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穿越1400年的中国色|女匠

美妆资讯
穿越1400年的中国色|女匠
2023-08-05

北京东二环金宝街上,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等展厅鳞次栉比。短短730米小路,串联起故宫、蔡元培故居、法兴寺、朱启岑(曾成立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中国营造学社)故居,也开设着世界钟王Erwin Sattler专卖店、金宝汇、香港马会。

像是一条穿越时空的通道,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世界品牌艺术,浑然一体地生长着。

楚艳的东方美学生活馆,就在这里。

01 九色鹿与国风美少年

走进楚和听香,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大都会的奢华被无声地隔在落地窗外,馆内,衣带当风,绚烂而平淡,宁静而活泼。宝相唐花、神鸟凤纹、九色鹿……纹理间的故事写满华服,熟悉却又陌生。

人们说,70后追欧美,80后追日韩,90后和00后就成了国风美少年。当90后和00后在B站掀起国风热,把汉服穿进西餐厅,远远观望的70后、80后们忽然想起,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纹样、色泽,不是小时候捧着饭碗围在邻居家电视前一起追的动画片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用中国的艺术形式,讲中国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当我们陪孩子为蜘蛛侠、艾沙公主尖叫的时候,几乎已经没有人想起封藏在自己童年里的欢笑和激愤,比如,《九色鹿》。

传说,在古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因遇风沙袭击而迷路。一头九色神鹿忽然出现,给他们指点方向。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但有一次,一个被救助的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了九色鹿!

飞天、北魏城墙、祥云、火焰山……当九色鹿放出光芒惩罚弄蛇人时,神鸟凤纹呼之欲出。

这个故事出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那时,13岁的楚艳还没有去过敦煌。家在西安青龙寺附近,她常去临摹写生。这座古老的城市,隐没在岁月中的丝绸之路起点,大唐长安影影绰绰。碑林、大小雁塔、西安博物馆,吸引着她去不停地速写。但那时她并不明白,这些书法、字帖、人俑,究竟有什么用?

80年代,国外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楚艳抱着吉他,学英文歌跳霹雳舞,追好莱坞大片和明星。生日那天,她拿着妈妈给的零花钱,斥八块钱巨资买了一本《世界时装之苑》。这是1988年国内引进的第一本时装杂志,封面赫然印着“美国鲜艳穿戴、英国情调套装、意大利式风韵、法国高级时装”……

“洋气”曾是人们对一个人着装的最高赞美,时髦的标配是喇叭裤、大墨镜。伊夫·圣·洛朗、皮尔·卡丹……那些顶级时装设计师,那些华美的、丝绸的、西式的晚礼服,装满楚艳13岁的梦想。

John Galliano设计Dior1997秋冬系列

每一个世纪之交的千禧之年,常常是文化交融碰撞的重要时期。 2000年前后,人们纷纷把外国奢侈品牌披挂上身,热衷西方审美追求。而西方的国际时装设计师却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Dior、GUCCI、GIVENCHY等一线品牌的时装设计大师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都不断地从东方文化里汲取灵感,推出东方韵味、中国元素的作品。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雅致中华”国际公民社区大赛,让全球年轻人理解中国的雅致之美。楚艳想,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中国人获得大奖吗?

楚艳正在北京服装学院读硕士,导师李克瑜反复提醒:再不抓紧的话,外国人要把我们的好东西都用完了!

其实,楚艳只穿过小时候奶奶做的中式立领棉袄,并没做过中式服装。她跟老师重新开始学习量身裁衣,亲手缝纫了一件传统旗袍。自己做、自己穿,当她看见镜子中的自己,忽然读懂了中式优雅、东方女性的含蓄低调之美。

"一定要从中国传统服饰当中去汲取灵感,去寻找养分。"

楚艳跟随导师,把研究生方向转向了东方文化、中国风格的探索。那次大赛,楚艳拿出一个极具东方风格、中国韵味的旗袍元素设计,作为一个中国年轻设计师,夺得金奖。

2014年,楚艳担任APEC领导人服装主创设计师。之后,她先后完成敦煌壁画、西安博物院藏女陶俑、新疆博物馆藏绢衣彩绘木俑等艺术再现设计。2019年《国家宝藏》第二季,楚艳与团队携这些精湛之作,上演了一场《古代服饰艺术再现》大秀。

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的样貌并没有太大变化。变化的,是妆容、服饰。找回中国的审美精神,就会知来处,明去处。

