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天府文学奖筑领地 NO.197

美妆资讯
天府文学奖筑领地 NO.197

黄维生散文三题/黄维生

作者简介:

黄维生,遂宁人,市作协会员,做过工人和从事国企、私企管理工作,现居住成都。热爱读书、喜爱散文写作。1984年开始先后十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微评手记]

潘树明荐语:作者这三篇散文看似都是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却也广布至性至美的成分,细品之下,感觉既有生活情趣的悦动,也有人生思考的引导。《彩排丈母娘》透过出“彩排”,把中国嫁女这个民俗特性场景以及中国“大妈”的性格描绘得情趣盎然,栩栩如生,且也促使读者将电视剧《丈母娘来了》联系起来思考。《端午节赠她》表达了一种清雅质洁的情愫。从与女友人的互信问候,以致情感倍生暖意,引申出其他联想。这无关风月,也无关建立蓝筹或知己关系,确也表达了一种至纯至美的情感。《捡来的美并不薄》作者把捡来的各种花草经过悉心培养,这些花草都以展示美的恣韵和生命的盎然来回报作者。这篇散文不仅充满生活认知与生活哲理,同时也闪烁着真善美的元素。生活中不乏真善美,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发现去认知去培养。唯有我们自身具有真善美的元素,才能认知或惜于同类事物。这或许是作者引领我们思考的问题吧。

黄维生散文三题

○黄维生

彩排丈母娘

过礼毕,陪奁拉走,屋内一帮女人吃了荷包蛋,就拿新娘的母亲青碧大姐开涮:“丈母娘,你明天穿个啥衣服,让我们参谋参谋。”

青碧大姐说道:“买了两套新的,原来还有一套没穿过。”朱大姐说:“穿出来看看”。

青碧大姐满面春风,脚步轻快,五十岁的人象紫燕似的飞到里屋,将三套丈母娘装拿出来过目。三件外套,一花点点中长,一银灰色高腰,一青呢子平扣;三件内衣:一红毛线衣,一桃儿领绒线衣,一圆口羊毛衫。三套衣服遇上多嘴的女人:这要那么配,那要这么配,话儿弯起弯起说,板眼扭起扭起做。朱大姐发话:“青碧大姐,进屋穿出来,让女同胞指点指点。”

青碧大姐一对眼睛都笑成碗豆角了,从屋内走出来:她内着红毛衣外穿花点点中长外套,往客厅中间一站:挺身,宽胸、收腹,抬脚举手,女人们这说说,那讲讲,横竖她们都占道理。于便是青碧大姐又进屋穿出第二套衣服:青呢平扣外套配圆口羊毛衫,脚才出门边,众人齐轰:“要不得,老土穿法,进屋重穿。”这一下,几个女人涌进屋,青碧大姐穿出第三套衣服:银灰色着身,高腰紧俏,配齐耳短发,棕色高跟。哎呀,这才是当今丈母娘样,闪两张闪两张!朱大姐说:“明天脸要抹薇姿保湿霜,嘴唇要涂雅诗兰黛,身上洒香奈儿香水,手戴维多利亚金彩手钻。”呵,这般名堂,让我们几个男士如云里雾里坐飞机:“看看,青大哥,欣赏欣赏!”青大哥笑道:“你们定了就是”。“其他几个男同胞要发个言才对哟!”女人们又把“火”烧到我们面前。我们齐声说道:“好得很好得很!”“走给男同胞看看。”朱大姐那张嘴哟…….

俗话说,结婚三天不分大小。青碧大姐被这帮子女人推到客厅一站:双脚一步一走,一溜一扭;腰肢一摇一摆,一扭一直,众女人七张嘴八个舌,花花肠子弯弯道道:遇到高门坎,她有长脚杆;你有丫丫柴,她拿翘扁担。男士也被这哄堂大笑感染,也顺水推舟把青大哥推上前,朱大姐来劲了:“生娃娃是俩口子的事,嫁姑娘也有老汉的份,站出来是男子汉,走一走是虎熊胆”。青大哥那遇这场子:一帮子女人,四五个朋友,围观其旁,身边青碧大姐韵味十足,风情翩翩,平时与女人多说几名话,都要红脸的青大哥,硬逼得满头出汗。

一场彩排下来,青碧大姐的着装,还有一两个女人说三道四来,言下之意下午要陪青碧大姐再去超市选衣服:“你这一辈子就养这么一个女,当一回丈母娘,拿五千元在专卖店卖一套,才对得起小丁丁女儿,也才对得起这帮朋友。”说完,这泼爱喜的女人,一窝风似的出了门。

