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左手血浆重口味,右手科幻技术流,这位导演怎一个“神”字了得

美妆资讯
左手血浆重口味,右手科幻技术流,这位导演怎一个“神”字了得

全靠中国市场回本的《阿丽塔》,内地票房快8.5亿了,上映时长也延长了1个月,也就是说到4月21日才下档。

还没上映的时候,全网清一色高潮脸期待《阿丽塔》,而我完全在状况外。

当时我以为这片子是卡梅隆拍的(心想:I’m too old for Cameron),显然那句超强评价达到的营销力度简直逆天。

后来,听说这片子的导演其实是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简称RR),脑子立马对标超级血浆脑残片《弯刀》,当时二话没说就买票了。

你以为接下来我会开启《阿丽塔:战斗天使》的影评?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只有一句话(四个字)送给《阿丽塔》——机甲A片。

相比《阿丽塔:战斗天使》这部电影,导演罗德里格兹可有趣太多。

事实上,接下来几天我完全沉溺在罗德里格兹的「经典单元回顾」中。

《杀手悲歌》《杀人三部曲》《墨西哥往事》组成的「杀手三部曲」,谱写了一段诗意与枪炮齐飞的墨西哥武林。

跟昆汀,哥俩好合作的《杀出个黎明》《刑房之恐怖星球》,达到了血浆爆乳、枪弹脓包的剥削电影之极乐境界。《罪恶之城》两步走,用尖锐的黑白漫画,勾写着不法之地的灰色正义。

而《弯刀》及其《弯刀杀戮》则彻底放弃智商,来了场美墨边境建墙拆墙的大狂欢。

罗德里格兹的片太爽了,看完不禁高呼:我要更多大腿,更多绞杀,更多恶趣味,更多脑浆!!

水群时瞥见大大们说起他,也是很有独到见解。

如果你还不认识这个在墨西哥导演、好莱坞导演、甚至过气香港导演多重身份中来回切换的奇人,那简直错失了看电影的大半趣味!

那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七千块赚两百万,一战成名

罗德里格兹生在德克萨斯(地图上与墨西哥接壤),12岁的他在德州一家老影院看了部片《纽约大逃亡》,导演是B级大咖卡朋特。

与我们这种「动嘴型影迷」不一样,罗德里格兹是「动手型」。他脑子里想的是:这我也能拍。

要知道在80年代,这部《纽约大逃亡》成本高达700万,卡朋特下血本拍B级片,可谓任性。

而罗德里格兹不单想的是「我也能拍」,而且觉得「我只用花千分之一的钱」。

那时候他整天鼓捣手上那部8毫米摄影机,街坊称他为「拍电影的小伙子」。老师也给他开绿灯,不用交暑假作业,交电影短片也行。

受学校委托拍足球赛,结果很快被解雇了,因为他全拍的是场外家长反应和球在空中优雅的飞行。

好了,童年轶事多说无趣。

总之罗德里格兹成为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影学院的学生,在1991年拍出短片《Bedhead》,于黑玛利亚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后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黑玛利亚20周年回顾展被选中展映。

罗德里格兹真正成为命运的宠儿,因为他干了件能载入影史的神迹。

用7225美元拍出了长片处女作《杀手悲歌》。

从筹钱开始,罗德里格兹便显示出自己的思路新奇,这7000美金有3000块是他参加人体临床药物试验拿到的。

通俗点说,就是当人体小白鼠,测试一款降胆固醇的新药,跟捐精献血卖肾的路数差不多,风险更大。

被关在实验室的30天,他也没耽误,完成了《杀手悲歌》的大部分剧本,甚至还招募了演员:

——同为药物试验对象的Peter Marquardt,成为电影里追杀越狱杀手的毒枭老大Moco(西班牙语「鼻屎」的意思)。

开幕定场是一出莫名其妙的监狱枪战。拍摄地正是一间当地监狱,演员都是如假包换的当地监狱长和男警卫。

一来图方便,二来赢取信任,三来省钱。总之,罗德里格兹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削减成本。

