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角色,是家庭的核心,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兰州市妇女联合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突出价值引领为导向,探索运用生活化的场景、日常化的活动、多元化的载体,吸引广大城乡家庭积极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最美母亲”和创建“文明家庭”等主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尹建敏、庄严、赵兰菊、刘虹、和丽珍、牟炳贞、包荣花、李玉英、鲁满香、王传梅、高祝军……这些由妇联组织从广大市民身边“寻找”到的“最美母亲”,用她们的感人故事感染着身边更多的人。在2018年母亲节之际,兰州市妇女联合会将我市新近涌现出的9名“最美母亲”事迹在《兰州日报》刊登报道,致敬“最美母亲”,向更广范围传递她们的美、弘扬她们的美,进而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
兰州市“最美母亲”王晶现为兰大附中(兰州33中)校长。作为新时期的女性、妈妈、老师,王晶肩负着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1994年,儿子出生时,爱人经常外出创作、采风,照顾孩子的重任她一个人默默扛起。10多年里风雨兼程,家住城关区的她每天早早带孩子挤通勤车到西固,送孩子上幼儿园、小学,自己再匆匆上班。任教30年以来,她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工作,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她对基础教育事业的赤诚之爱,既滋润了孩子,也升华了她的人生理想。
2010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王晶被任命为兰大附中(兰州33中)校长,当时儿子马上上高三,她没有向组织提任何困难,又开始了从西固到城关区上班的征程。2010-2017这7年,王晶特别注重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尤其是狠抓高三备考,每天早晨7:10,她总是坚持与高三学生一同到校,高三的楼道里总是会看见她熟悉的身影。她一心扑在工作上,用自己的真性情积极引导全校教师寻找职业的幸福感,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总是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在蹲点的班级,她会和大家共同商定高三奋斗目标;每年中秋节,她都会买月饼、包饺子和住宿生一起赏月;每到运动会,她会把巧克力悄悄送给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多年的倾情付出,留给了孩子们太多的感动与幸福,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校长妈妈”。
如今,儿子大学毕业顺利上班,老公事业有成学校办学绩效连年提升,社会反响越来越好。由于出色的成绩,她本人也被评为兰州市“三八红旗手”、“金城名校长”,同时被聘为甘肃省政府督学。
兰州市“最美母亲”花福萍现任中共兰州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花福萍同志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城关区农牧局、体改委、总工会,市人大,市委老干局,市直机关工委工作。作为新时期的女性,肩负着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她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工作,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
花福萍热爱工作,乐于奉献。走上工作岗位三十多年来,她凭着“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工作中,时时处处以领导干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勉励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作为班子成员更是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家里,花福萍不愧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爱幼,是一位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与丈夫结婚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对公婆如亲女儿一般孝顺。作为一名母亲,她善良博爱,教子有方。在教育培养孩子上,和其他母亲一样用无私的母爱细心呵护外,她更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影响和教育着独子,没有一丝溺爱和娇惯。花福萍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感染着儿子,为他的成长倾注了浓浓的爱和心血。儿子现任广东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综合部副经理,工作成绩突出。在儿子眼中,花福萍既是一位用浓浓的爱呵护自己长大的慈母,更是一位以身作则用精神品格感染了自己的严母。
兰州市“最美母亲”谈华为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拱星墩派出所民警。作为一名警察,谈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勤勤恳恳,成绩突出;作为一名双警家庭的母亲,在教育孩子上,她更注重品德教育,用自己的行为引导教育女儿。
工作中,作为派出所内勤,谈华同志在必须做到“一爱、二学、三心、四勤”的同时,与所里其他民警晚上加班加点是常态,巡逻、备勤,参加治安清查、节会安保等活动,行动结束后,她还要将当天的巡逻情况、清查战果及时整理上报。从警13年,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内涵,展现了新时期女民警的亮丽风采。
作为一名母亲,因工作职责,谈华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轮到换休,她就带女儿外出旅游、爬山、读书,丰富阅历,收获知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游戏,指导女儿学画画、书法,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愉快成长。因为是双警家庭,谈华和丈夫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多的注重品德教育,用自己的行为引导教育女儿要诚实守信、文明待人、遵守规则、勤俭节约等等。女儿传承了这些好品德,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作为警察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习惯了父母早出晚归,明白他们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为人民服务,学会了承受和独立、坚强。
选择了做警察,选择了做母亲,就是需要比别人有更多的奉献,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夫妻累并快乐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谈华参加工作以来,从2005年-2010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公务员;2008年、2010年、2011年被评为全市派出所优秀民警;2010年、2011年被评为城关分局优秀党员;201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2年-2013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公务员,获嘉奖两次;2013年被评为全省公安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15年度、2016年度被评为全市公安系统先进个人。