我突然想到央视早先播放的电视剧《丈母娘来了》,没想到演出来的戏都应了,剧中没演到的戏,今天也演出来了……

端午节赠她

端午节前友人打来一个问候电话,友人是个女的。

这问候借了端午这个壳,浓缩了我们一起在西藏共同工作的岁月,虽是那样的艰苦:缺氧、风大、紫外线强,甚至好多天都吃不上新鲜蔬菜和猪肉,可我们完成了任务,上级给了我们嘉奖。我回到成都,她回到西安。从这以后,电话成了我们怀旧的细藤,绵实而又悠长。

然而,端午是给屈原的:粽子、陈艾、雄黄酒,这些祈物,深含了几千年百姓缅怀屈原伤怀国是,痛责黑暗,关怀民瘼的天问情感。我没想到的是,她的问候,在我的内心筑起一窝热烘烘的另一种感受。

当然,这种感受于屈原的仗剑问鼎,庇护苍生实在相去甚远。但是,国家不全是请武缨,男儿不尽是披袍泽,人还是要有“闭门春树绿,窗下好读书”的日子。当然,也会有“歌入离人耳,青衫泪更多”的月下花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光阴垂爱少年,霜染鬓额银丝。能在平常之日,见春色而喜蕾苞,闻紫燕而啁语茅檐,这是一种常情常意,是一种心系清远之朗,人爱自然之性的趣雅之量。

这样,人因于伊人:或为她秋水容貌,或为她纤弱肢腰,或为她一笑的银玲,或为她说谈的久违……皆有“春事多为醉,歌声半是愁”的内心,泛出如蛾叶的绿清,花事的艳美,云絮的轻盈,溪泉的婉流。男女不因是夫妻,在一起工作,后又因工作天各一方,产生这样的情愫,这实在是件正常的事了,正如范仲淹诗云“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色林,相看如故人。”

人之情,高于山脊;心之爱,越过深谷。将一缕之思,浮动鸿羽的轻柔萦绕分明;倾其往昔风雨,用微声微语恸其崖山。我把龙泉山的黛岚,府南湖的清流,用一根普及世界的电话线,串通西安的大雁塔,华清池的温泉……不也一样“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吗?

岁月中:雨后晴新,草长野趣,溪喜叠涧,水碧鸥歌,自然情景于世成为面貌,显自然本性。生活中,春来好睡,诗酒自娱,蒲团堂悟,瓦檐读书,平常再不过平常的事了,是无人质疑的。情事里:心事孤灯下,怜惜柳眉中,欢聚梦牵走,盈恨水天艟,这不也是人间最为认真的财宝吗……

友人的问候让我产生这些联想。这些联想,放在阳光下没有阴影,没有灰色,它是一种健康情绪,也是一种开放的心境,

我写下这一小文,赠于她过一个端午节。

捡来的美并不薄

家有一花台,为省钱,我就自已动手用自行车托泥土。一次托泥土中,附近女店家丢出一钵兰草在垃圾桶边,我定眼看这兰草:叶片还绿,草茎青色。“捡回去。”

回家,我先剥去兰草身上的烂钵片,换上新钵,添新土时又加了些料土,浇足水。另外三株玫瑰,是小区邻幢一对小俩口,晚上吵架,女的发气抱起窗台的玫瑰花打自己的老公。第二天清早我倒垃圾,见到这三株玫瑰花。我本不想捡的,但想到它也是生命,拧上它就很随便地刨开泥土栽了。日月大道修高架桥,路边的绿化带树木花草全移植。我花台中的那一丛细竹,紫薇,紫藤、虎皮兰……也都是被人废弃扔掉的,我都把它们捡来种下。而那株很大的三角梅,是一家茶楼生意做倒闭了,新接手的老板认为前任的旧物不爽,便叫收废品的人抬出去。我正好路过,见又搬出一盆山瘦水臭草黄藻菌干瘪的盆景。收废品的人与我侃价:从两百元侃成五十元做成。更有甚者,一朋友装房,问我要花草不。我赶到,朋友将原主人阳台一钵菊花叫我拿去:“咋这钵这花多好,为啥不留着?”朋友指着菊花说出原委:哦,菊花钵被原主人用着祭拜先人或祖宗时,揷过香蜡。心头当时也掠过一丝暗影,但很快我知道我们的先辈,古时就把菊花用于祭祀。再瞧这菊花枝清叶明,就无所顾忌拿回来了。

