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这几天,大家对都美竹和吴亦凡的瓜可能都有所耳闻,双方在网上各执一词大家都晒出了聊天记录截图。
到底谁在说谎?
7月22日8点,“平安北京朝阳”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调查通报
有网友评论说,一个骗炮的遇到了一个骗流量的,两人一起遇上了骗钱的。还有的网友说,大家在吃瓜的时候,有人已经在动脑筋两头骗了。
通报称,刘某迢冒充都、又冒充吴的律师,想两头骗。
其实,这个“双头骗”的骗局本质,就是冒充他人身份诈骗。
大家也许会纳闷,他是怎么一人分饰AB两个角色行骗的?下面纯属技术分析:
第一步:获取都的信任
从通报来看,刘某迢前期先冒充其他女性和都某竹联系上,套取了都的信息,也得到了都的信任。
第二步:演A角
7月10日,他用获取的信息,冒充都的名义和吴的律师联系。(这和吴的工作室发布的说明上的时间点吻合。下图为吴的工作室说明部分)
第三步:演B角
随后,他扮演B角——吴的律师,用假冒的微信号,和都联系,协商赔偿。
发协议,其实是障眼法,是为了骗取都的信任,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最终目的就是骗钱。
第四步:得手
后来,刘某迢知道有50万转账,却没到自己手里,所以继续冒充A(都某竹)要钱,又转身冒充B(吴的律师)索回50万,提供的是自己支付宝账号,都转了18万到他支付宝账号上。
刘某迢在行骗中,可能也使用了骗子的话术,又利用了信息和时间差等,让两方都中了套。
一个个戏精附身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刘某迢不仅是因为前期套取了部分信息,还精确地钻了“信息隔阂”的空子。
这在冒充他人身份诈骗的骗局中,是常见的。
比如有骗子冒充你的亲朋好友发信息说自己出了车祸,急需手术,有的人一听想也不想就马上转账,有的想问下,发现电话打不通联系不上,也就先转钱再说。
刘某迢分饰两角,堪称戏精,在以往所发案件中,还有比刘某迢更“戏精”的。
今年4月,嘉兴平湖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骗子分饰11个角色骗了40多万元。
骗子徐某23岁,是受骗人小婷的男朋友,事发时,两人交往一年多。
徐某交代,他因为借了网络贷款没钱还。于是利用陪女朋友到嘉兴做手术的机会,给女朋友下个套。
先是冒充医生A回诊为由,让她发送一些私密照片,然后,又冒充医生的同事另一个医生B的名义,说这些照片被医生泄露出去了,现在公安机关正在处理这个医生,接下来就引入公检法、律师……CBD等各个人物出场,以各种办案经费,要赔偿她的损失,这些各种各样的费用为由,骗小婷转钱。
“戏精”上身的徐某,扮演11个身份跟女朋友周旋,线上线下把女朋友玩得团团转,他假冒“处长”“所长”“检察官”“律师”等11种身份,先后从女朋友手中骗钱,而实际上,可怜的女朋友也没什么钱。
其实,骗子之所以能得逞,关键利用的是受害人心理,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时间差等因素。
全国高发这类“实名诈骗”的骗局
前几天,公安部对这类“实名诈骗”,发出紧急预警:
这种冒充各地书记、局长、处长、主任“实名诈骗”的骗局,也是冒充他人身份诈骗。
第一步:冒充领导主动添加好友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窃取了我们手机通讯录上所有联系人的联系方式,随后精准发送信息,骗子对单位组织架构、人员组成、联络信息等了如指掌,一番伪装后,通过微信或QQ大面积“撒网”添加相关人员为好友。
第二步:言语随和拉近距离
骗子用关心企业的口吻,甚至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极大降低戒备之心,获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进入正题,提出转账要求
随后,假领导提出要求帮忙转账汇款的要求,比如亲戚借钱、上级领导要求转账、朋友急用等等。
受骗人心理,让骗子趁虚而入
有时“假领导”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了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受害者报案时,往往说:
1、我看“头像”和“昵称”都是他本人,而且能说出我是谁,应该就是领导没错了吧?
2、领导关心企业发展,是对我们的信任,只是借用一下账户,应该问题不大……
加上,一般人也不敢得罪、质疑领导,正是这样的心理,被骗子“乘虚而入”。
另外,上述说到的骗局中,骗子冒充他人身份用微信诈骗的案例中,多数微信账号是买来的。
这要提醒一下,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他人提供收购、出售、出租微信账号、银行卡的服务,将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其他不多说了记住一条,涉及网上转账一定要小心!陌生人要求转账,多数就是诈骗!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1746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