不用三脚架,靠人拿;没有跟焦拍摄器械,移动镜头用破轮椅推;声轨直接录制现场音;打灯照明就靠两个200瓦的台灯…

外景就只有两个街区,于是拍着拍着明明刚逃出旅馆,不一会又出现在身旁。

直男罗德里格兹的趣味在处女作便已经奠定,每几分钟一场枪战,片中大量的枪支,全是水枪,少部分真枪是托关系去警局借的。

除主演外其他演员全是无辜的路人,需要说台词的时候,导演就告诉他们说什么。

没有情节串连图版,因为罗德里格兹的摄影组没啥人(我怀疑就他一人包办),经常在拍摄中,演员不得不定格动作,等导演走到其他角度,使得影片看上去用了多个相机。

很多时候演员演砸了的NG镜头,导演也舍不得重拍,通过剪辑拼贴来齐活儿。

为这部片,罗德里格兹一人包办了编剧、导演、制片、摄影、剪辑、特效师…唯一没做的就是演员,因为当演员的话就没人摄影了。

这种感觉,差不多是李荣浩一人包干一整个音乐团队的意思,彼时他荣登娱乐圈最抠之人,这头衔当然要让位给罗德里格兹。

△「sei也甭想从我这赚走一分钱!」——荣浩·李

他口头禅是:「一旦你开始花钱,便再也停不下来」,就这样只花了9000预算中的7225美元拍了部长达80分钟的电影。

精简预算的优良传统一直伴随着罗德里格兹到后来的很多片,譬如反复使用同一名特技演员(《杀人三步曲》),直接把漫画分镜搬上荧幕(《罪恶之城》),最早使用绿幕拍摄,掘弃胶片转用数字…

而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砸入他脑洞奇开的武器装备、器官肢解、脑浆血浆和枪林弹雨,这是后话。

当时,罗德里格兹只拿《杀手悲歌》当练手习作,一开始只想拿到拉丁美洲视频市场出售,屡屡碰壁后,才找到更大的发行商哥伦比亚公司,这才一炮走红。

影片发行时连英文译名都没有,因为罗德里格兹估计没人会对一部「吉他手动作片」感兴趣。

罗德里格兹撇撇嘴:「我拍片才用不到一万,哥伦比亚后期发行便用了20万。」

最后影片拿到200万票房,载入票房过百万电影中预算最低的吉尼斯纪录!

这个投名状,让罗德里格兹一举打入好莱坞。

花不到1万挣足200万的罗德里格兹成为「稳赚因素」,写进了大资本大剥削的好莱坞绿皮书《编剧的策略》里(当然后来翻了车)。

即便是现在回看,《杀手悲歌》的风格依旧相当吸引人。

诗意的人物,暴力的剪辑,拉丁风味的配乐是导演雇一个街头艺人完成的,他叫Carlos Gallardo,而后成为RR的御用。

一身黑的吉他杀手,永远白衣的毒枭Moco,藏在吉他箱里的枪支弹药,还有邵氏港片一般的疯狂枪战。

被误认成杀手的流浪艺人,去往一座墨西哥小镇,高速路上邂逅了一只乌龟,而后在小贩那拿到一个椰子。

他说:「城边有免费的椰子,这让我感觉到这里会带给我好运。」

其实那只乌龟并非刻意安排,是偶然撞见。后来成为《杀手悲歌》的吉祥物,开篇收尾中段出现多次定场。

而所谓免费的椰子,其实是导演忘了让演员给钱,结果被画外音强扭成「免费」,给墨西哥小镇平添一丝子虚乌有的淳朴。

后来,罗德里格兹说起自己的电影风格,正是处女作片名——Mariachi(姑且称作流浪艺人风)。

他虽身为好莱坞导演,却从未入驻洛杉矶,一直生活在德州。

一直拍墨西哥边境的血洗江湖。

人人都想演RR的电影

原因很简单,罗德里格兹的电影只有三种角色:型男、帅哥和辣妹,而每一种都很性感。

可以说是他一手捧红了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和萨尔玛·海耶克,那时候他还不是西班牙大众情人,她也还没成为拉美蛇蝎美人。

两位在《杀人三步曲》里热辣勾人的船戏,据说整个摄制组得以在旁观摩。

不过别太想多,罗德里格兹不会拍A片,注重美感的他,光顾着凹造型,全是虚晃几枪。

基本可以代表好莱坞的钻石王老五乔治·克鲁尼,他的好莱坞荧幕首秀也献给了罗德里格兹(之前在拍电视剧)。

乔治·克鲁尼在《杀出个黎明》中,给昆汀这个二逼杀人狂当哥,把屎把尿还贼帅那种。

罗德里格兹确实有两下子,芳心终结者强尼·德普,演过那么多迥异的角色,最型最帅的还是那个《墨西哥往事》。

戏中,德普是个双眼被挖的痞子真探,那油头一输,黑超一戴,牛仔马步一扎,盲打就是一枪,简直不要太妖孽。

砍腿、割蛋、挖眼珠,罗德里格兹「肢解大法」排得上前三。前俩是操作太骚,爆眼珠则出现了太多次,估计是导演私癖,就像昆汀喜欢舔脚趾一样。

当然德普挖了眼还是最艳的,音乐界的拉丁情人安立奎稍显逊色。

《刑房之恐怖星球》最忘不了罗斯·麦高恩的大腿机关枪。这位姐们,当年便是控诉好莱坞大佬韦恩斯坦第一人。

而喜欢买低成本片的韦恩斯坦与罗德里格兹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RR声色犬马的片场自然成为韦恩斯坦的猎艳目标。

