虚构用来象征其它事物的,但朱紫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在“西牛贺洲”地界。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西牛贺洲是今天的青海省海西地区。《西游记》第一回中有云:“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花果山”也是虚名,但此山被形容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显然,这座所谓的“花果山”象征的是昆仑山无疑。今人公认的昆仑山是指横跨新疆、青海、甘肃的昆仑山脉,将这一山脉命名为昆仑山的人是汉武帝。因此,来自《山海经》中的“昆仑”只能称作“古昆仑”。

这古昆仑的命名者是明代文人龙膺(龙膺为吴承恩忘年交陈文烛的爱婿,本人在《土族溯源和<西游记>考》一书中,曾有推断,吴承恩可能非《西游记》的唯一作者,龙膺或也有参与创作,龙膺活跃于万历年间,因此,西游里故事,可能也涉及万历年间事情)。

他在《西宁卫志》中强调古昆仑山与距今天的西宁城只有五十公里。经笔者辨认,“昆仑”一词是藏语译音,意思是“形似城堡的山湾”,也就是最适合古人居住的地形之概括。笔者认为泛指青海河湟谷地,也就是“海东地区”,《大唐西域记》中描绘的“东胜神洲”,《西游记》中的“傲来国”(土族方言:表示肯定的词汇)。历史上,西羌人称土族人为“昆仑人”(土族人也自称)。

《西游记》中孙悟空动辄从东胜神洲一个筋斗云飞到南赡部洲、飞跃十万八千里路程,实际上青海湖是四大部洲的中心,要是骑着马围绕青海湖转一圈,也就是经历了这“四大部洲”了,不远!《西宁卫志》中将盘踞在青海湖一带的安达部落叫做“海寇”或“海虏”,这里的“海”字,代表的就是今天的青海。所以,《西游记》中的“东洋大海”,多数情况下是指青海省海东地区。

唐僧师徒来到朱紫国,唐僧要倒换官文,那馆驿管事的道:“我万岁爷爷久不上朝,今日乃黄道良辰,正与文武多官议出黄榜。你若要倒换关文,趁此急去还赶上。到明日,就不能彀了,不知还有多少时伺候哩。”看似平常的对话,但“久不上朝”几个字就不简单了。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作者虚构的“朱紫国”必然是要影射一个现实中的皇帝,这是明朝小说的共性之一。将这西域邦国称为“朱紫国”,还有一层更深的寓意,在儒学中《论语.阳货》中有云:“恶紫之夺朱也”,“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吐谷浑王的生活原型,朱紫国本在吐谷浑的领地,让孙悟空去再给朱紫国国君治病,“朱紫”的“朱”又是明朝国姓,这里《西游记》作者有意以邪乱正、真伪混淆,因此用“朱紫”命名该国名称,作者怀有希望读者能“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之期望(《后汉书,陈元传》语)。从这里也能解读出《西游记》不是游记散文,也不是文史资料,绝不是报告文学!作者早有言在先:“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又云:“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就在朱紫国,笔者能管窥到不同时代、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各类社会映像。

二、朱紫国国王或暗指明神宗

“久不上朝”的皇帝所影射的,很可能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但“朱紫国王”不能与明神宗等同,“影射”一下的目的是让读者理解,树立一个像朱紫国王一样的形象只是为了讥讽现实中的朱家王朝。朱紫国及国王只是文学角色,是拿来作为“托”的。

