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假化妆品主要产地之一
近日,浙江东阳警方捣毁了涉案金额上亿元的化妆品制假窝点,其产品包括假资生堂、假欧莱雅、假倩碧、假NARS,从面霜、粉底液,到睫毛膏、唇彩,售价上百元到上千元,成本仅有几块钱甚至几毛钱。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生产了世界上63.2%的假货,是世界假化妆品主要产地之一。
据了解,在2015年至2017年已判决的100起制售假案件中,广东64起,浙江11起,上海6起,湖北4起,查处的假货多则3600余箱,数以万计。涵盖洗发水、香皂、洗面奶等日化用品,到面霜、眼霜等护肤品,再到粉饼、口红、眼影等彩妆。
化妆品售假具体流程大起底
那到底企业售假是怎么进行的呢?我国对售假行为的判定和处罚如何执行?我们可以从以下两张图中直观地看明白:
网购是假货的主要流通渠道
关于化妆品假货的流通渠道,有数据显示,网购是主要渠道之一。
品牌保护公司MarkMonitor日前发布消费品网购报告指出:全球超过四分之一(27%)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网购过仿冒消费产品。
这项研究由MarkMonitor委托独立市调公司Vitreous World于今年5月通过在线进行;调查对象为来自十个国家(英、美、中、丹麦、法、德、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的共计4,401名消费者;调查品类是消费品,包括彩妆、盥洗产品、药品、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
报告显示,仿冒化妆品相关数据如下:
32% 的网购过仿冒彩妆;
25%的订购过仿冒护肤品;
16%的买过仿冒防晒品;
看来,彩妆品类最容易让人中招。
这项研究还显示:受访者非正品的网购渠道包括网上集市(39%),搜索引擎(34%),移动端app(22%)以及社交广告(20%)。最令受访者满意的网购渠道:品牌官网(89%),网上集市(74%),网上药店(67%)和移动端app(67%)。
小编有话说:对于化妆品假货横行的现象,不仅消费者触目惊心,连化妆品行业人士都觉得这种现象为祸行业。但是为什么假货现象大行其道?有专家表示,因为惩处力度不够。相对于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货值和销售收入,违法成本太低且还不足以起到警戒作用。
近两年,越来越多企业呼吁监管部门加大事后惩治力度,以肃清行业的风气。一定程度上也显现出企业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企业真正关注到行业的良性发展上来。相信阵痛之后,行业会越来越健康。
来源:美妆供应链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5978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