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ofo换上了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智能锁。ofo和摩拜的区别,不仅仅只是在颜色,也不单单是机械锁和智能锁,更主要的是在由不同的锁所带来的全然不同的使用、营销、管理模式。
By 闵文 张星钰 | 采写 宇直 | 审编
1月16日,共享单车ofo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智能锁,首批安装了该款智能锁的小黄车将被投放在北京的中关村地铁沿线、北京大学校园、沙河地区等地。
ofo智能锁
据ofo硬件负责人介绍,与之前的机械锁相比,这款智能锁有5个显著的优点:密码随机、开锁速度快、待机时间长且无需充电、适用车型多、内置GPS定位器。很明显,ofo此举正是为了要补足之前饱受人诟病的车辆配置问题。
你共享单车,我共享密码
在此之前,ofo的官配一直是机械密码锁,分为拨轮锁和键盘锁两种。其创始人戴威在去年11月的ofo城市战略发布会上坦言,机械锁接近百分之百的高开锁率是在选择时的主要考量因素,“其能够承受低温和洪水等自然现象”。
拨轮锁和键盘锁
但另一方面机械锁的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密码唯一且固定不变意味着,只要用户在骑行后记下车牌号所对应的密码,就能够继续免费使用;
其次,机械锁并不能搭载定位系统,只能依靠手机定位,可能会加大小黄车用于私人用途、被破坏、被偷窃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而在骑行后密码只能靠人工打乱进行复位的情况,为下一个使用者不付费骑行留下了可乘之机。
经常使用ofo的大学生小王(化名)告诉刺猬君,在校园里通过“特定”手段免费骑行小黄车已经是一件秘而不宣的事了。据他介绍,ofo锁能够通过使用者对数字键的微小变化进行观察后,确定密码组合而开锁,但是此种方法只适用于键盘锁,并不适用拨轮锁。
同时,也有一些人试图钻平台的这些漏洞来分一杯“共享”的羹,他们以所谓的“密码共享群”的形式盘踞在互联网的角落,随时等待着为有需求的用户开锁解密来从中获利。
刺猬君以大学生的身份加入其中的一个“ofo密码共享群”后发现,当有人想要使用小黄车时,只需在群里报上车牌号,便会有群内人员报价,双方达成一致后,卖方立即报上解锁密码。使用价格一般为0.5元/次,对于老用户或者需求大的用户,群内人员甚至还提供0.3元/次与6元/月的优惠。
一位代号为“7”的群内人员告诉刺猬君,他是山西省的一名学生,因为ofo为通过师生认证的用户提供的优惠幅度很大,骑行每小时0.5元,每天5元封顶,因而“7”把为他人开锁当作副业。但是这样的方式也不是一本万利的,ofo平台明确规定了单日每个账号只能骑行20次。
对于ofo上线智能锁这一行为,“7”也发表了他的看法:“只要软件更新(就能继续解锁)。”
该密码共享群的活跃度很高,不断地有人在报出车牌号,也不断地有人在报价、解码,甚至还有群内人员直接兜售视频开锁教程。据群公告显示,由于加群成员过多,该密码共享群已经开辟了几个分群。
密码群截图
除了进行密码交易外,该群还建立了一个密码共享平台,用户既可以上传车牌号与密码以作收录,也可以输入车牌号后查看其它用户所共享的密码。刺猬君使用后发现,输入ofo车牌号后能够得到解锁密码的概率并不高。原因也很容易理解,ofo在全国的海量投放量,仅靠用户的自发行为是无法做到完全覆盖的。
密码共享平台截图
不同的除了颜色,还有……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共享单车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入侵日常生活。放眼望去,街道上不是一片黄就是一片橙,ofo与摩拜成为了共享单车的代名词。而2017年一开年,ofo就抛出了一天一城的“2017城市战略”,摩拜在宣布D轮融资完成后,也预示着这场黄、橙之争将继续在新年展开。
然而ofo和摩拜的区别,不仅仅只是在颜色,也不单单是机械锁和智能锁,更主要的是在由不同的锁所带来的全然不同的使用、营销、管理模式。
ofo和摩拜之比较
在用户体验上,ofo和摩拜各有千秋,但在相互靠拢。
