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看起来很美,辨不清真伪 - 周末侃

美妆资讯
看起来很美,辨不清真伪 - 周末侃
2023-08-04

英国人把10月30日献给了一个不受待见的“物种”,黑猫。西方民间对黑猫的“歧视”,我想大家多少有些耳闻。传说大约来自中世纪,可能因为人们看到黑猫就想起女巫,所以才会认为它们“不吉利”吧。

英国人发现,迷信真是害死猫。因为对黑猫莫名的偏见,无人领养的黑猫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一个“国家性问题”。于是“国家黑猫日”应运而生,就是要提醒人们:嘿,其实黑色的它们,也有一颗温柔的心。

外貌协会真是个让人头疼的组织。要知道,拘泥于暧昧的表象,害的可不光是猫。

难道非要浮夸吗

这周过得颇不平静,我说真的。

因为那闹了大笑话的“吉尼斯炒饭”,我被一个山东籍朋友嘲笑了好几天,仿佛炒饭接过了38元大虾的“旗帜”,青岛的“耻辱”终于可以被卸载了似的。真无奈,虽说我也是个爱炒饭的扬州人,但是我真的从来不浪费啊。

没过几天,湖北惊现“千人艾灸健康体验”的大场面,据说也是要申报吉尼斯纪录的。想想1000个人排成密集而整齐的大方阵,熏起艾灸,那画面足以杀死1000个密集恐惧症患者。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仿佛都逃不过对盛大场景、密集展示的古怪迷恋。你可以别以为做这些大场面的人都是傻大粗,你看,人阵摆得整整齐齐,还拼出字样造型,一丝不苟,只是顿时喜感值又增加了5000点。

对了,就在“最大份炒饭”出炉之前,地方还发布了扬州炒饭的“新标准”,不仅规定了色泽口味,原材料也讲究得很,丝毫不能马虎,让我这个奉行“一切皆可炒饭”原则的扬州人倍感汗颜。这事儿竟然还无独有偶,这些天四川也出了一套川菜工艺规范,尽管“鱼香肉丝长10厘米”的“标准”已然被辟谣,但一本正经地给49道菜都制定规范,还真是把它们当盘菜啊。

好浮夸是不是?浮夸的背后,是匮乏与虚无。空泛堆积的大场面,费钱费力,还有那些个“标准”,看起来讲究至极。但细细想来,里面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呢?总之费不了多少脑筋,就能引来关注,说不定还能招来商机,难怪人们争先恐后,乐此不疲。

然而浮华的表象,终究掩饰不住空洞的内核。不信你看,对那些声称要“破纪录”的大排场,人民群众已经越来越不买账了。

要我怎么离开你,“贫困”

前两天学习了五中全会公报全文,读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句时,不禁想起许多贫困县的奇葩故事。比如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凤山县,曾经斥资5000多万,在出入县城的山壁上画了两只鸟,这事儿团结湖参考(微信ID:Talkpark)还评论过(《用五千万防灾资金“画两只鸟”,强大!》)。至于挪用扶贫基金修豪华办公楼这样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快听腻了。把贫困县的这些“轶事”集结成册,估计也能媲美吉尼斯纪录大全吧?

除了挪用贫困基金这样明显违法的行径,贫困县衍伸出的古怪故事还有不少。比如2012年,某县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后,竟然在政府网站上挂了条特大喜讯,表示“庆祝”。据说习近平知道这件事后,毫不掩饰他的愤怒。

贫困被当作“政绩”,对“贫困县”的追求就趋之若鹜。可别以为这种事只发生在过去,今年10月初,广西马山县上了审计署的公报,就因为马山县虚报脱贫人数。说到底,“贫困”被当作了一项福利,要“脱贫”,还真是舍不得。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贫困县的帽子早晚都是要摘掉的,不知那些“力争”贫困的县官们作何感想?为了获得“输血”拼了命要戴上“贫困”的帽子,怕“血液”供给终止又不肯脱了帽子,这样永远也走不出去的逻辑迷宫,该拆了。

