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老陈
撰文:米高
摄影:王身敦、李翀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在他的名曲《答案在风中飘》里唱到:“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作一个男人。”而经历了数天的冰岛和格陵兰探索之后,框哥更加坚定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探索客,答案就是“用脚丈量大地,用眼记录实景,用脑思考因果,用心感受真情”。没有到不了的远方,没有解不开的谜团,没有跨不过的鸿沟,只要你一直能拥有一颗永远好奇的心。
《华夏地理》和曼秀雷敦男士组成的极地探索队正是秉持着这种精神,纵横于冰川与火山之间,驰骋在荒原与巨浪之上,徜徉于历史与文明的门内。
下面的每日高光表现(highlight of the day)及其背后的点滴记录,如同当天的其他靓照一样,都折射出我们一路探索的心得与体会。
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探索队员:
(由左至右)队员李显舜、特约摄影师王身敦、队员吕鹏辉
Day 1 黄金圈
到达冰岛后的第一天,我们就去了距离首都雷克雅未克40公里外的古议会旧址。紧临着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的一条鸿沟,这处坐落在辛威里尔平原上的旧址早已磨平了岁月的沧桑,正如照片中的这块巨石,其表面是被火山熔岩侵蚀过后留下的痕迹。
我们没有理由错过它,好像这块巨石的一条条裂缝都清晰地告诉了我们:岁月的沉淀不仅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早已留在了它的内核深处。
从空中俯瞰,冰岛幻化出她迷人的体态,等待着有心人一亲芳泽。
壮美奇绝的冰山透露着一丝庄重静谧。
没有谁能够抵挡这片天地的诱惑。
黄金瀑布的汹涌水声让人惊心动魄。
火山石裹上一层绿苔,绵延开去,仿佛来到了绿色精灵的王国。
【鹏辉手记】冰岛的天气捉摸不透,夹风带雪的下一分钟又见阳光,海洋性气候让这里水分充足。沿途路过很多大片冰天雪地的区域,但碧绿的湖水随处可见,这里的神奇地貌已经让人着迷。大家称谓的冰与火之国,很生动地反映出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热产业。
Day 2 维克小镇 史卡法特地区
两条身影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中穿行,速度虽然不快,但步伐很坚定,方向很明确,朝着不远处的山峰冰川挺进。冰川前的山河湖依然覆盖着厚厚的雪,但依稀可以辨别出其蓝色的冰面。在这片冰天雪地中跋涉不是一桩容易的差事,往往看上去近在眼前的冰川,要走上好久才能接近。大风这时也来凑热闹,卷起雪花扑打在行走者的头上、脸上。
我们只是朝着目标挺进,心无旁骛,尽管雪已经灌进了鞋内,也无暇顾及。有时候,目标明确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而这一次,我们做到了。
每个人面对这样的世界时,都会打开自己的心门,让好奇心跑出来,透透气。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过客尽折腰。
无论谁坐在这里,都会成为一幅动人的画卷。
【显舜手记】这里是彩色世界里的黑白影像。经过大冰川,踏近冰湖,才发现世上可以有如此荒凉又静默的地方。冰、水、湖,构成平静心灵的方程式。下午放晴了,冰岛展现其艳丽一面,像女孩般任性。
牧场瀑布的顶端。大自然总是带给人一种奇妙的感受。
海鸥贴着水面飞翔,冰川在远处遥望,动静两相宜。
冰岛果然到处是冰,名副其实。
曼秀雷敦男士冰爽活炭洁面乳
冰天雪地的壮美难以抵抗,极致的冰爽也同样吸引。曼秀雷敦男士冰爽活炭洁面乳,天然薄荷成分加上医药级活炭,洁面同时激发冰爽触感,瞬间唤醒皮肤与你的探索灵魂。
Day 3 黑沙滩
从雷克雅未克出发一路向南,来到了维克小镇的著名地区——黑沙滩。这里所有的沙石均呈黑色,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杰作,绵延达数十公里。惊涛拍岸,重复着千百年来的动作,周边怪石嶙峋,述说着与海浪之间的缠绵。一袭红衣闯入视野,是在演绎《红与黑》吗?