朱紫国王深爱的金圣娘娘被妖精掳去三年,但国王依然思念如初,乃至生出大病。张紫阳真人授“七彩霞衣”保护了娘娘的贞洁,这档子事朱紫国王全然不知,当娘娘返回时国王毅然前去搀扶,但因毒刺不得近身。这些描写诚然是为了颂扬朱紫国王的爱情观和人情味。小说中,在赞颂某个角色的背后隐藏的肯定是对现实中人的讥讽。那妖精沾不得金圣娘娘之身,以伏侍娘娘为借口,还要索娶宫娥。听国王道:“他前年五月节摄了金圣宫,至十月间来,要取两个宫娥,是说伏侍娘娘,朕即献出两个。至旧年三月间,又来要两个宫娥;七月间,又要去两个;今年二月里,又要去两个;不知到几时又要来也。”妖精不断掳获宫娥真的是为了伏侍娘娘吗?再看娘娘教侍婢:“净拂牙床,展开锦被,我与大王同寝。”那妖王诺诺连声道:“没福!没福!不敢奉陪,我还带个宫女往西宫里睡去,娘娘请自安置。”妖精是拿宫娥顶娘娘的岗,完事了还要吃掉宫娥。这就是妖王的惨无人道反衬人间正统国王的昏庸。历史上,乱朝纲的皇帝是明神宗,他乱性的后果就是与王姓宫娥生出了长子朱常洛。有个大臣户科给事中姜应麟上书立朱常洛为太子,神宗答应,“国本之争”由此开始,无休止的争吵,让神宗厌倦了朝政,从此万历开始二十年不上朝。

为了保存金圣娘娘的名节,作者特意安排北宋道士张紫阳送来“七彩霞衣”,这里用道士的“张”姓,影射为万历朝带来一段鼎盛时光的首辅张居正。明王朝一步步滑向深渊的开始也就是从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逝世开始的。

此外,朱紫国王敬唐僧师徒的“三宝锺”酒的数字“三”中也隐藏了密码:

“敬酒敬三杯”,这是青海省当地少数民族的民俗,取敬天、敬地、敬英雄之寓意;“敬四杯”是青海汉人的民俗,取了“四季发财”之寓意。朱紫国王起先要敬孙悟空“四季杯”,八戒嘴馋难忍从中搅和,最终给三人分别敬了“三宝锺”。之后《西游记》中多次提起数字“三”,如“九间殿”深三丈;妖精作乱是在三年前等。孙悟空第一次打跑妖精的先锋后,用国王的一杯酒灭了西门的火。书中这样写道:只听得朝门外有官来报:“西门上火起了!”行者闻说,将金杯连酒望空一撇,当的一声响喨,那个金杯落地。君王着了忙,躬身施礼道:“神僧,恕罪!恕罪!是寡人不是了!礼当请上殿拜谢,只因有这方便酒在此,故就奉耳。神僧却把杯子撇了,却不是有见怪之意?”行者笑道:“不是这话,不是这话。”少顷间,又有官来报:“好雨呀!才西门上起火,被一场大雨,把火灭了。满街上流水,尽都是酒气。”行者又笑道:“陛下,你见我撇杯,疑有见怪之意,非也。那妖败走西方,我不曾赶他,他就放起火来。这一杯酒,却是我灭了妖火,救了西城里外人家,岂有他意!”

妖怪临走时在城西门放了一把火,小说中的这一桥段影射到现实的话,可以推测在万历三年,西部地区发生了一起兵变。灭火后,“满街的流水尽是酒气”?从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联想到甘肃有个地方叫做——酒泉?

现实中,万历三年确实在甘肃发生过一次兵变,但很快被平息:

万历三年,甘肃镇军饷按规定间给本色(米谷)和折色(银)。万历三年(1575)冬,当供给折色。当时兵备副使邹廷龙以银两缺少为由,尽给本色。伍长石明要求给银而不可得,遂鼓动士兵三百余人,放火焚烧官署,谩骂邹廷龙。邹廷龙被迫全数给银。甘肃巡抚候东莱将石明等六人逮捕入狱,余者不问,邹廷龙调往陕西。后,石明等人以罪论死。

三、朱紫国影射的中国西部文化

书中写朱紫国乃西牛贺州地界,以《大唐西域记》中四大部洲的划分,指的很可能是今天的青海西部——海西州。现实中的唐僧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也讲到,西牛贺州有别名——宝国。为什么要称作宝国呢?因为青海海西盛产黄金,今天又得名为柴达木。该名是由“阿柴的大漠”演变而来。阿柴就是吐谷浑王国中的一朝国王,故事“阿柴折箭”中的阿柴,正是此人。阿柴又是藏族史料中对吐谷浑国的专称。柴达木盆地是聚宝盆,是为古代吐谷浑的领地。