以为有了顶贫困的“帽子”,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好处,这样的幻想,和“以为有了宏大密集的堆积,文化就能传播出去,商机也会跟着贴上来”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呢?这么看来,举全县之力“创建”贫困县,和倾力追求吉尼斯纪录,竟然分享着类似的基因。

指望着简单又速效的办法达到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浮在浅表做文章,不去探究根本之道。荒唐不荒唐无所谓,看起来很美、赚起来轻松就好,至于劳的民伤的财,至于明天靠什么发展,他们才不管呢。

但愿这一切就要结束了。

“男性霸权”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想起来鲁迅先生这句话,是因为看到了一篇与华中科大“泼水节”有关的博文。

“泼水节”原本只是个学生自发的活动,2006年起,不知不觉成了“传统”,可能是考虑扰民的嫌疑,今年这个活动正式被取消。不过偏偏有人要发文把这个活动解释成“男性霸权”,说在这场游戏中,男生天然地享有了侵犯女生身体的心理豁免权。

文章中有句话简直把我逗乐了:“女生被男生用水泼成了落汤鸡,身体轮廓鲜明地显现出来”。这位作者,您还真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呀。

这个自封的“女权主义者”,看到女生被淋湿,便愤慨不能自制,原本简单的表象,却被挖出了层层深意,真把我弄晕乎了。但是有一点我能肯定,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是不会认可他的论调的。要知道,看上去他是在批判“男性霸权”,倒不小心暴露了些不那么上得了台面的小心思。

玩闹而已,喜欢就参与,不喜欢则远避之,每个人都自有主张。有时候,事情和它表现出来的一样简单,浮想联翩,反倒坏了单纯的表象。

放开那只黑猫

最近海淀法院法官根据近3年来的151起强奸案例,分析出了强奸案发生的几个原因,其中有一条说,抽烟喝酒的女子更容易受害。这条内容被好多媒体做进了标题里,可想而知,女权主义者又得哼哼鼻子了。

想起据说出自艾薇儿的那句霸气宣言:我抽烟、喝酒、化烟熏妆,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不知道,海淀法院的法官相不相信她的话。

痛斥法官“直男癌”?多少有点不忍心。人家本意也是提醒姑娘们防范危险,并没有说抽烟喝酒就是姑娘们的错,更没说惨遭性侵的姑娘活该。我觉得,法官的心地,至少要比批判大学“泼水节”的博客写手单纯得多。

但这并不能掩盖这套“教训”的虚弱,不抽烟、不喝酒并不能降低被侵犯的概率,不信你看看因为强奸而臭名昭著的印度。再说了,即使依统计学看,一百来个案例得出的“结论”,解释力也是成问题的。

公正的法律不会偏袒那些声称自己受到“诱惑”或者“暗示”的强奸犯,但我还是对法官们好心而徒劳的提醒感到不安。不管有意或者无意,他们多少是在暗示,为了安全,你应该表现得更保守、更“规矩”,更迎合那些早就被证明是偏见的价值观。抽烟、喝酒、穿着性感,就是在说“我很随便”吗?当然不是。那法官的“提醒”,又该如何解释呢?

说到底,抽烟喝酒、被侵犯,只不过是碰巧同时发生的事而已,以此得出的“教训”,恐怕不但肤浅,还会固化偏见。要是照着这套“温馨提示”,那些懵懂不会自我保护的姑娘,怕是依旧不懂如何表达“我不愿意”,危险来袭时依旧不知如何反抗,控制不住兽性的男人,也依旧不懂如何尊重与自重。在肤浅表面迂回暧昧,安全的界限依旧模糊。

把表象当作尺度,容易陷入不易察觉的危险,浮于表面的关联,常常让人忽略真相,甚至遗留附加的伤害。就像那些被“歧视”的黑猫,就因为他们面目阴冷,所以就如巫蛊一般不祥么?臆造的联系看似无害,但黑猫却因此流落街头。

那些可怜的黑猫,它们做错了什么?

(文/张静雯)

微信号:Talkpark

商务合作及投稿邮箱:talkpark@ynet.com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信息。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4732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