探索队员登上一旁的高山,从高处向下望去,仿佛上天用黑色的颜料作了一副奇绝的水墨画,映衬着时而温柔时而激烈的海浪,伴随着海鸥的鸣叫,呈现出一副动人的姿态。涛声依旧,黑沙滩也将一直铭刻在探索队员的脑海中。
平静的小镇守护着黑沙滩,不离不弃。
维克小镇的教堂。信仰使人平静。大自然何尝不是一种信仰?
海阔天空,在这里能体会到其真正的况味。
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探索客用镜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幕。
唯有不断登高,才能领略更美的画面。
曼秀雷敦男士净黑头火山泥洁面乳
火山喷发除了留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给人类提供无数丰富资源。就如曼秀雷敦男士净黑头火山泥洁面乳,采用天然火山泥,多种矿物能量,能深入吸附油脂,达到迅速洁净、深层净化及去除油光三大功效。
【鹏辉手记】数千年的火山灰沉积使海岸线旁充满连绵起伏的山貌,披满植被和雪面。远处大西洋浪涛汹涌,一波波海浪冲上来,踏足柔软的黑沙滩,石块由大到小,直至海岸线的陡峭之处,每一次海浪冲刷,听上去所有细小黑色颗粒都在干脆利落地翻滚,仿佛要把海浪吸尽。
Day 4 努克小镇
努克是格陵兰岛的首府,对于我们而言则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原以为这里的世界都是冷冰冰的,然而来了之后,才惊讶地发现,这座人口才一万多人的城市充满了友好、温情、坚韧和惊喜。
因纽特人是我们一开始就想探访的群体,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早已广为人知。照片中的陈设完全还原了他们的生活痕迹:床上铺着厚厚的海豹皮,打猎的器具整齐地挂在墙上,不大的房间内充满了情趣,现代文明的影响随处可见,窗外则是他们的祖先从公元986年移居至此后赖以生存的世界。
走在街上,碰到的人都会对我们微笑,或站定和我们打招呼,询问我们从哪里来。这种久违的轻松友好气氛让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他们的天真淳朴保持得如此完好?
当地人的友善给我们这些外来客一种放松的情绪。在这里,你可以和任何人都能聊上几句家常,仿佛像一家人一样。
探索队员李显舜(最右)和吕鹏辉(左后一)同当地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切磋乒乓球技。
摄影:李显舜
因纽特人的大幅肖像。古老传统的传承在这里依然被看重,先辈的遗存用现代流行的方式继续传播。
如今已经很少能见到因纽特人穿着传统的由北极熊皮制成的衣服,它们都被留在了博物馆里。
打猎所乘用的船只。
勤劳智慧的因纽特人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展示了强大的能量。
售卖方式还是如此的简单直接,正如同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
摄影:米高
安静的城市正等待着北国春天的来临。
当地的孩子们在雪地上享受足球的快乐。
