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文:
本文以一盏宫灯的视觉,通过阳信候刘揭、窦太后、靖王刘胜等历史人物,穿插吕后专权、七王之乱等历史事件,带你进入那段沧桑而光辉的历史。让你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了解大汉的服饰、建筑、礼仪、婚丧嫁娶等宫廷的日常生活。废话不说,上干货。
正文:
我是一盏宫灯,人们都叫我“长信宫灯”,也有人叫我‘“中华第一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国号叫“汉”,出生后我曾为主人服务了一百多年,依稀记着我搬过两次家,服务过三位主人,最后我在地下古墓里渡过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有人将我挖出,我才重见天日。他们把我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里,每天都会有一群群的人围着我欣赏。其实人们喜欢欣赏我,我也喜欢打量人们,去猜人们背后的故事。
最近,这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是偶尔有几个工作人员来巡视,听他们说因为外边人们得了什么肺炎,博物馆闭馆了。
这里不再拥挤、不再热闹,再也没有了熙熙囔囔的人群。无聊寂寞的我就努力地、拼命地想我的往事,那些非常久远的事儿……
视频加载中...
一、阳信候
我的第一任主人叫刘揭,常穿一身紧身曲裾。曲裾上下是一体的,不像现在人们的衣服,上衣和下衣是分开穿的。也没有现在人衣服上的扣子,而是在衣服内部有根丝带可以系上,再在腰间系一根腰带,一根腰带使上下身分明,细看也挺好看。刘揭走路时,衣服常常曳地,行不露足,给人感觉庄重而神秘。
说起神秘,刘揭常常夜晚和一群跟他装扮一样的人们在一起叹息,说什么汉高祖刘氏天下,什么吕后专权,什么“不是刘姓为王,天下共击之”。说到激动时,时而愤然咒骂,时而窃窃私语,时而低声哭啼。久居深宫的我,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只知道主人跟他们交谈时,都会把仆人打发走,亲自把我调到最暗。幽暗的灯光下,他们的背影在地面上摇曳着,显得更加神秘。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刘府一改以前平静的氛围,变的十分热闹。只见刘揭头戴冠帽,腰间挂着一个囊袋,囊袋口处有几种色彩鲜艳丝织装饰带,随着步伐摇晃,十分威风。主人将佩剑挂在了墙上,就被人们簇拥着庆祝去了。
这一切勾去了我的好奇心:“喂,剑大哥,主人遇到什么好事了?”主人外出,都会随身佩剑,因此佩剑就成了我探视外界的窗口。“这还不明显,主人戴的冠为远游冠,腰间挂有四色组绶,这些都是诸侯王的装扮,告诉你吧,主人被封为了‘阳信候’”,佩剑也骄傲地说,“前几天,主人用我跟他的朋友们,一起平定吕氏专权,立了大功”。
原来这样,好像跟我关系不大,我也懒得再去关注。
天黑了,有人给我添油点灯,天亮了,有人将我熄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刘揭的儿子刘中意头上渐渐的带上了头巾,又由头巾变成了冠,岁月流逝着……
一日,刘府上下哭声震天,一群士兵冲入刘府,将府上老少全部抓捕,将包括我在内的一切物品,全部查封。我从人们片言只语中,搜集到如下信息:
由于刘中意参与刘濞为首的七王之乱,被撤销“阳信候”,所有财产查封充公。听人们讨论刘公子参与七王之乱是冤枉的,当今皇上想借机打击藩王。哎,残酷的政治斗争啊。这件事之后我们被锁到了小黑屋里,从此没有人再理睬我。
直到有一天,有人打开沉重的大门,把我们装到一个马车上,载我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二、长信宫
马车载着我在气势磅礴的建筑群穿梭,路过一个墙体通体粉红色的宫殿时,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花椒味。 “这是椒房殿,皇后冬季取暖的地方。那边是未央宫,咱们这是在长乐宫。哎!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宫殿。”躺在旁边的剑得意的说。 我懒的理它,我只是有点期待马车要把我们拉到的地方。
“站住!”马车在进过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时,被一位老妇人喊住。
“见过太后娘娘!”领头人男子左手压住右手,藏在袖筒里,举手至额,鞠躬九十度。
“本宫正缺少一件宫灯,你车上的宫灯看起来倒也灵巧。”老妇人说道。
