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初期,生产力很不发达,宗教在欧洲人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生活非常压抑。显然,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
妇女戴着塔状的头饰、梳着复杂精细的发型,并且很重视皮肤和头发的保养。流行在面颊和唇部涂抹色彩丰富的化妆品而眼部却不做任何化妆,这个画面感还确实有点特别。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身体也同时被解放,美容被大大弘扬了。法国的宫廷御医编写了有关借助蒸汽浴保养身体的书籍,大概和我们现在洗桑拿差不多。意大利医生也尝试采用各种香料溶液来保持皮肤柔嫩细腻的方法,慢慢从实验中积累经验。
当时的人们重视外表及容貌,为表现崇尚智慧,还盛行剃眉并把发际线尽量提高以展示宽阔的前额。喜欢梳理造型独特的发式并且佩戴各种漂亮的头饰,显得比较高雅。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美洲的各种香料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于是西方社会很快掀起一股擦香水的热潮。此时,敷面膏也十分流行,蛋壳粉、明矾、硼砂、杏仁、水果、蔬菜、乳类等统统被用作制作面膏的原料,简直是万物皆可敷面。
为了防止衰老,永葆青春,人们千方百计,遍试诸方。
贵为英国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位狂热的美容爱好者,为了变得美丽不计成本。她年轻时得过天花,脸上留下坑坑洼洼的痘印,为了遮瑕,就涂抹厚厚的铅粉,使面色变得雪白。戴上厚厚的假发,要求宫女仿照纤细透明的血管,在她的前额和两鬓的一层厚厚的脂粉上画上几条青筋,以示皮肤的鲜嫩。
当然,伊丽莎白一世是一位很复杂的人,无法摆脱政治和时代的束缚,她终生未婚,假面之下有一颗孤独的心灵。据说伊丽莎白一世的死,就是因为化妆品重金属中毒。这么说,她也算是古典美容事业的先驱,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她毕生所愿,无非是让人们记住她的功绩,而忘记她的痘印。
巴洛克时期,法国巴黎的妇女喜欢繁杂的服饰和化妆,流行点黑痣的化妆术,黑痣的形状分为星状、月牙状和圆形,一般多点缀于额、鼻、两颊和唇边,偶尔也有点缀于腹部和两腿内侧的。痣的颜色有黑和红两种,这在当时是极有特色的面部修饰方法。显得更加性感开放,风情万种。
妇女对容貌的美丽重视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她们用草莓及牛乳来沐浴,用葡萄汁、柠檬汁擦洗并按摩皮肤,以达到增白肤色、保养肌肤的效果。
在化妆上用香粉扑面,嘴唇与面颊涂抹鲜明的化妆品,颜色从粉红色到橘黄色都有。眉毛经过刻意的修整,眼晴描画清淡,但喜欢用高光的颜色点缀,显得有那么一点奢侈。
繁杂奢侈的风气发展到顶峰之后,慢慢地又返璞归真,变得简洁。19世纪是历史上被认为最朴素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服饰、发型及化妆也深受保守作风的影响。
除了上剧院外,妇女极少做脸部化妆,她们宁愿用手捏面颊及嘴唇来形成自然的红色,也不愿用唇膏、胭脂等化妆品,对发型的梳理也极为简单。但不论男女都关心身体的清洁及个人的保养,流行用一些天然植物调配成的面膜进行敷面美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大萧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欧洲社会渴望温情的家庭生活,女性们的化妆较为自然,唇色较为突出,女性们追求身体的线条美。
战后工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出现了新的繁荣,妇女受无声片中电影明星的服饰、化妆及发型的影响较大,开始剪短发,并烫成波浪形,广泛使用眼影、口红及胭脂等彩妆品。大量的护肤品、护发品及各类化妆品充斥市场。
美国好莱坞电影明星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穿衣打扮让大众竞相模仿。玛丽莲梦露成为大家的梦中情人,虽然她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浅薄。
电烫发的发明使妇女的发型有了更多的变化,当时的女性为金黄色的波浪形卷发、细弯的眉毛以及鲜艳的唇色所着迷。此时的造型趋于华贵、艳丽,人们争相效仿。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男人们大多应征入伍,军人刚毅的形象成为流行,女性脱下裙装而穿上裤装以适应战争时期工作的需要。发型趋于简洁,自然浅淡的妆容逐渐取代了之前的艳丽形象。染睫毛成为当时的时尚,战争反而使化妆品销售增长。
不爱红装爱武装说的可不包括西方女人。
二战后的经济复苏使人们对美容化妆产生更大兴趣,成熟优雅的女性形象又成为崇尚对象,化妆逐渐趋于浓艳但妆面细腻,突出眼、唇的修饰,黑黑的眼线和假睫毛将眼睛刻画得明亮有中外美容发展同史神,红艳的丰唇娇美动人。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进步,使美容业得到令人兴奋的改变,许多新的化妆品及保养品纷纷上市,皮肤的保养更趋向多元化。人们注重自身的特点,不再刻意模仿明星的装扮,对时尚的推崇开始分流,逐渐向个性化发展。
80年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美容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美容界纷纷推出新型的美容品和美容法,人们重视个人生活品味并注重修饰,求新求异,成为此时期的特色,流行转变的速度很快。
法国巴黎的香水和奢华的皮草,英国伦敦街头的绅士西装,黑人明星的大金链子和爆炸发型,中国姑娘们的唐装和汉服……
潮流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就像登上娱乐头条的明星一样换来换去。人们不停地做加法,加到一定程度又觉得太过繁琐芜杂,然后又开始倡导“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人们对追求流行的兴趣转淡,而更重视可延续的流行、个人风格的建立。
美并没有一种具体的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不需要有容貌焦虑或身材恐慌,也不值得为了追求美而牺牲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如同伊丽莎白一世那样,为了遮盖痘印变得美丽一点,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是非常让人唏嘘感叹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6844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