为着metoo之事,罗斯·麦高恩和罗德里格兹这对昔日恋人也扯了不少皮。

从《罪恶之城》和《弯刀》系列开始,全明星阵容已经不能满足罗德里格兹了,几乎所有漂亮男人女人,都要来RR电影为自己的颜值加冕。

古典硬汉克里夫·欧文,翘屁嫩男囧瑟夫,悲情老兵布鲁斯·威利斯,野兽型男米基·洛克,

无知少女杰西卡·阿尔巴,美艳悍妇罗莎里奥·道森,性感妖婆伊娃·格林,

老当益壮德尼罗,花花公子查理·辛,

彪悍帅T米歇尔,浪荡骚女林赛·罗韩,金发碧眼艾梅柏,最强凶器索菲亚…

最近艾梅柏和德普,这两位前公婆,为着离婚家暴诬陷之事又掐起来,他们最大共同点,都演过罗德里格兹的爽片。

今年lady gaga喜逢事业第二春,粉丝泪流满面呼唤着「一个明星的诞生」,而数起来,gaga的荧幕首秀其实是罗德里格兹的《弯刀杀戮》。

刚拿到角色的我ga,兴奋得直发推。现在轮到罗德里格兹说:「A star is born in my movie」(就差没碰瓷说:是本人捧红了lady gaga)。

当然,在一众帅哥辣妹和型男里,有个人尤其励志。

他叫啥不重要(叫丹尼·特雷霍),总之他就是弯刀本人。

当年还是「小李飞刀」,后来成为「镰月弯刀」。亲林赛·罗韩,抱杰西卡·阿尔巴,真正的人生赢家。

本人曾是少年犯和瘾君子,跟监狱打过11年交道,服役期间成为举重冠军,在可卡因的AA互助会上拿到了拍电影的橄榄枝。

人人都想演的罗德里格兹电影,他几乎参演了每一部。

是不是很励志?

哦,有件事忘了说,他嘛,恰好是罗德里格兹的表兄。

与昆汀的一块钱友谊

那年大明湖畔,罗德里格兹拿着《杀手悲歌》,昆汀拿着《落水狗》在多伦多电影节相遇。

两人在电影暴力研讨会上相见恨晚。

前后脚进入哥伦比亚公司,二人办公室就一墙之隔,两人天天厮混在一起。

客串狂魔昆汀除了在自己片子里大过戏瘾,自然不会放过罗德里格兹。正撞上省钱狂魔罗德里格兹,送上门的免费演员。

在《杀人三部曲》里,昆汀叨逼叨叨逼叨讲了5分钟笑话,然后被爆头。

直接编剧并主演《杀出个黎明》,昆汀夹带私货,把恋足癖的小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来还有了著名的「一美元」典故:

罗德里格兹给《杀死比尔2》作曲,收取报酬1美元;昆汀为了赢回那1块钱,给《罪恶之城》当了一天的导演。

这二位确实臭味相投,一起搞暴力,一起膜偶像,连抄袭路数都趋近一致。

那时候,他俩不知躲在家里看了多少邪典电影。

有几个非常相似、有丁点不同的名词辨析:

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将影片特色(特效、性爱、暴力…)剥削过火,特别依仗色腥的广告宣传,露骨、夸张的议题,往往品质低劣,类似B级片。

邪典电影(Cult Movie):因某种特殊的影像魅力被部分影迷追捧,(首映或许票房不佳)往往会不断在圈内重映,收割更多死忠粉(烂片《房间》、烂片导演尼尔·布林;「星战教」、《谋杀绿脚趾》之「督爷教」;某些香港电影也在北美特定群体受到追捧,如导演吴宇森、徐克等…

磨坊电影(Grindhouse Movie):特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旧电影院放映以情色暴力血腥为卖点的B级片,三大标准:连续播放、票价低廉、电影品质较差。