袭略朱紫国的妖精名叫“赛太岁”,“赛”字之音是藏语、土族语中的、对“黄金”、“钱币”的准确发音,也是对“黄色”的准确发音。《塞萨尔王传》中,就有“霍尔赛”之称谓,指的就是吐谷浑部。因此在《西游记》朱紫国这一章回中,词汇“黄色”、“黄金”的使用频率很高。朱紫国王的酒杯、妖精的木箱上挂的锁子等都是黄金,小妖有来有去的令旗,令牌等都是黄色,且在令牌边缘还用黄金镶了边。名字“有来有去”指的也是黄金。

几乎朱紫国是金碧辉煌,包括妖精的宫殿也是,妖精的名字“赛太岁”也是。

赛太岁有三个金铃铛,一个放火、一个放烟、一个喷出黄色的沙!这几个铃铛就是影射提炼黄金的火炉。那些个喷出来的黄色沙子?就是沙和金的混合物。赛太岁掌握着黄金矿藏,他的威力自然天下无双,按观音的话,有了铃铛纵有十个孙悟空都不是对手!

在隋朝,隋炀帝听说吐谷浑多宝,于是带着几十万军队、甚至带着三宫六院前来青海掠夺,大胜而归。只是因气候原因在扁都峡折了将近一半兵力,也将自己的妹妹金娥娘娘也葬在了西宁市大通县的娘娘山上。

娘娘山位于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西侧,距县城5公里。起于黑林,止于景阳川,环绕县境西南部,首尾50余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老爷山对峙。娘娘山又名金娥山,山顶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时,天池里水波荡漾,池畔蝴蝶飞舞,五色的斑斓,这便是西宁古八景中的“金娥晓日”。据史料记载,公元609年隋炀帝率文武百官和各种服役人员约几十万之众,巡游河右(河西的别称)亲征吐谷浑。炀帝胞妹乐平公主随行,殂于金娥山,后建成圣姥庙。因圣姥俗称娘娘,故金娥山又叫娘娘山。

娘娘山的传说很多,本文结尾择取一二,以飨读者。

关于娘娘山传说一:大通县长宁堡村从前有个总神庙,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娘娘山而建的,相传在隋朝时代,隋炀帝有三千六百个老婆,娘娘为正宫。由于隋炀帝成天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贪官污吏坑害百姓,人民生活十分贫苦,娘娘多次进谏,而隋炀帝一句也听不进去。后来隋炀帝在一些小人的挑唆下,将正宫娘娘发配到西北的落云山军马场中牧马,受尽了艰难困苦,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破衣裳。到了后来,一些忠臣在隋炀帝面前经常劝说,皇帝回心转意,打算接回娘娘。隋炀帝带着随从,就来到西北,娘娘山听到皇上来接的消息时,心中又气又悲,对来人说:“他还有脸来见我?我再也不想害苦百姓的昏君。”说罢,纵身跳下了悬崖,等隋炀帝赶到时,娘娘已死于悬崖下,隋炀帝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做法,想起娘娘生前对自己的关心和良言,为了永远怀念娘娘,用厚礼埋藏了娘娘,并封为总官这一带地方的总神。人们为了纪念娘娘,就在长宁堡村修建了庙官,起名总神庙,把西北部的落云山改为“娘娘山”了。

传说二: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4月,隋炀帝亲自统兵十几万出征叶谷浑,带着大批的文武官员和嫔妃宫女,到西平(今西宁)陈兵讲武,5月进入长宁谷,在娘娘山下大宴群臣,为进攻吐谷浑进行了军事部署,隋炀帝命元寿南屯金山。当时,隋炀帝胞娣乐平公主(即前北周天元皇后)也一同,随驾西行殁于金山,据说就埋葬在这座山,后人建了圣姥庙以纪念她。圣姥俗称娘娘,所以这座山又称娘娘山。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2845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