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中国第一代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成长范式和进化逻辑

美妆资讯
中国第一代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成长范式和进化逻辑

鲁商说鲁商:

山东的企业家更多的是孤独,是单打独斗的奋斗,靠个人的魅力智慧和艰苦奋斗创业,也有决心和定力在一个企业和行业深耕。同时,还需要更广泛地去交流、去连接,开放自己的同时,吸收、融合国内外企业先进的理念,提高创新意识和拥抱变化的能力。

我参加了很多社群,但青庐会是一股清流,有它特别纯净的那一面,希望青庐会永远保持住创立时的那一份纯粹、无私、清澈,然后再创新,让大家能更多、更有效、更有价值地凝聚在一起。

专访:李侠 山东千慧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青庐会庐友

采访:全龙

2002年,知识产权还是个冷门词,专利、商标这类词汇,也没有被企业主广泛认知,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则发生在遥远的十六年后,但当时的李侠,已经在知识产权领域拥有近十年的从业经历。

李侠是山东千慧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正式进入知识产权领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年,济南商标事务所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法律系毕业分到济南工商局的她,由于专业对口,就主动请缨到商标事务所任职。

1992年到2020年近30年的时间跨度,原来的商标事务经过2002年的改制,成了今天的千慧知识产权,并在李侠后持续的苦心经营下,发展成了业务涵盖商标、专利、律所和品牌的平台型知识产权机构,而作为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的第一代从业者,李侠能够跟大家讲述的,则不仅仅是从无知到重视、从数量到质量的知识产权行业环境的变化,而是一个企业在近30年的时间里,如何跨越行业周期,如何应对新生事物挑战,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1

教育者和推动者

李侠的履历并不复杂,山东大学法律硕士毕业之后,被分到济南工商局,而后在济南商标所工作近十年,遇上国家政策要求商标所这类中介机构要脱钩改制,于是在2002年正式创立千慧知识产权的前身:山东千慧商标所。

因此,从历史沿革和经验积淀来看,改制而来的千慧知识产权的实际发端是1992年的济南商标所,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

在2002这时间点,很多人处在李侠当时的环境下,要做出创办千慧的决定,其实并不简单:一边是工商局的公务员编制和稳定的铁饭碗,一边是市场化竞争机制下的个人拼搏,一边是能够预见的体制内逐步的上升空间,一边是商标、专利意识并不普及的市场环境,当时“没几个注册商标或者申请专利的”。

不过对李侠来说,这个决定则要简单很多,“想做点自己感兴趣,也觉得有意义的事”。而这一做,就又是在知识产权领域近20年的行业深耕。

从数据来看,李侠创办千慧之初那份对“有意义”的追求,无疑得偿所愿:迄今服务的企业总量累计逾10万家,业务代理量达60多万件,大批企事业单位在千慧的帮助下,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守护市场成果,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方面,没了后顾之忧。

服务的企业中,有300余家大品牌更是与千慧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类似九阳、浪潮等不少企业,则与千慧的合作时间持续了20年以上。

“成人达己”,千慧也由最初的不足十名商标代理人,发展成涵盖知识产权全产业链服务的集团企业,拥有知识产权顾问、专利代理师、律师、品牌咨询设计师等各类专家200余人,并获得成就与殊荣无数:知识产权业务规模连续20年居山东全省第一、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十五强、涉外知识产权业务全国前十、马德里国际注册业务全国前三名、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可以说,千慧既经历了知识产权行业从寂寂无闻到万众关注,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也因其悠久的历史沿革、庞大的服务体量,是知识产权市场事实上的教育者和行业发展的推动者。

而同样作为行业教育者和推动者的,还有千慧的董事长李侠。

准确定义李侠似乎很难,绝不是千慧知识产权董事长这样简单,实际她拥有更多标签:比如,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济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比如民建济南市委执行委员、济南市工商联执委,再比如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华商标协会个人理事;她还是山东市场监管专家库入库专家、济南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看似复杂多样的身份标签,背后其实有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政产学研”领域,输出在知识产权领域三十年积淀下来的能力、见解和影响力,也就是作为行业实践者、教育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站在2020年看千慧的成就和李侠个人的身份标签,我们很容易忘却背后的艰辛甚至艰险,事实上,千慧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在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9年的大数据下,历经二三十年发展依然葆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也有支撑它的企业家品质和做事逻辑。

那么,支撑千慧走到现在的是什么?