影迷型导演昆汀,「天下大家一大抄」,罗德里格兹亦是。

尤其是「杀死比尔」和「杀手三部曲」,吴宇森枪战、邵氏武侠、功夫动作,简直如出一撤。

最狠的是这二位也不避讳,到处张口闭口「我爱吴宇森」「我爱王家卫」…罗德里格兹还直接靠抄《英雄本色》获得「德州吴宇森」的称号。

当然罗德里格兹还喜欢莱昂内,所以想拍自己的三部曲。

罗德里格兹拍《罪恶之城》的时候,强烈要求让渡导演称号,因为他说自己只是在照搬《罪恶之城》的漫画分镜,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理应跟他共同署名导演。

哎,这人抄都抄得这么坦诚无心机。

一日,二人兴奋地看着磨坊电影,昆汀一拍脑门:「咱们也来拍一个呗!」

磨坊电影向来几部影片贴在一起连续播放,中间插几段贴片广告,胶片老旧甚至多有缺失。

说干就干,他俩准备模仿磨坊电影到极致。

片名就叫Grindhouse(磨坊),中译名《刑房》,一听就很剥削。

两人各导一部,昆汀的叫《金刚不坏》,罗德里格兹的叫《恐怖星球》。

暴力美学已经不足以满足罗德里格兹了,这个恐怖星球,把脓浆的恶心美感,释放得酣畅淋漓。

几个伪贴片广告比较有意思。

第一个「马切特」(Machete),一个丑男是超级全能王,被墨西哥联邦和美国FBI追杀,而这丑男偏得天下美女的青睐,身边不失裸女相伴。

这个假预告,后来成了真,就是脑残片《弯刀》。

罗德里格兹照顾到了预告片里的每个恶趣味片段,预告中的裸女变成了林赛·罗韩。

说《弯刀》无脑有点过分,这片毕竟是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开幕片。

而且早在2010年,离川普上台还有7年,《弯刀》就在讨论「建墙」问题,有着非凡的政治寓言性!

《弯刀》还有个续集《弯刀杀戮》,更加刺激无逻辑,将刀枪不入的Machete送上了外太空。

同样的又做了个假预告,叫《弯刀杀向太空》,这片年年拖期,目前显示2020年上映。

说回《刑房》,第二个假预告片叫「狼女」(werewolf women of the SS)。

尼古拉斯·凯奇友情出演,这么一想,那预告确实有点像凯奇去年的邪典大作《曼蒂》,原来下了这么大一盘棋?

第三个假预告片,叫「不要」(don’t)。

片子像上世纪美帝低劣商业广告(譬如「better call saul」)。导演是埃德加·赖特,一个英国佬,导出「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神。

第四第五个,累了不说了。

这部《刑房》比真磨坊电影还磨坊,胶片斑斑驳驳,到处是故意做旧的划痕。罗德里格兹更是在船戏部分,让影片直接缺失,掩盖自己不会拍船戏的短板。

不出所料,这片子亏惨,好在2010年发了蓝光碟。

果然邪典电影还是得以邪典的路径传播。

与卡梅隆的友谊

每个写《阿丽塔》的文章都提到了罗德里格兹和卡梅隆的深刻友谊,却没点透原因。

因为他们二位都是技术控。

认识昆汀二年后,罗德里格兹便跟卡梅隆相识成好友。其实更像一个好为人师,一个勤奋好学。

昆汀对新技术不感兴趣,时至今日,昆汀还在用胶片拍摄。而罗德里格兹是最先使用数字拍摄的那批人。

这种分歧在《罪恶之城》里就出现了,昆汀不是当了一天一块钱导演嘛,罗德里格兹意在让他看到数字拍摄的样片。

当然,当时我们认为罗德里格兹一定是为了省钱才转向数字的。

同样在《罪恶之城》拍摄片场,罗德里格兹请教过卡梅隆,如何拍一个完全用数字捕捉技术创造出来的角色,现在动作捕捉仍是电影技术前沿。

《阿丽塔》动补了肢体动作、表情情绪,直接复制出一个虚拟人,卡梅隆说服福克斯砸了1000万。

罗德里格兹拍过一个唯一我不感兴趣的「非常小特务」系列,在《非常小特务3》的时候,他便不断向世界游说推广三维技术。

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3D,而那时距离卡神的《阿凡达1》还有6年。现在他又在鼓吹VR了。

原来罗德里格兹真是扎扎实实的技术宅。

不过我想念那个子弹横飞、脑浆四溢、花式开枪的罗德里格兹。

好莱坞离血浆动作片越来越远了,PG-13的《阿丽塔》并不能满足我。

罗德里格兹的暴力,包含着某种原始野性,原初欲望。

阿丽塔刚成为赏金猎人,冲进酒吧,挑衅全人类的时候,有那么一点感觉。

好吧,「血洗酒吧」确实是罗德里格兹的又一癖好。

作者 ✎ 斯特辣不耐渴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6831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