摩拜在保障了单车的质量、防盗性和骑行安全之后,车辆显得十分笨重,骑行的舒适度和车辆美观度显然不及ofo。为解决此问题,也为了降低成本,摩拜2016年末推出了Lite版单车,车身更加轻盈,骑行体验提高,但骑起来还是比ofo吃力。ofo则是完全相反,从最开始简陋、轻盈,到现在变得不得不更加注重安全性和防盗性,改版之后的ofo小黄车看起来比之前的版本要结实不少,如今也换上了智能锁。
在推广营销上,小黄车表现更为亮眼。或许因为ofo的创始人就是大学生,因此,除了常规的广告宣传之外,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营销手段在ofo的推广上都有体现:
小黄车一开始就用一抹亮眼的黄色作为品牌定位,识别度高,当醒目又拥有“安全”的代表色黄色的ofo单车齐刷刷摆在路边时,的确更为引人注目。
同时,小黄车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用户积极互动,发起“拍照神器小黄车”、“这个圣诞来点黄的”等营销活动,让小黄车显得既有颜值也有个性,除了朴实的骑行功能之外有了更多附加体验。
小黄车的创意营销活动已经成为自身一大特色
而摩拜?恐怕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扛去卖铁”的第一版单车了吧。
在资本扶持上,都获得了巨额融资的小黄车和摩拜间相差并不大。在2017年到来后不久,摩拜就宣布获得了D轮融资2.15亿美元,而在去年十月份,小黄车的C轮融资也拿到了1.3亿美元。资本巨头腾讯、红杉站队摩拜,而小黄车也有滴滴系和众多个人投资者的支持,两家共享单车巨头都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
ofo和摩拜融资之比较
相比小黄车的小清新,摩拜的另一大优势也不得不谈——政府背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摩拜似乎被政府青眼相加。在1月13日李克强总理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并且回答了总理的提问;在上海,市政府领导也多次来到摩拜公司走访调研。更加市场化、规范化的摩拜显然更得政府青睐。
胡玮炜发言
就算是竞争对手
也要和你换一样的锁
但是ofo在换了锁之后,除了颜色上的黄橙差距外,似乎和摩拜越来越像了。
ofo的初期战略是规模化,用巨大的单车数量首先占领了各大高校的市场,由于目标用户是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高校师生,使用范围是较为封闭校园区域,因此ofo可以采取机械锁的形式来最大可能的压低成本,让利用户以席卷市场。
这套看似完美的战略理念每一步都与高校的特点紧密相关,因此当ofo被资本驱赶着前进,直接将模式复制到社会领域时,就开始面临盗窃、损坏、密码安全性低等各种问题。也正是如此,走出校园的ofo被环境推动前行,下定决心将机械锁改为智能锁。
小黄车
ofo和摩拜在兴起时完全代表了共享单车两个模式、两种理念——ofo主打校园,在便利性上大下功夫的同时把单车成本压到最低,以适应高校短途出行的特点;而摩拜则着眼社会,坚持走安全性高和科技制动的路线,更多地满足城市人群的中短期出行需求。换了密码锁之后的ofo虽然能一定程度上优化用户体验,减少bug出现,但倘若战略目标不明确,一味打商业战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直在各种场合强调“共享”的小黄车,如今也慢慢改了口风。控制成本考虑效益才是成熟的公司干的事情。共享单车之间的竞争是场持久战,除了声势大之外,能走多远才是最关键的。
参考资料
1、共享单车,真假风口的幕后战事| 36氪年度特写
http://mp.weixin.qq.com/s/0JwD7n5Z7q33g3aMrscBzA
2、知乎:摩拜单车和 ofo 共享单车有什么不同?
//p1-tt.byteimg.com/origin/1e28000fb2779a61371d.jpg" style="width: 650px;">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投稿邮箱ciweigongshe@126.com
网站www.ciweigongshe.net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9123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