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你听说过留守妻子吗?
其实,既然有被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小孩,肯定就会有被留守的妻子。留守妻子是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
由于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性增大,在很多偏远山村里,许多年轻男子外出打工,因为要照顾年迈的老人,耕耘地里的农田,很多妻子没有办法跟随丈夫外出打工,只能留下来照顾家庭。时间一长,她们的生活就会枯燥无聊,长期与丈夫分隔两地,她们不得不在家里既当爹又当妈,粗活累活一个人干,精神世界极度匮乏。在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的现实条件下,她们往往过早地失去了生命的朝气,很少展现女性的光彩和魅力。
而从小生活在湖南农村的化妆师娟子,关注到了这一群被社会忽略的女性。她发现,很多留守妻子一辈子没化过妆,常年的操劳已经让她们对自己的容貌和外形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打理的勇气。在娟子的鼓舞下,这些农村的姑姑婶婶和嫂子,从灶台边、田地里停下农活,放下手中的锅碗瓢盆,穿上了压箱底的新衣服,满心欢喜地等待娟子梳妆打扮。
涂抹粉底,画上唇线,打上腮红,再描描眉,画一个精致的眼线,涂上睫毛膏,做一个自然又不失精致的发型。从发型到妆面,每一个人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在娟子的精心打扮下,姑姑婶婶们都重新焕发了生机,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当她们对着镜头露出略带腼腆的微笑时,网友不禁夸赞:“你们真美!”“你比想象中更美!”更有人看了视频就泪目了。
不过,这其中也不乏网友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行为,似乎在传达“女人一生一定要化妆”的观念;同时化妆这种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留守妻子的生活,卸掉妆之后,还是要回到贫困的现实中去。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留守妻子这个群体的出现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一个时代进步中必然出现的弊病。紧靠一己之力怎么可能根治呢?化妆师娟子通过化妆这个小行为,让妻子们看到自己变美的样子,只是为了告诉她们:你也可以很美,你要自信一点!以此激发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哪怕这个信心是暂时的,至少也是生活里的慰藉吧!至于“女人一生一定要化妆”这个论调,并非化妆这个行为所传达的主旨,网友实在有些上纲上线,过分解读了。
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平日里辛苦操劳的女人,在翻箱倒柜找自己心仪的衣服时,是多么的欢欣雀跃,合不拢嘴。可能一件漂亮的衣服放在柜子里十多年,都没有被穿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一个女人不希望自己可以漂亮地出现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然而,生活的担子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既要照顾家人和孩子,又要下地干活,喂猪劈柴,她们哪里有时间去花心思打扮自己呢?
我们希望社会可以更多地关注到留守妻子这个群体,关注她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尽可能在生活上、精神上帮助她们,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给予她们心灵上的帮助和关爱。每一个留守妻子,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一个个明艳动人的女子,有自己的芬芳。经过岁月的洗礼,芳香被厨房的浓烟冲散,但我们可以让她再度散发魅力,活出这个年纪该有的美丽、自信和从容。
正如娟子说的那样,“给村子里的姑姑婶婶们化妆,收获的是她们眼里最真的欢喜,最真的感谢!”娟子还说,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更多关注留守妻子群体,让她们对生活有更多的热爱和憧憬。
每一个人都有享受美的权利。农村女性,留守妻子也不例外,帮助她们建立信心,调节她们的心情,她们一样可以乘风破浪,自信做自己!
娟子的行为也让不少人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女孩能够在生活之余,关注到留守妻子这个群体,并且愿意付诸行动,免费为她们化妆打扮,让她们看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美,这无形之中是在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帮助她们对生活拾起热情,努力活出自己最美的样子。
这样的公益行为值得赞扬,也应该在全社会形成模范效应,使得更多的社会人士和相关部门关注到留守妻子,给予她们一丝帮助。
全社会携起手来,给予留守妻子关爱,鼓励她们从苦闷的生活中走出来,让她们本就艰难的生活,不再那么难熬。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2497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