【显舜手记】半夜到达格棱兰首府努克,一行人受到北极磁场和时差影响,反应变慢,街边小孩踢球也看得津津有味。这里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路上不是微笑就是问候,街童三五成群在超市聊天,跟他们讲话,连自己心也给净化。在民族历史博物馆看到的一部纪录片印象特别深刻:两个壮汉拿着特制的鼓,轮流微笑地对着对方唱歌,但听歌的一方却不爽地眯起眼。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巨熊猎人间的比赛。他们唱歌内容其实是取笑对方弱点,谁令旁观的大叔大妈笑得最厉害的就是赢家。
Day 5 Salmon村庄
看到这片墓地的第一眼,非常震撼。我们乘船从努克的Tidevandstrappen码头出发,在峡湾内航行了将近三个小时,来到这座位于冰山之上的名为Salmon的小村庄。这里总共只有60来人居住。
面对着冰冷的海水和无言的山丘,整座墓园内每个洁白的十字架下都埋葬着一个逝去的灵魂。我绕着墓园转了一周,感受到的是难得的平静。“尘归尘、土归土”,在这里转变成了一切归于冰雪和海水。他们面对着日复一日的安静究竟有怎样的生命理解和生活感悟。脑海里闪过博物馆里看过的因纽特人的画面,我忽然有些明白:与我们这些在农耕文明里成长的人不同,因纽特人的灵魂早已与这冰天雪地融为一体,从来就没有分开过。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终极的安眠。
几十个人的小渔村坐落在格陵兰岛僻静的一处峡湾内。漂亮的颜色妆点了黑白的世界,再远的天地也拥有活跃灵动的心绪。
当地人的生活简单安详,孩子们也多了一份诗人的气质。
秋千摇落碧波尽,雪色连天遥看无。
一位当地渔民正用力地将捕获的鱼鲜拉回自己的家里,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里世代绵延。
【鹏辉手记】只有约60人的海边渔村,依冰山而建,一如任何的欧洲城市,地标性建筑仍然是尖顶教堂,俯瞰远处静谧的海洋和冰山。当地人三三两两走来走去很热情地打招呼,平静的生活有了一些不同,一些盼头。回程遇到了最大的惊喜——冰川,静静在那里等候东方来客的欣赏。整个冰川水下透着湛蓝的颜色,在海面上漂浮了不知多少年。
小岛上的教堂是当地人的精神之柱。
教堂内的陈设别致而又庄重。
小岛上,永远透露出一种如白雪般透明的气质。
沉默寡言的船长带领我们这群探索客遨游于格陵兰的峡湾。
摄影:米高
全程陪伴的曼秀雷敦男士深层保湿润肤霜,缓解探索旅途中干燥紧绷的肌肤,三种极地植物精华,让寒冷的环境中肌肤也能感受到全天候的滋润保护。
再见,格陵兰。
Day 6 雷克雅未克
关心世界历史进程的人肯定对这栋位于冰岛雷克雅未克的白色建筑不陌生,30年前,美苏两位大佬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此签订协议,终止了让无数人煎熬的冷战。岁月荏苒,白云苍狗,如今照片中的四位游客踏上在那个时代未能想象的代步工具准备出发。在我看来,这幅画面有太多的内涵。我们从过去出发,来到这里;我们又从这里起步,将去向何方。无论是国家、民族、个人抑或是大自然,也许都有着冥冥中属于自身的节奏吧。
我前前后后地绕着这栋房子拍照,门窗紧闭,看不见里面的陈设,仿佛设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真相就在这里,但从不开口,还需要有心人亲自来探究。也许这就是探索的真谛吧。
我们好奇地探究这栋神秘的房子里当年到底演绎着这样的场景。
冰岛的蓝湖名闻天下,是休养身心的好地方。探索队员正在探寻它的秘密。
火山石与大海的邂逅,又会奏出怎样不同的交响乐?