楚艳把九色鹿的纹样织进面料,做成当代华服。那些藏在人们心底的东方情愫,苏醒了。

02 石榴裙染中国色

三月三日,唐玄宗赐宴群臣和外国使节,赋诗唱和。贵族仕女,车马侍从,樽壶酒浆,笙歌画舫,悠游宴乐于曲江。人们四方赶来,踏春游会,花色人影,楼阁起伏。新中的进士结队而来,狂欢流饮。

“长安城有100万的人口,有10万外国人,相当于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外国人。可以说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今天的北京甚至纽约。”

今天的西安,是抖音上大火的汉服小姐姐、摔碗酒、毛笔酥。各种肤色的人们,沉迷在“呱呱”、“捞捞”、“臊子面”中。2018年春节,西安大雁塔下,曲江西岸,大唐不夜城展出了在《国家宝藏》大热的“古代服饰艺术再现”大秀。

2018年10月中国国际时装周《观唐》大秀

中国色,惊艳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大秀上的服饰原型,有三尊西安博物院收藏的盛唐时期彩绘女陶俑。楚艳见到女俑时,它们的服饰早已褪尽颜色。

“如何恢复传统色彩?用什么染料染织?面料工艺到底是绣的、织的还是印的?其实很多是永远的谜。”

从欧美的国际时尚中心城市开始,楚艳一路走过印度、尼泊尔,在撒玛尔罕的古老壁画上看到曾经来往于中国长安的栗特人们的华丽服饰。

2012年,楚艳第一次到了敦煌。壁画上华美的传统图式,清晰刻画了绚丽的大唐气象。人们挤在壁画前不肯离开,那些激动和热爱,是文化基因和血脉的共鸣。楚艳想,把中式审美带回现代视野,找到当代华服独立表达,首先基于传统服饰复原。

通过检测,楚艳发现女俑用到了植物染料,含有红花染料。红花通过丝绸之路,从埃及经过伊朗、印度、新疆传入长安,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材,也用来做古代女性的胭脂。红花稀缺昂贵,染成的石榴裙很难保养,是富贵家女性的时髦单品。武则天写道,“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在日韩、印度,红花仍是一种非常珍稀的天然染料。其实,在丝路上的新疆,红花的产量已经占到全世界的70%,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它可以用作草木染。楚艳用红花做植物染,染出了接近大唐服饰的中国红色系,珊瑚朱、海棠红、嫣红……

这些名字就美成画的颜色,不同于西方色彩的锐利,温柔润泽,含蓄而优雅。着色处,花开如云。

上巳节、花朝节,楚和听香推出属于春天的色彩,栀黄、秋香、玉碧、积翠、白青……中国传统色彩的诗情画意,融汇了国际流行元素,呈现出一脉当代中国色。

“一路上,兜兜转转,终于我们回到了起点,与自己对话。当我们看过了世界外面的丰富多样,才能够回到自身,能够与属于自己的文化、审美精神去对话,重新再出发。”

楚艳在丝绸之路上穿行,像走在一个穿越于不同次元之间的时空隧道。多元性和包容性的中国美学概念,打破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次元壁。丝路上丰盛的艺术遗存,就是当时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成就。在那里,知来处,明去处。

手工刺绣,宋锦、唐锦、缂丝、花罗……美轮美奂的技艺曾传到世界各地,中式美学追寻,超越了形式之上的、神韵的、精神的追寻,形成有和无,虚与实、动与静、形与神的美学概念。

在美化外表之上,文化滋养生命和心灵,融入日常,生发出一份踏实、自然、包容又谦和的文化自信。

“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古代服饰,其实终极还是为了能够回到当下,为当代时装设计、生活方式找到一些新的思考和动力。”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的服装设计,把中式色彩与科技融于一体,呈现出一个国色流动的新世界。

“我们非常希望一针一线用心缝制出来的衣服,能够将传统文化当中最美的一部分,传递给更多人。”

部分采写自海绵演讲《打破古代服饰与现代时装的次元壁》

作品图片由楚和听香(CHUYAN)授权使用

转载图文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楚艳,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服装设计学女博士,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楚和听香品牌创始人。2014年APEC全球领导人服装主创设计师;2018年平昌冬奥会、冬残奥会闭幕式交接仪式《北京 8 分钟》演出服装设计师。

《2014 APEC领导人服装》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觉色—中国传统天然染缬艺术服饰》被国家艺术基金收藏;《天物》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

《我在故宫讲故事》

《在朋友圈卖围巾的海归人类学博士》

《一位100年家业第六代继承者的日常》

《端午的秘密》

《深山里,八座小院子和一座无墙博物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6353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