“愿献于娘娘。”男子起身,双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急忙把我取下,放到老妇人的宫中。
“也好,省得本宫再打造了,跟执事人说一声,造册登记就是了”老妇人吩咐道。
“诺!”男子再行揖礼。
午后,有匠人在我的身上刻上了“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原来这里是长信宫,我被放在了长信宫的浴室。浴室是个私密的空间,从此外界的世界跟我完全隔离。但是越是私密的地方,越是呈现秘密的地方,在这里我也知道了许多秘密,也大概了解了我第二任主人的生平。
我的第二任主人叫窦漪房,原是吕太后的宫女,后被吕后指配给了代王刘恒。吕氏政权被打倒后,刘恒被拥立为帝,窦漪房就成了皇后。刘恒之后,其子刘启继位,窦漪房升级为现在的皇太后。刘启之后,汉武帝刘彻继位,窦漪房再次升级为太皇太后,这是后话。
这个女人太不一般了,她经历了吕氏专权、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四朝,期间的身份分别是宫女、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这样的女人没点儿手段、没点儿秘密反而不正常。光鲜身份的背后往往是残酷的宫廷斗争、血腥的政治斗争。
我对这些宫廷斗争、政治斗争没一点儿兴趣,我就这样在这间封闭的浴室里,感受着岁月的流逝……
终于有一天,窦太皇太后把我取出,送给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该女子上身穿一件浅绿色短衣,下身着一淡黄色长裙,长裙下遮双足,上及胸部,用一麻花丝带系在胸上,长发及背,在肩部用一红丝带束起,发髻处佩戴红色珠花,全身上下透着一种优雅高贵之美。
这个美女就是我的第三任主人-窦绾。
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
窦太后把我当做嫁妆送给了窦绾。窦绾是窦太后娘家的人,窦绾嫁给了中山靖王刘胜。刘胜是窦太后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弟弟。这门亲事对于窦太皇太后,可谓是亲上加亲。
刘胜和窦绾喜结连理时,我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嫁娶仪式。
刘胜第一次来到窦府,手上捧着一尊铜雁做贽礼,向窦绾求婚,听人说这叫“纳采”;
刘胜第二次来到窦府,悄悄的问了窦绾的名字,听人说这叫“问名”,用来做占卜、吉凶之用;
刘胜第三次派使者来到窦府,还是以铜雁做贽礼,告诉了窦家占卜大吉,听人说这叫“纳吉”;
刘胜第四次来到窦府,带来了聘金,跟窦绾订婚,听人说这叫“纳征”;
刘胜第五次来到窦府,还是双手捧着一尊铜雁做贽礼,来向窦府询问娶亲日期,听人说这叫“请期”。
我有点儿心疼刘胜了,媳妇儿还没娶到,这来回就朝窦府折腾了五次。相对于“婚前五步礼”,娶亲那天就好玩的多了。
这一天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娶亲人马按照良辰准时到达窦府,很顺利的把窦绾连同我在内的嫁妆娶到了刘府。
仆人们把我先放在一个角落,一会儿有人高喊“行同牢合卺礼”。只见新人在一张几案前,相对而坐。几案上放着一盘荤菜、一个葫芦一分为二做成的两个瓢。一对新人,同食荤菜,用瓢对饮。饮毕,双方交换,再次对饮。主礼人高喊:“苦葫芦,甜喜酒,两人从此同甘共苦,苦中作乐!礼毕!”
主礼人再次高喊:“行解缨结发礼。”刘胜小心翼翼的解开了窦绾头上许婚之缨,然后刘胜、窦绾各剪下自己一束头发,用红缨梳结在一起,完成了结发夫妻。
“礼毕!”主礼人宣告着一项礼仪的结束。
开宴待客,祝贺新人。
晚上,有仆人将枣子、荔枝、栗子、桂圆和花生等物品撒在蚊帐,听说是“行撒帐礼”。
第二日,窦绾拜姑舅(指公婆);三个月内刘胜择良辰携窦绾祭祖先。
完成了这一系列礼仪,窦绾就成了刘家的人了。窦绾把我放在最尊贵的位置上,安排佣人每日为我除尘,却一次也没有使用过我,我猜想这是因为太皇太后的缘故吧。
我就这样处高堂之上,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经过几十个春夏秋冬后,我再次见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丧葬仪式。
那天,靖王府上的立柱、屋顶、树枝上都系上了白布,人们身着素衣或面部严肃,或双目通红,或嚎声大哭。我对这种场合并不陌生,前几年靖王刘胜去世时……,难道窦绾也去世了?
果然如我所料,一会儿就有仆人在我的头上系上了白布,放在了灵堂旁边,在这里我看到了窦绾的遗体!
