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坑社区是农村城市化社区,位于园山街道东南部,梧桐山北麓,毗邻国际大港盐田港,面积10.06平方公里,下辖第一、第二、第三3个居民小组,辖区人口总数约3万人,其中本社区户籍人口1408人。该社区先后获得过国家级“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广东省第一批生态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计划生育模范村、广东省宜居社区、国家森林乡村等大小百余项荣誉称号。
栖息大山脚:西坑涌来一群“客家人”
在烟云浩渺的梧桐盛景下,我们步入西坑公园,走到半山腰,一座青砖叠砌的塔赫然出现在眼前,塔身成七面,高四层,边长约1.3米,高约7.1米,第一层西南面书“宝塔”二字,每层每面开窗。“这座西坑宝塔于1887年建成,相传为“镇狮”消灾而建。“”小时候,我的姑母就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西坑对面的狮子山上有条凶恶的狮子,狮子常年长开大口向着梧桐山,想要把梧桐山和西坑吃掉!“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就叫“狮子向梧桐,唔穷食到穷”。“
相传当年南海一位云游高僧发现了这座巨大的狮子山岩,便建议在“狮子”的下颚部位,修筑一座宝塔,从而顶住狮嘴,让村子免于受灾。村民们纷纷赞同高僧的提议,最终,具有‘镇狮’功能的西坑宝塔在1887年建成。而该塔是龙岗区仅见的一座清代“风水塔”。
西坑宝塔
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纪80年代,狮子山上形似石狮下颚的大石突然崩塌下来,西坑人奔走相告,欣然欢呼:“改革开放,解脱了石狮给西坑人贫穷与困苦,迎来了今天我们幸福生活。”此时就因为改革开放,西坑人也逐渐富裕了起来。2016年6月,西坑宝塔被列为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竖起了围栏,这座曾寄托西坑人求变、向上美好愿望的宝塔就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热土。西坑宝塔历史悠久,含意深远,是西坑的亮丽标志,是西坑古老中华文明的象征。
故事里面讲述的西坑,位于园山街道的南部,梧桐山北麓,西南与罗湖区接壤,东南面是盐田区,座拥梧桐、狮子石与园山(洗马湖)三座山峦。处于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岗河源头梧桐山河,由南向北流经全村。自然生态优美,风景秀丽,全社区绿化率达到了94%。
西坑缘何而来?自明代以来,有杨、何、钟、李、曾、黄等十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到此开基立村。古时梧桐山树木苍翠,野草丛生,河水清澈,因河里长满茜草,被人称之为茜坑河。他们居住的村子,自然也就有了茜坑这个名字了。到了清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客家人从梅州等地迁徙而来,因地少人多,居住不便,各姓宗亲于是就一起选择茜坑河一块较大的河坝地共同修建围屋。由此,各姓宗亲团结互助、肩挑手挖、平整坝地,合作建成了围屋,后经过历年修缮、扩建,最终成了如今的西坑大围。相传,当地人因“茜”与“西”口语谐音相近,于是将“茜坑”改成了“西坑”。
穷山村蝶变: “盐田风”吹来“春天的故事”
站在西坑大围的门前,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抬头望去,门楼上写着“西坑”两个字,时刻彰显着它的身份,两侧镌刻着晚清读书人钟钦文书写的“西居凤翥 坑处龙蟠”对联,其意境取自苏轼的《水龙吟》,道尽了西坑的人杰地灵。漫漫岁月过去了,时移事易,如今,西坑的风向变了,西坑吹的再也不是梧桐山的“下山南”,而是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西坑人再也不是讲述的狮子向梧桐的故事了,而是春天的故事。
“三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来了,梧桐山苏醒了,绿了。西坑人富裕了,笑了。“何其辉是1934年生人,是土生土长的西坑本地人,他告诉我们,“过去的西坑,山多地少,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1950年土改时,水田只有800亩地,人均耕地不到一亩,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以耕田为生的他们没有一分土地,常年靠着租种数亩租尝田为生,除了交租外,所剩下的粮食无多,家境困难。”
