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假冒伪劣化肥、农药如何识别一一给大家作简单概述。
一、化肥
下面主要讲讲高浓度复合肥真假识别。
1、外包装识别法。主要看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产品合格证是否齐全有效。
2、简易目测法。专用复合肥都经过一套复杂程序挤压造粒或圆盘造粒,颜色表现为灰白色或淡灰色,很少有杂色,且造粒均匀,或圆形或圆柱形。而假劣专用复合肥多半未经深加工,为粗制滥造或一般混合而成,颜色不纯,且造粒不均匀,有的甚至未造粒,成面粉状。
3、手捏感觉法。真正的复合肥一般都经高温溶融冷却造粒、再经烘干而成,稳固性较好,硬度大,且硬度表现一致,手捏不容易碎,也不软。而假劣复合肥硬度差,硬度不一致,手捏易成块,或软如泥状。
4、嗅味法。捏一小撮复合肥嗅一嗅,如发现有氨味,则为低含量复合肥,或者里面混有碳铵。若发现有其他异味,则可能是假劣专用复合肥。而真正的专用复合肥总养分含量在25%以上,一般具有成分稳定、不会分解或不会熔化等优点,因而一般不会出现异味,也不会出现氨味。
5、目前市场上复合肥较混乱,不法厂家一般采取以下手法:
①、降低养分或浓度。降低氮、磷、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百分点,成本降低了而价格居高不下,即可赚钱。
②、胡乱标识。国家明确规定,生产厂家必须标明各单质元素含量及总养分含量。可是一些厂家为了坑农民,只标明总养分含量,而不标明单质元素含量。有的甚至连总养分含量也不标。
③、复混充复合。有些厂家钻农民对复合肥了解很少的空子,将复混肥等同复合肥,并以低于复合肥的价格推向市场,实际上,复混肥一般只是将几种肥料用物理方式简单混配,设备要求简单,比较容易造假。高浓度复合肥一般用混合造粒、烘干、喷浆工艺生产,技术先进,养分均衡,施用方便,效果显著。
④、假合资。打着合资企业的旗号,本来生产原料、设备都是国产的,却标明是进口的,对消费者进行误导。
二、农药
准确判定一个农药产品的真假、伪劣,一般需要通过法定的农药质量检测单位,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检验方法来判定。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假冒伪劣农药辩别方法,可以参考下述内容:
(一)通过农药包装识别产品质量。
1、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开封或渗漏。因为包装损坏易导致农药产品失效,正规农药生产企业对包装质量要求高,不会用材质差的包装材料。
2、是否印(贴)有标签,无标签的产品没有质量保证。
3、散装的农药因为生产、经营者随时都可能掺假,无法保障产品质量。
4、连体包装,免费赠送、推荐混合使用等方式搭配销售的农药。例如:农药标签上声称为高效助剂,能提高防治效果,但不标明具体名称的,可能属于其他们农药成分(如高毒、禁限用农药)。
5、同一包装箱内的产品包装规格应相同,不能有大有小。
(二)通过农药标签内容识别农药产品是否规范。农药标签内容应该符合《农药标签通则》的规定,违反规定的可以按照擅自修改标签内容处罚。
1、农药标签格式是否规范。
①农药标签字迹是否清晰。
②农药名称应当显著、突出,字体、颜色应当一致。农药名称不要分行书写,不得用草书、纂书等不易识别的字体,不得使用斜体、中空、阴影等形式,对字体进行修饰。字体颜色应当与背景颜色形成强烈反差。
③有效成分含量及剂型应当醒目标注在农药名称的正下方(横版农药标签)或正左边(竖版标签),字体、字号、颜色应当一致,字体、高度等不得小于农药名称的二分之一。
④商标应当标注在农药标签的边或角上;含文字的,其单字面积不得大于农药名称的单字面积。⑤毒性标识应当以醒目的方式标注。
2、农药标签内容是否符合标准。
①农药标签的主要内容是否齐全。应检查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产品性能、毒性、注意事项、中毒急救、储存和运输、生产企业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明确、农药“三证”是否齐全、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批号、有效期等内容是否清晰。农药分装的,还应当注明分装单位、缺失以上任何一颊内容的农药、涉嫌假农药的可能性较大。
②农药包装尺寸过小,农药标签不能标注全部内容的,应当附具说明书。但标签至少应当标注农药名称、剂型、农药三证、重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毒性及标识,并应当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3、假劣农药标签内容的几种主要表现
①带有宣传、广告色彩的文字、符号、图案,如“保证高产”、“可防治多种害虫”、“无害、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对人畜环境安全”等。
②含有以农药科研单位、植保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用户的名义或形象作证明的内容。如“某某”专家推荐等。
③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文字。
④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的用语、画面。如在防护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操作,农药靠近儿童或食品,饲料一起贮存、运输等。⑤国内生产的产品标有生产企业以外的机构名称,如“某某机构总经销、总代理”等。
⑤商品名称、如草灭尽、菌除绝、杀虫光等。商品名不能使用,如果作为商标使用,应标注在农药标签的边或角上。
⑥未经登记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的图案、符号、文字。如登记作物是水稻,但在标签上印有小麦的图案。
⑦夸大宣传。如某些厂家为了排挤其他农药企业生产的产品,提高自身产品销售,在农药标签上标注一些违规宣传内容。如销量第一,规模效益,全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出口第一等。或某某博览会、交流会、贸易会、推广会、发布会等指定产品,或“xx协作网、xx植保站、xx技术监督局推荐产品”。这些都是农药标签不允许标注的内容,易误导使用者。
⑧“三证”不全或涉嫌假冒其他企业的“三证”。农药产品三证号”。指农药登记证号(包括临时和正式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
国内农药企业生产的农药,都标有农药“三证号”,进口农药产品直接销售,可以不标注农药生产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摘取文章来源:农财网农化宝典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3357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