兰州市“最美母亲”柳青现任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城市组织处处长。作为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她一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慈爱的妈妈,又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既是孝顺的女儿,又是贤惠的妻子;既要操心家务,又要负责孩子的学习成长。每天她都像上紧了弦的发条,但她从不叫苦叫累,因为她的心中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做一个好母亲,做一名好干部。
在家庭生活中时刻保持“淳朴之心”。提起柳青,亲戚朋友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爱人在省环科院工作,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副院长。女儿乖巧,待人有礼,家庭和睦,邻里和顺。但在给女儿消费时,她却接近严苛,吃穿用度品牌、名牌产品一律谢绝在外,促使女儿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为人处世上时刻保持“仁爱之心”。柳青时常教育孩子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亲人团结友爱、对朋友诚实守信。她对待从农村来的公婆从不嫌弃,一住就是12年。洗澡时给婆婆搓背,看病时彻夜陪同,过年时张罗着给公婆买新衣,一家人其乐融融;对待公婆的亲戚,也是亲切随和,家里住、好招待,有时补贴就医的费用;对待年老的父亲始终深深挂怀,每周六只要不加班,雷打不动看望老人,做饭洗衣,忙得不亦乐乎。
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敬业之心”。柳青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和行为习惯,遇到挫折,开导孩子正确面对得失,鼓励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认真负责、严谨细致为孩子树立了标杆,做出了榜样,教育孩子在日常学习中细心耐心,敬业守业。在对待名利上时刻保持“淡薄之心”。柳青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秉持不忘初心,也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和指南针,在女儿没有被选上班干部时,她谆谆教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工作上,柳青同志认真负责,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
兰州市“最美母亲”韩桂琴是皋兰县九合镇头沟村二社村民。在头沟村,每当提起韩桂琴,左邻右舍的群众总是赞不绝口,人人称赞她敬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
韩桂琴夫妇生有两子,她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韩桂琴知道,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举止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在生活上对孩子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她更注重在思想上教育、影响孩子们,早期教育上,从不迁就溺爱,要求孩子要自觉、刻苦,生活要乐观、俭朴,做人要宽容、诚实。细节上,重事实,懂启发,她常对儿子们这样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要学会选择,妈妈只有给你引路的权利,没有替你走路的权利,人生之路还得自己好好把握。”
结婚30多年来,韩桂琴对家里的公公婆婆非常孝顺,从没有跟老人顶过嘴、吵过架、耍过脾气、红过脸。老人说出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她总是想方设法来满足老人们的心愿,看到老人们开心,她总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结婚30多年来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丈夫俞树泉是头沟村党总支部书记,日常工作繁忙,如果赶上有突发事件,常常连续工作几天,有时候会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在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上她承担的更多,遇大事和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在日常生活中,韩桂琴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甘心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日里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她都会积极、主动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邻居鲁文梅丈夫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韩桂琴便经常叫鲁文梅带着孩子来自己家吃饭,经常给她们送去吃穿,可以说韩桂琴的心中既有“小家”又有“大家”,她用挚爱为身边的人撑起一片蓝天。
兰州市“最美母亲”季春晖是甘肃明睿心理服务中心咨询师。她还是城关区最美义工,兰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作为一名女性、一名母亲、一名志愿者、一名热衷于维护妇女权益的专业心理工作者,在社会、家庭中平衡自己的各种角色,诠释着人生的意义。
作为一名母亲,季春晖认为给予的爱一定是对孩子成长有真正意义的爱。她深知一个幸福健康的家庭,将会成为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环境。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在家庭中她不愧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敬老爱幼;结婚十几年来,她一直和自己的婆婆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孝敬老人,老人也视她为己出,爱护她、支持她。对孩子的爱,她以身示范,始终用自己的“爱”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将自己的爱践行在生活中、工作中,她常带领丈夫与孩子一同参与志愿服务,一起走进孤寡老人家,为老人开展心理慰藉。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培育儿子健康、健全的人格,博爱的意识,促进夫妻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进夫妻情感,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家庭更加合谐,生活更加幸福,用爱培育爱。
在长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每当季春晖用专业知识创造出雪中送炭的奇迹时,她就告诉自己:用爱心回报社会,用己所学尽一份力,帮到更多的人。2010年11月25日,兰州市城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启动“守望幸福,离婚劝和工程”,向社会招募婚姻辅导师,她就在第一时间报名,并有幸成为首位咨询师,在随后的8个月时间里,每天专心致力于离婚辅导工作,先后辅导了老、中、青各年龄阶段的离婚夫妻,帮助她们理性面对离婚,将对家庭、孩子和双方的伤害降到最低。从2010年以来个人作战到组建团队,先后接待、辅导近5000多对走在离婚边缘的夫妻,并成功劝和1000多对夫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认可。
兰州市“最美母亲”王杏花是安宁区沙井驿街道沙井驿社区网格员。她也是一位尊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的好母亲。