雨水过后到了惊蛰,时令是乎悄悄地给树木、花草说了什么,就轰轰地变了模样。首先是那盆兰草,一扫霉烟灰脸模样:它分合有致,叶片轻盈温人,钵边纤叶弯腰逸秀,没有朵瓣却姿叶贤雅。不经意偏头瞟了下三株玫瑰:啊哟,丽日照身,花容娉婷,枝势蓬开,三株合一,形成一丛,极有韵味。细竹原是一砣竹疙瘩,如今也生出竹节来:竹枝或直立或蓬弯,叶儿尖尖,叶片翠翠,还真是有模有样。最数那钵三角梅,淡紫色的花朵从边儿开至顶冠密砌重堆 ,在庭院中开得繁花似锦。而那盆假山盆景,因我常浇水又洒点营养液在上面,它也赶时节:瘦山穿上菲薄的藻菌裳,凸凹处苔癣翠微,旁侧的几株青草飘出姿影,倒影盆底清水中……这些花木花草,都一下子各自给我家添春色,俏美时,出丽姿,摆芬芳 ,看不出高下之分,更没有贵贱之别,徜徉在翠色氤氲间,双目多是养眼怡心的美,你简直没有想到:这以前她们是废弃之物,是被嫌弃不吉祥的霉气 !

如今,我们处在物资丰富,许多东西都不缺的年代。人们认识事物,都是从很实际甚至感官好恶来看待,少有内心层面去纠结自己。这使我想到《世语新说》,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是阮共有个女儿阮氏 ,相貌丑陋。新婚之夜,新郎许允见过阮氏太丑,扭头不理。朋友桓范劝聊许允 。许允再入新房,还是认为阮氏太丑,“即见妇,即欲出”。阮氏上前拉夫衣襟 ,二人对语,言谈间许允自感阮氏才华卓越,贤明过人,从此待阮氏很好。许允位当吏部郎时,选择用同乡为官多人,被魏明帝查获欲治罪。阮氏对许允嘱咐没几日,许允被押解到魏明帝面前。许允按照阮氏吩咐,具呈魏明帝:尽管自己用了同乡,但都根据职位与才能匹配任用的。魏明帝经过调查,才知许允任用的同乡很称职。许允官复其职,还令赏赐。许允被解押,家人号哭,阮氏说:“勿忧,寻还。”可见阮氏有超常见识。

花木是以美著世的,以花喻女,习惯称美女。我想《世语新说》中如阮氏,知面容不知内心的人,估计吝啬的连眼皮都不会抬下的,而阮氏最终以自已的才华和机敏赢得爱情和世人尊重。中国古代讲“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只讲形式美的是一种浮:“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明证。美是要讲形式的,但形式需要内在的修养和觉悟:“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魏书.刘表传》中说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姿貌甚伟”。毛泽东对此批注“虚有其表。”何要这样?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刘表那副窝囊品相的。再就如这些丢弃的兰草、玫瑰、细竹疙瘩,丢它们的人当时认着它们貌难看、无品味、少姿色,心中便对它们没有温度,眼睛里便没有草木之心。无草木之心,来年又那能一瞻芳彩呢?日月在天地间循序反复,昼夜在身边平行更替,时间在无极中运行往始。我们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宏观的世界或许少有掂量,注重身边小事成为家常。如我捡别人弃嫌的花木:一是出于这花木可以长活,我以为第二最为重要:眼睛是生活捕手,心灵是善恶尺寸,别人看不到存在的美,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使平常、丢弃、落魄之物最终重获美丽,一是需要常怀感恩之心,二是要有智慧之力的。

清明到了,那钵菊花花朵盛放、秾艳。我与妻儿备下祭祀之品,将菊花置于厅堂正方我逝去的父母的遗像下,菊钵内插上香蜡,一家人喃喃自语, 内心轻轻诵念……菊花若是花神,岂嫌霉器,自当这陶钵与菊花虚空,寄托孝道,慰藉心灵。

2017年7月26日修改

主 管:成都天府华阳文联

主 办:华阳作家协会

出品创意:汪利娟

主 编:曾涵复

副 主 编:徐开成

编 辑:黄开士 潘树明 白衣书生

审 读:张用生 张治玲 龙德瑛

策划总监:达 夫

艺术总监:剑 硕

组版编辑:詹玉麒 胡于辉

法律顾问:梁源超

稿约:

《天府文学奖筑领地》正规官方公众号微刊,是具有权威性,引导微刊潮流,示范阅读魅力,传播高品质文学艺术作品的平台。

赐稿传播,须是作者首投本微刊的原创作品。

本微刊采用作品,将选载季刊《品文》。并归入“天府文学奖”评选。

请附上作者简介和照片。欢迎作者为作品自己作品配图。

本微刊对采用稿件有修改权,评论权。若不同意,请说明。

凡在本微刊发表作品的作家/诗人,请你扫本微刊二维码添加关注,本微刊和季刊《品文》将是你作品传播的长期平台。

投稿邮箱:1181447751@qq.com

306759427@qq.com

2419992345@qq.com

点阅读原文进入今日头条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9938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