2

战略和创新

20年前,李侠绝不会想到,知识产权会成为“显学”,有如此巨量的市场空间和大众关注度,但就算是在行业前景混沌不清的2002年,她做决定也非常果断——改制并不如一些同行拖泥带水,跟原单位要政策,而是立马投入到市场化经营和竞争中去,叫“既然下海游了,就快速地学会怎么游得更好”。

这种果敢,也体现在2016年推动千慧战略转型上。

2016年前,千慧的经营并没有遇到问题,用李侠的话来说,“经营情况很好,而且我们当时也是全省第一,全国也排在前面的”。不过李侠已经感受威胁,当时,互联网企业开始切入知识产权市场。

这个威胁可以从一个数据感知到:猪八戒网的知识产权业务2014年上线,两年后的2016年全年,其商标申报就超过15万件,领跑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战略转型,成了2016年千慧的关键词。如何转?李侠不想做“转型是找死”的转型,于是请了中国最大的咨询公司做调研和分析,结合自己对行业的判断后,果断启动转型。

转型的一大标志事件是成立北京千慧知识产权,背后的考量,则是进军知识产权的高端市场。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考验的是人才的经验和能力,商标方面,千慧有经过数十年锤炼的优秀团队,但专利的高端人才,李侠要在北京找。

北京是高端人才前哨,山东是人才大本营,两端互动,为千慧解决了优秀人员来源的问题,而千慧新的服务半径,则是要覆盖全中国对知识产权服务质量有要求和期待的企业。

走高端市场,背后是李侠的两个洞察:一是需求端,将来只有具备真正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这类企业对知识产权相关服务的需求,就不会是单一的、低质的,而是需要具备整体性、前瞻性的高端服务,同时,互联网企业改变了获客方式,但实际具体操作仍然需要人来进行,互联网的低价、高频、走量,决定了其提供的服务也只能是基础性的,解决不了高端需求。高端是千慧对互联网企业的差异化竞争。

同时,千慧在原有的商标、专利的业务板块上,又叠加了律所和品牌业务,四个板块本来就在知识产权服务链上相互关联,千慧也因此不仅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的服务需求,各个业务板块之间也能互为支撑,相互导流。

全产业链服务的集团企业,既是千慧的转型,也是千慧的创新,而创新,既是千慧企业文化十六字方针中的一个关键词,也贯穿了千慧数十年的发展。

比如,2004年,千慧就率先在行业内推行“一对一顾问式服务模式”,一个顾问全程跟进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全面服务一个企业,推动了业内的首问负责制运行。

而早在2006年,千慧就开始“触网”,自主开发同行业首个“业务操作电子管理系统”,用来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推动业内电子化信息进程。

2013年,千慧重新定义行业的服务内涵,在业内首倡“管家式顾问服务”,以全面、立体、系统的整体方案思维,为企业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平台。

……

2016年,又启动了本次战略层面的重大转型。

千慧之前的创新,聚焦“服务”、“流程”等业务层面,而本次始于2016年的战略转型升级,则是面向未来,立足行业和时代,从“目标客群”、“业务板块”、“产业生态”、“组织架构”等层面,再造一个千慧,转型的力度和决心,前所未有。

正是这样一个个服务上的创新,一个个敢为人先的创举,一次次果敢又精准的转型,构成了千慧数十年长足发展的澎湃动力。

如今,经过转型升级调整期的千慧,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稳步上升期,李侠说“现在应该算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好的时代,我们想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让千慧成为一个全国最优秀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9263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