王杏花的家庭境况很普通,丈夫所在的单位因国家项目占用停产待岗,在外打工四五年维持家庭生活,2015年被安排在离家100公里远的临洮岩棉厂上班,每周只能回来一两次,家庭的担子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落在了王杏花的身上。王杏花不埋怨不抱怨,女儿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乖巧懂事,刻苦学习,考入了省级重点中学读高中。王杏花每天都是早上五点多就准备好家人的早餐,保证女儿每天早上六点钟出门乘车,确保准时到校学习。
生活中,王杏花,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婆婆因病早逝,从和爱人结婚后,老公公就一直和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多年来每当老人生病住院时她都是床前床后的忙碌。同时还要照顾好家人们的生活。直到老人八十多岁离世。王杏花自己的父母也都是年逾七旬的老人,每到假日,她都要匆匆来去看望父母嘘寒问暖帮助做家务。她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原来不知含义,自己做了母亲才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牵挂、担心,才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孝顺爱人的父母。深知家里不富裕,每次有好吃的,她都要留给老人和孩子,对家里的开支都精打细算。同时,她还教育孩子不和同学在物质上攀比。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也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王杏花坚信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一切,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她曾经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失去了进一步读书的机会,所以时常教育孩子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珍惜时光、争取学业有成。她还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分辨真伪美丑,常讲有意义的故事,教孩子做善良的人。
在社区网格员的岗位上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王杏花依然爱岗敬业。工作中,她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满腔热情,对工作从不挑三拣四,耐心、细心、真诚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居民,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兰州市“最美母亲”高春梅是七里河区建兰路社区群众。作为母亲,她教子有方,作为儿媳,她孝顺老人,作为妻子,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时她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高春梅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求孩子自觉、刻苦,生活要乐观、俭朴,做人要宽容、诚实。她总是把孩子当做朋友,从不以说教的方式加以强制。她还特别注重孩子意志品格的养成,为了锻炼他吃苦、自立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使他从一个内向、胆小、甚至不太合群的孩子变得和老师同学相处融洽、性格开朗、懂得关爱别人的学生。在生活,上高春梅对孩子照顾的更是无微不至,每天早上,为了能让儿子吃上一口热饭再去上学,当家人还在沉睡之时,她已经早早的起来准备早饭了。孩子晚上放学回家写作业,一家人连电视都很少看。孩子终于没有辜负一家人的期待,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建三明学院。
高春梅也是一位好儿媳,结婚20多年来,对老人非常孝顺。以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公婆把她当成闺女看待,她把公婆当成亲生父母孝敬。后来家里条件改善,加之孩子上学等因素,一段时间不和老人住在一起,但每逢节假日或周末休息时间,她总是带着孩子去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从小培养孩子敬老的美德。知道公婆身体不好,高春梅每年都出钱让老人们进行一次全面查体,以保证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虽然老人相继逝世,但是她经常在儿子面前说起老人的点点滴滴,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家训。
高春梅和丈夫牵手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俩人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业,不断摸索,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如今事业蒸蒸日上。对于街坊邻居来说,她又是一个乐于助人,甘心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平日里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她都会积极主动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
兰州市“最美母亲”黄郁苓是兰州石化公司质检部工人。作为一名普通女性,黄郁苓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用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子女,用挚爱撑起一片蓝天。
黄郁苓热爱工作,乐于奉献。工作二十多年来,她始终把“质量就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凭着“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黄郁苓也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爱岗敬业,儿子乖巧懂事。在关爱孩子上,她以身示范,始终用自己的“正气”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孩子看书做作业时,她从不外出,从不看电视,而是同样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书,营造安静、勤学的氛围。孩子上初中时,她坚持与孩子一同步行上班,晚饭后与孩子一起散步交流,教给孩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习惯。节假日休息时间,总不忘带着孩子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公婆,从小培养孩子敬老的美德。
结婚二十多年来,黄郁苓夫妻恩爱,对公婆敬如父母,对丈夫的弟妹亲如兄妹。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干不了活,她主动把公公婆婆接来和自己同住,每天买许多营养品为公公、婆婆调理身体,下班后陪婆婆散步,锻炼身体。
天有不测风云,黄郁苓的丈夫因工作累倒了。丈夫住院时孩子正在外地上学,为了不让孩子担心,从不说谎的黄郁苓对孩子隐瞒了一切,一肩扛起了面临危机的整个家庭。单位与医院有着二十多公里车程,她每天到了饭点儿就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给丈夫送饭,晚上下班也要去医院陪床。周末,还要抽空去照顾久病卧床的公公。直到孩子放假回家才得知了这一切,他很难想象柔弱的母亲究竟迸发出多么巨大的力量来只身承担。
丈夫出院后,黄郁苓在家更是悉心呵护,并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还将家中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婆婆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少干点,特殊时期家里乱就乱点吧。可她却说家就要有家的样子,这样我们一家才会有精气神。在黑暗的日子里,黄郁苓带领一家人互敬互爱共同努力,携手迎来黎明的曙光。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941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