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培训强技能 彝绣添异彩-大姚县开展彝绣技能培训助脱贫

美妆资讯
培训强技能 彝绣添异彩-大姚县开展彝绣技能培训助脱贫
2023-08-05

近年来,大姚县坚持不懈抓彝绣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和“委托办学”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妇女的刺绣技艺、设计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近三年来,全县共组织各类培训20场次,培训绣娘3000人以上,绣娘队伍达9700人,每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骨干绣娘达200人以上,培树了一批优秀彝绣经纪人,扶持发展了“咪依噜”和“纳苏”两个彝绣品牌。彝绣产业成为大姚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当地农村贫困妇女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走出去”开阔眼界。2012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妇基会、云南省妇联、玫琳凯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姚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实施了玫琳凯促进女性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多次组织该县贫困绣娘骨干28人到杭州、苏州、北京、新疆、四川等地学习刺绣技艺和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与研发,组织彝绣经纪人参加省、州彝绣经纪人培训班和“电子商务培训班”,组织彝绣企业法人代表、协会负责人和贫困绣娘代表到国内四大名绣地、彝族聚居区进行考察学习。三年来,大姚县3000余件刺绣产品先后参加了“南博会”“文博会”“慈博会”“国际博览会”和香港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海民博会等数十次大型展会,扩大了大姚彝绣的影响力,提升了绣娘的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

“请进来”推动创新。大姚县多次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苏绣和蜀绣的知名专家对“咪依噜”和“纳苏”两家公司以及骨干绣娘进行面对面指导。对公司产品和绣娘的技艺针法、色彩搭配、构图设计以及市场定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决了绝大部分绣娘用料低劣、满针满绣、缺乏创意导致绣品粗糙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绣娘的刺绣技能。同时,以县内节庆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彝绣精品展演、举办每年一届的“十大绣女”评选大赛等方式,促进大姚彝绣精品不断推陈出新。2017年,大姚咪依噜彝绣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成为全国刺绣行业中唯一一家通过此评定的企业,大姚彝绣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互相学”搭建平台。该县通过摸底调研,建立了贫困绣娘数据库,每年举办4至6期培训班,培训贫困绣娘不少于300人。县妇联投入经费制作了《大姚彝绣光碟》400余张,发放到全县12个乡镇和129个村(居)委会,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平台传授彝绣技艺。通过培训,促进绣娘在刺绣产品图样设计、工艺流程、技能技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激发了她们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培训后,县妇联采取“协会(合作社)+会员”的运作模式,把培训合格后的绣娘组织起来,组建刺绣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刺绣户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打造品牌。协会和合作社成为绣娘能手之间互助协作、资源共享、宣传交流的平台。目前,全县共培育彝绣企业16个,彝族刺绣文化产业逐步走入了“协会(合作社)+会员”的组织合作化的发展之路。

“委托办学”带动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委托龙头企业“办学”的方式,提升绣娘的订单化生产能力,对绣娘进行标准化识别、认证。利用互联网优势,邀请官方媒体和民间媒体进行宣传,吸引客户线下体验、在线下单,进而引导妇女发展指尖经济,致力脱贫攻坚。使培训合格绣娘户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彝绣成为了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新渠道,4000多名农村贫困妇女从指尖上脱了贫,彝绣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大姚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6873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