曼秀雷敦男士激活保湿水凝霜
你也想感受如蓝湖水润的肌肤享受?曼秀雷敦男士全新产品激活保湿水凝霜,一抹化水,赶走因缺水引起的干燥、粗糙等肌肤问题,让男士澎湃水能量中恢复活力。
【鹏辉手记】今天万里无云,一行人乘坐超级SUV来到火山地热区开始探索。到达目的地,只见蒸汽阵阵,硫磺味四处弥漫,地热温度高的警示牌随处可见;仔细观察,地表上貌似浑浊的水都在沸腾翻滚,旁边的岩石也被腐蚀至灰白色或是很浅的黄色。这种现象被称为“热泉”,地面水自地表渗透而下至地面深处,在返回地表前,经历被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的火山岩浆加热后,水汽迅速向上移动并分解,腐蚀火山熔岩,到达地表之前以沸腾的方式散发出来,地热的能量尽显无疑。蓝湖形成于2000万年前的火山爆发,附近的热电厂利用这里的地热可为冰岛两座城市提供电力和热水。湖水湛蓝,因其富含一种特有的藻类,而湖底水中含有的白色物质则是二氧化硅泥,在温泉中具有美肤作用。温泉之上烟雾渺渺,游人三三两两,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著名的雷克雅未克大教堂高高耸立,护佑着这座地球上纬度最高的首都。
夜色降临,雷克雅未克又迎来一个静谧的夜晚。
空旷无人的大街,灯光依旧在等候探索客的身影。
一对来自美国的爱侣拥吻在雷克雅未克的标志性雕塑海盗船前。让爱的力量领航,才不会迷失方向。
Day 7 朗格冰川
转眼来到探索行程的最后一天,重头戏上演,我们深入朗格冰川的内部深处。下车后,雨打风吹雪满头,眼睛也不能完全睁开。我们探访的这条长达500米的冰川隧道位列世界首位,仅仅是开挖筹备就长达4年之久,集合了整座冰岛最顶尖的工程师、地质学家、冰川学家和建筑师。工期从2014年3月开始,整整历时14个月,由4至8位工人全年无休地向前推进。隧道距离冰川表面还有25米,脚底下的冰川厚度达到200米。照片中的入口必须有专人经常清除积雪,否则将无迹可寻。
看着探索队员兴奋地朝着洞口奔去,我也加快了脚步。所有的探索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如果没有冰岛人辛苦地劳作和坚持,我们也可能与冰川内部缘悭一面,我们也无法将这样的场景再度宣告给更多对探索怀有梦想的同道中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这应该就是奔跑背后的精神诠释吧。
站在洞口处,眼前展现的将是怎样的场景?
【鹏辉手记】就这样来回在雪山上来回颠簸,我们到达了冰川顶端。车门打开一瞬间是又惊又喜的时刻,风速巨大但这是我们一直期待的极端环境!好似北极,刮着大风,能见度颇低。因为拍照我把手套索性咬在嘴里,短短两分钟再次要戴上手套时已结冰。短暂停留后,我们进入了冰洞。里面相对外部温度上升了很多,大家套上鞋钉随导游小心前进。由于是人工开发,在这种环境中任何的工程推进、照明、探索都充满未知难度。每一个滴水处,每一条裂缝,向导都会慎重其事地指明、讲解。由于冰洞中冰壁含有被压缩的空气,所以冰壁会呈现出淡淡的蓝色,给人欲拒还迎的感觉。继续前行,来到冰洞最深处,大家坐在浪漫的小小礼堂木椅上,齐声唱起Hey Jude。
迷人的朗格冰川内部隧道。
冰川隧道深处的小教堂,纯粹、干净、神圣。
【显舜手记】探索旅程到最后一天,心里非常不舍。今天去的地方属于冰岛西(West Iceland)。上了吉普车,就往冰川里开进。旁边的景色由原本的雪山草地,变成了冰天雪地,曾经有一刹那以为自己其实在坐飞机飞入云层。外面的风愈来愈大,我没有去过北极,但风雪啸啸吹来,耳朵脸颊都是赤痛的。朗格冰洞虽然人造,但亦是自然冰川的一部分,不断流动、融化。冰岛人对大自然亲近而相敬的态度着实值得我们学习。
雷克雅未克的剪影。
难忘的探索行程终于结束了。还是用奉献了诸多摄影佳作的特约摄影师王身敦的话来做结语吧:
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置身极地,环顾四周,皑皑白雪,呵气成雾,一行几人老中青,在雪地上撒点野,徐徐返回天真。
此时此景,顿然醒觉,这才是真正的地球。我们日常处身大城市、大都会,到处是人为雕琢,正面的是建设,负面是破坏。拿捏平衡,文明与自然方可共生同在。
今天我们看到的蓝天,将来的人类同样看见,希望会是更加透亮。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619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