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遭遇极端天气,21人遇难,151人被搜救接回,其中8名受伤人员在医院救治。
据赛事救援指挥部介绍,22日中午1时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
此次遇难的21人中,很多是圈内好手,其中包括甘肃残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和江南百英里冠军,而造成这次悲剧的就是“失温”。
什么是失温?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注意这里的核心区指的是大脑、心肺等核心生命器官。
大白话就是:人体热量流失>人体热量制造
而此次甘肃马拉松悲剧中,气温骤降加上风寒和下雨,都会迅速带走人体热量,引发失温。
在什么温度下会发生失温?
0℃? -10℃? -20℃?
都不是,事实上在低于 20℃ 时,失温就开始产生威胁了,根据北美的事故报告, 0~10°C 是失温的高发区间。
失温主要分为以下4个级别(以下温度为体温):
一级,轻度失温:33-37度,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29-33度,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度,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22度,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真正死亡。
失温到底有多可怕?
据出现失温的参赛者回忆,身上因为运动还比较热,等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手脚冰凉、麻木、甚至意识模糊。这个过程非常的快,一位参赛者表示,他从手脚麻木到失去意识,只用了4分钟时间。
所以当你有如下表现时:1、打寒战2、嘴唇发紫3、意识模糊,不要硬撑,不要忽视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继续运动,不要继续暴露在大风和低温状态下。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失温状态下,一碗热水、一个简单地揉搓,都可能会致命,让一个不懂失温急救的人去救助失温患者,就相当于在加速患者的死亡进程。
只有一级失温的人能喝热水。不能给2级以上的失温患者热水喝,这会剧烈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可能会造成复温休克。热水所带来的温度有限,但造成的副作用却很大,要等患者恢复到1级失温状态再给其含糖的温水。
不要加热四肢,不要搓手搓脚,不要摩擦或按摩已经冻伤的肢体,这些都会造成二次损伤。
不要饮酒!不要饮酒!不要饮酒!喝酒暖身就是饮鸩止渴。
喝酒暖身会造成一种感官上的假象,酒精非但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还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如何正确救助?
要立即阻断温度流失,减少体温的降低,离开风和雨水,更换干燥的衣服。比如说前六中唯一的幸存者被救助躲进了窑洞,替换了湿掉的衣服。
然后迅速补充热量。内部的热量补充:饮用葡萄糖水溶液;外部的热源:如拥抱、烤火。
参考资料:
户外医学第六版, by Paul S. Auerbach,MD
户外探险2020 第11期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377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