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古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那么多的妃子后宫的日常开销也自然是相当的庞大。日常的开销和奖励给各宫娘娘的物品,还要给每个不同等级的妃子工资,在封建时期的中国长期流行着一妻多妾制度,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要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来减少后宫的开支。于是乎就引用了一种工资制度,名为宫份,那么宫份是多少呢?宫份也分为不同的等级,皇太后年金20两,银两千两。皇后呢就是年银1000两,就少很多了。
根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明代的后宫就只说化妆品的费用,每年就要花费40万两银子,可想而知其他的花销也不会少。再以汉朝公职人员的薪酬制度为例,丞相呢是百官之首,俸禄自然是最高的,掌佐天子,日理万机,俸禄最高。汉代最低一级的宫女保林的年俸也有192斛。相当于现代的5184斤[1斤为10两],这份薪水也算是很高了,以人均1天一斤粮来算,一个宫女一年就能养活一家14口人,而昭仪一年能养活310口人。
清妃相比汉妃动辄上万,十万斤稻谷来算可能并不高,但除了银子以外,他们还能得到大量的实物工资,比如皇后每年可以得到妆缎四匹,倭缎四匹等等布料。此外还有棉花40斤,里貂皮40张,乌拉貂皮50张等等,非常的具体。最神奇的是皇后每日还会发猪肉16斤,羊肉一盘,小牲口2只,连萝卜白菜给多少都有明文规定。那么有人就好奇了,皇后一天怎么能吃这么多东西呢?其实这些食物的量还包括着伺候服侍她的人,清宫御膳房多达百余处。各宫分头开伙,皇后食堂每天配给他们的也有限,一旦分量不够,就算贵为皇后也只能减少侍从来解决开支,传说慈溪一顿饭要100多道菜,慈溪只吃靠近自己的几个菜,其他的菜只能算是一种大排面,甚至有的已经馊了,但是为了凑够数量依然会端上桌。到了溥仪的时候这种排面基本上是已经负担不起了。只能是一大炕桌加一小炕桌,皇帝加皇后带嫔妃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那么为什么后宫的宫份会这么低呢?这就有清袭明制有关,明代朱元璋起于草莽,痛恨贪腐,奉行官员低薪制。 甚至赐给大臣的东西也都是不值钱的,清代史治模仿明朝,官员收入也很低,皇帝自己也会带头做表率,所以后宫的工资更是少的可怜,但是事实证明低薪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抑制住贪腐,到清中后期受贿行为已经成为了半公开化。甚至大臣觐见皇帝都要给太监塞红包,否则要等很长很长时间,或者是根本就见不到。
清朝财政负担大,不是因为官员俸禄高,清朝官员的俸禄很低,而是因为八旗特权组织占用了太多资源,不干实事的八旗子弟占据着实权要职,而真正干事的汉族官员俸禄却很少权利也没有。所以就出现了汉族官僚依附于满大人,靠讨好满大人升官发财。而财源来源于压榨百姓,百姓们只知道贪官污吏,却高喊大清皇帝英明万岁,你说这些是不是傻?
今天就说这么多结合现在你有什么观点欢迎评论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3166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