陆陆续续的有人前来吊丧,他们打扮素雅、清淡,面部严肃。吊唁者都不会空手而来,都带着丰厚的礼物。
三日后出殡,仆人将我放在一辆挽着白布的车上。在我的前面我看到了一口棺材,棺材用白布罩着,前面有白布“执绋”。 窦绾的儿女们牵引棺材前行,棺材后面是送葬的亲人,拉着我们的车跟在队伍的后面,一直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朝郊外走去。
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窦绾的陵墓,窦绾的陵墓宏伟庞大,有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组成,墓室中还修建了瓦房和石板房,简直是一座豪华地下宫殿。窦绾的棺材放在了中堂,其他随葬物品都分布散落在耳室、后房,而我被放在窦绾棺材前的几案上。
随着墓口慢慢被砖石封住,开启了我长达两千多年的黑暗世界……
历史小科普:
1、 长信宫灯
文中主人公,长信宫灯出土于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其外形是一宫女双手掌灯,优美典雅,上面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因为“长信尚浴”、“阳信家”、“出土窦绾墓”等信息,专家推测长信宫灯可能先后经历阳信候、窦太后、窦绾等人。
2、曲裾
文中刘揭的衣着打扮是曲裾。曲裾是男女通用的一种服饰。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
3、冠
本文刘揭戴的是远游冠。冠,汉代区分身份等级的主要标志,有冕冠、长冠(刘氏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之多,下图一一介绍:
5、组绶
本文刘揭封侯时,腰间配组绶。组绶也是身份的象征。“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合称“组绶”。 组绶和冠一样同样是权力等级的标志,常以“绶”的颜色和长短标示身份的高低。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黄赤绶四彩,黄赤绀缥;诸侯王、长公主、天子贵人赤绶四彩,赤黄缥绀;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彩,紫白;九卿银印青绶三彩,青白红。紫绶以上可加玉环等装饰。
6、头巾
文中刘中意成年后戴的是头巾,后来继承刘揭的候位,冠就代替了原来的头巾。西汉男子成年后,头上要戴头巾,有地位的人用冠代替头巾。
7、襦裙
文中窦绾穿着为襦裙。襦裙,上身为短衣,下身为裙子,上下合称襦裙。襦裙的出现后,代替曲裾成为女性的主流服饰。
8、阳信候
刘揭因为协助平定吕氏专政有功,授予阳信候。汉景帝六年,刘揭之子刘中意因参与七王之乱,被夺得侯爵。
9、 七王之乱
七王之乱又称作七国之乱,汉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消藩策》。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实行削藩政策,兴兵起义,最终被窦婴、周亚夫平定。
10、汉家宫阙
长乐宫建筑群、未央宫建筑群、建章宫建筑群同为“汉家宫阙”,史称“汉家三宫”。长乐宫建筑群、未央宫建筑群是萧何主持建造。从汉惠帝起,皇帝移居未央宫建筑群听政,长乐宫建筑群供太后居住,长信宫是长乐宫建筑群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建章宫建筑群是汉武帝刘彻时建造。
11、椒房殿
文中提到椒房殿属于未央宫建筑群,冬季皇后常在此取暖。椒房殿的墙壁是使用花椒树的花朵粉末粉刷的。因此墙壁颜色呈粉色,散发着芳香的味道。
12、行礼
文中领头男子给窦太后行的是汉代正规的揖礼。行礼时,双手重叠,不过男女有别,女子右手在上,男子左手在上,双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到额头处,身体鞠躬九十度,随后平身,同时双手再次举到齐眉处,再慢慢放下。
13、诺
文中领头男子回答“是”为“诺”,其他多数朝代为“是”,清朝为“嗻”。雍正帝以后,“嗻”严禁汉族官吏使用,以“是”代替。
14、撒帐礼
据《戊辰杂抄》记载,撒帐礼始于汉武帝娶李夫人。新人同房前,将枣子、荔枝、栗子、桂圆和花生等物品撒在蚊帐,寓意早生贵子。
注:
1、有专家推测“长信宫灯”上的铭文“阳信家”,指的是汉武帝之姊平阳长公主(阳信长公主)。本文为了介绍汉朝的服饰、冠制、婚嫁等内容,沿用“阳信家”为刘揭家的推论。
2、有专家根据“长信宫灯”上的铭文:“阳信家,并重二钧十二斤,七年,第一”,推测“长信宫灯”在阳信侯在位第七年制作。如果此观点成立,“长信宫灯”不会见证刘揭参与平定吕氏专权、刘揭封候等历史事件,此文为了介绍汉初的服饰特点,不持本推论。
参考:《史记》、《汉书》、《礼记·昏义礼》、《汉朝服饰制度》、《戊辰杂抄》、《周官》、《尚书·皋陶篇》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2967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