何其辉说,因为经济困难,当年,一部分青年翻过盐田坳,偷渡到香港谋生,也有很多人做了华侨,到国外发展。“现在不同了,改革开放以后,西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西坑股份公司提供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显示:据了解,西坑股份合作公司自有物业达44万平方米,出租率100%。2022年全年,实现公司总资产7亿,全年二级集体总收入 1.35亿元,人均分配约8.5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另外,西坑辖区有企业417家,主要以生产电子产品、五金制品、塑胶制品、眼镜、食品、家具等产品为主。辖区内较大型企业主要有彩迅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翠绿黄金精炼有限公司及乔丰科技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航拍
位于西坑村的东部的盐田坳就见证了这样的巨变。西坑人把盐田坳叫大坳和仙人坳。在坳顶俯瞰,就是盐田围和盐田大海,它是贸易必经的要地,但是崎岖曲折,跋涉艰难。“你说咸来又不线,名声远扬到天下;如若君敢试一试,苦水汗水夹衣襟。”当年这首打油诗说明了盐田坳的重要性,也描述了爬坳的艰辛。
1955年,盐田坳环山公路建成;20世纪80年代,这条公路铺上了水泥,开通了直达盐田和沙头角的客车;1992年盐田隧道成功穿越盐田坳。如今的园山,很快将成为高速,快速,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汇集的大型枢纽之地。
“梧桐绿道桐树开,路上游人踏青来。踏破百年沧桑路,喜见桃源遍地花。”何其辉的这首诗充分表明了盐田坳是艰辛之坳,又是希望和发展之坳。它见证了时代的沧桑,见证了西坑人的倔强和生生不息的追求,它的变迁,象征着西坑社区的社会进步,更象征着祖国繁荣富强。
迈向现代化: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西坑社区拥有极佳的生态环境,她不单是盐田坳古道北上的第一站,亦拥有梧桐上17条登山道上的两条,是园山街道的最高海拔处,同时也是梧桐山景区中的“西坑生态保护区”所在地。
隔窗闻鸟啼,开门赏烟云,是每个城市都梦想实现的生活场景,对于西坑社区的居民,这样的场景,是他们的生活日常。2020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于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森林绿地建设,乡村绿化管护和乡村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定除了第一批3947个“国家森林乡村”,西坑社区榜上有名,整个深圳市获此殊荣的社区只有两个。
老照片
西坑村民,数百年来爱护梧桐山,其历代祖先对梧桐山的绿水青山钟情程度不遑多让。园山街道多为山地和谷地,树林茂密,植被丰富,适合野生动物的栖息。在梧桐上西坑生态保护区内,深圳市投入了1100万元建起了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每年救助的动物就超过两万只。这也成就了多年来,西坑社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所以它不但是“国家森林乡村”,也是“广东省第一批生态示范村”,国家“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龙岗区委区政府提出龙岗将打造新时代深圳的六大高地,生态高地是其中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企业进驻。“园山街道也希望把辖区的自然禀赋充分地挖掘出来,把山水优美的环境利用起来,不久的将来,除了工业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之外,旅游产业也能够在贡献出更多的产值。”街道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园山街道自行车爬坡精英赛被誉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最强的自行车爬坡赛,至今已举办五届。该赛道全程虽然只有5公里,但是爬升高度约460米,放在国内也是顶级的强度。“骑行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园山街道举办的这项赛事很有吸引力,赛道很有挑战性,我也希望自己和车友们能带动更多人参与骑行活动。”曾经获得男子公路组第一名的吴云飞如是说。据了解,西坑这条赛道,让选手们过足了“云端骑士”的瘾,也有古盐道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各路自行车大神前来参加。该赛事成为西坑社区名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园山街道乃至龙岗区的知名度。
“不久的将来,随着深圳地铁16号线等轨道交通的开通,西坑社区这个拥有绿水青山和浓重的客家文化的‘国家森林乡村’,将会获得更多深圳市民的关注,也将会与更多的人一睹她的美丽容颜。到时候,西坑的‘少’就有可能变成‘多’了,我相信这是我能看得到的。”88岁的老人何其辉笑着和我们说道。
【撰文】李丹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7785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