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败家,对于中国群众一点儿也不新鲜,即将到来的剁手节就是有力佐证。然而败家女人的购物车里,最少不了的就是化妆品。
赶在败家节前夕,解读君这就化身为女性闺蜜,为你揭秘海外化妆品“入境”后是如何变身的,为你扒一扒哪些洋化妆品来了中国就身价暴涨?
混迹在中国专柜的“开架伪贵族”
在聊平价化妆品之前,我们先说说“开架”这个概念。开架化妆品一般是指在超市里面放在架子上销售的,供顾客自由选择,有些还会顺便提供试用,非常方便。这类化妆品价格比较便宜,较大众化。国内像丁家宜,小青等品牌。
位居开架化妆品阵列的品牌在日本属于平价化妆品阵营,单品价格一般是税前300-2000日元(20—180RMB)之间。价格亲民,其价值是提供质优价美的大牌替代产品。然而到了中国就不甘心了,平价彩妆如KATE的“入境”售价是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约1.5倍,平价药妆CHIFURE千妇恋则傲娇得身价暴涨3倍。来了中国,价格“入乡随俗”地涨,至于涨多少,各家也真是不手软。
欧美系中,比较典型的不甘做一枚脚踏实地平价货的就是欧莱雅了。为了让自己跻身高档货阶层,这枚巴黎伪贵族一进入中国市场,首先是给自己起个洋(忽)气(悠)的名字巴黎欧莱雅L’ORÉAL PARIS,着重强调其巴黎的出身背景;然后就是一线双冰代盐,让国内群众以为PARIS 的“L’ORÉAL”好高大上哦。尽管在欧美市场,勤勤恳恳的欧莱雅以“性价比之王”著称,但是要翻身当贵族,这位开架品牌有点好高骛远。
Made outside China,身价飙涨差异大
“Made outside China”如千妇恋CHIFURE等同于中国的大宝。如它这般进入中国市场的洋化妆品,各个品牌怎么涨,涨多少,这其中也有玄机。
一般贸易的进口化妆品一般需要缴纳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其中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15%,关税税率彩妆60%、护肤洁面30%,粗略算来彩妆、洁面护肤类需要承担税费分别是92%、62%。
因此,彩妆类价格比原产国市场涨价一倍是合理的,而洁面护肤类则上涨7成也是可理解的。但是,CHIFURE明明涨价七成就足矣,却偏偏一路飙至3倍,请问你糊弄谁呢?看来日本的大宝着实有着在中国市场大干一票跻身市场中层的谋略呢。
Made in China,为何身价也要翻几番?
既然国产了,也就不存在各种进口税费,考虑到日韩欧美人力成本高于我国,因此这些国产洋品牌在价格上理应更亲民。可实际呢?为何洋品牌来了中国大举建厂搞生产,最后Made in China的货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比发达国家还贵呢?
首先,品牌的市场定位使然。尽管在发达国家是LOW货一枚,可是来了中国,面对这偌大的面子市场,化妆品行业却落后,所以索性在中国给自己身份升个级。
这是不是搞价格歧视?痛定思痛的解读君告诉你,这不能只怪洋品牌,如果不是我们自己行业发展不健全,洋品牌也是无机可乘的。仅日本化妆品牌就早已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资生堂Shiseido、高丝KOSE、嘉娜宝Kanebo一直垄断日本化妆品行业,而这三家旗下的化妆品牌规模之宏大咱直接上图——
资生堂:
高丝:
嘉娜宝:
有图有真相,仅日本的化妆品行业市场发展之成熟,竞争之激烈,就够我们学习的了。而我们呢,不管是百年国货担当的百雀羚,还是已经没落的丁家宜、小青,亦或是一直在坚持的大宝,都没有办法将这些“入境”的鸠赶出雀巢。
解读君得说:数亿姑娘们的面子承载着帝国星辰
在这个动辄就玩互联网+的今天,中国任何一个行业,只要行业存在不可忽视的痛点,那么就有革新的可能性,那更是有把数只猪吹到下一个风口的能量。
解读君要站出来呼吁:谁能真正关心数亿中国姑娘们的面子问题,谁就即将成为下一个伟大商业帝国的开创者。
中国姑娘也不是都傻愣愣一定要那只YSL星辰,只要咱的化妆品质量过硬,品牌信誉度高,就不会没市场。谁会是下一个撬动化妆品帝国支点的人呢?谁将成为中国姑娘们追捧的那一颗星辰呢?我们一起期待。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523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