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羽泉”组合中的陈羽凡吸毒被拘留,让广大吃瓜群众哗然。前后整个事件更是散发着滑稽气息。
先是网友爆料陈羽凡吸毒,然后其工作室发声明辟谣,接着其本人亲自发微博“one love”,从侧面对吸毒一事进行有力回击。
但“啪啪啪”打脸的是,北京警方“平安石景山”随后正式发布:陈某(男,43岁,歌手)和何某(女,25岁,无业)因涉嫌吸毒被行政拘留。
紧接着平安北京转发“毒品,让最美凋零”,更是证实了陈羽凡吸毒的真实性。
贵圈真乱。
而化妆品行业又何尝不是一个圈,又何尝没有被打脸的事。
多少品牌在开新品发布会、招商会时,高调宣传产品品质如何好、研发投入有多高、要如何做强做大品牌,然后不久就因为违法添加、非法生产而被整治处罚,同样啪啪啪打脸。
11月29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广东省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新成效。
公告指出,2018年,全省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立案查处920宗,涉案货值929.7万元,罚款880.5万元,涉案生产企业数229家,经营企业数663家。
其中,在打击非法添加专项行动方面,全省开展打击非法添加监督抽样,共抽检275批次,在已完成检验的抽检样品中检出非法添加58批次。
整治行动中,涉嫌非法添加的生产经营企业均依法予以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严厉处罚。
窥一斑见全豹。被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意味着被驱逐出行业。代价很大,但活该。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企业走上不归路,最终让代理商、零售店对其失望,消费者对其怨恨?
巨大利益驱动,不惜搅局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五湖四海有追求的人纷纷来到广州创业,实现财富梦。经过二三十年发展,如今,广州算得上是全国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地之一。这片充满包容性的土地也孕育了一批批化妆品企业。
尤其是广州白云区,更是成为集生产、销售、研发、展贸为一体的全国化妆品产业聚集地之一,产业链条相当完整。目前白云全区化妆品经营企业4000多家,韩后、丹姿水密码、卡姿兰、温碧泉等本土前列品牌均诞生于此。
很多人经过努力打拼,最后获得成功。但由于行业门槛低,当中也不乏一些搅局者,利用行业准入门槛低这一武器,违法生产、违法添加、违法销售……做尽破坏市场的事,殃及渠道商、伤害消费者。
相比其他行业,化妆品行业成本相对低,利润却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有的厂家并不这样想,在欲壑难填,在巨大利益驱动下,一次、两次……一家、两家……最后行业就有了一群这样的搅局者存在。
他们在开品牌新品发布会、招商会时,脸不红心不跳吹牛,夸大宣传,随之就被查处。有人说,化妆品行业浮躁,喜欢挣快钱,其实不无道理。
而中国一直难以出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与这些违法行为不无关系。这些非法行为,这些无良厂家,明显拉低了本土化妆品牌在国人心中的形象。
法律意识薄弱,铤而走险
门槛低,导致入行的人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因此,违法的企业还有一个缘由,那就是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守法,守法对行业才有敬畏。
但现实是很多化妆品从业者法律意识都有待提高。不可否认,整个行业一直从野蛮式生长走来,过去的大环境对其监管不严,导致很多人有机会钻空子。
如果对法律无知还有机会教育,那知法犯法,铤而走险就实在无法原谅。他们心存侥幸,以为能逃过检查。但国家近年来已愈发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环节的规范管理。
今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8年第2号),批准发布《化妆品中10美白祛斑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分类和术语》等35项化妆品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并在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而前几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继发布过《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和《美白化妆品管理要求》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命名有关事宜的批复》等相关法律法规。
从国家层面来看,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将越来越严格,未来必能更有效监督企业。而化妆品从业者,也只能希望大家都能遵纪守法,让行业有个干净的环境,生产更多好产品,造福消费者,开拓更广阔市场。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2187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