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的战役也进入到“下半场”。浙江绍兴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两战赢”为目标,引导人才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全市430家人才企业复工达产呈良好态势。
“跨界”转产 逆境谋破局
疫情给所有行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复工复产并不容易,但是绍兴没有一家人才企业因疫情按下“暂停键”。不少人才企业紧急“跨界”生产防疫物资,支援防疫工作,也有不少人才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逆境中谋破局。
位于绍兴诸暨的长生鸟药业复工后,从生产线上下来的不是原本的化妆品,而是84消毒液。公司董事长、高层次人才阮华君说:“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的主打产品与消毒液生产上有共通之处,我们还拥有多名该领域研发人员。”
长生鸟“跨界”后首先碰到了生产许可问题,在驻企指导员的协助下,该企业在3天内申请到84消毒液生产许可资质,更是通过“绿色通道”,13天完成了原本需要240天的申请商标初审公告流程。目前,这条日产84消毒液50吨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全天候运行。
今年元旦刚落地绍兴的材华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色彩安全化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受疫情影响,公司的研发计划不得不推迟,订单大幅滑坡,复产也增加了困难。创办人李军配决定迅速调整业务方向,重点转向食品包装用的油墨生产,看准食品的“刚需”属性。3月底,这个已经于去年完成终试和生产的项目接到了第一份订单,目前订单迅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李军配和团队荣获了绍兴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在绍兴落地转化可享受人才新政3.0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500万元销售奖励、500万元创投跟进奖励、500万元研发设备投入资助等“四个500万”政策扶持,这对于正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的公司十分重要。
让李军配最感动的是,疫情并没有阻止新的合伙人来“敲门”。一位曾经有过交流的朋友在疫情期间主动来联系,并加入了团队。“很多人才都相信绍兴、相信梦想,相信中国的经济形势会越来越好。”李军配说。
上紧发条 创新不止步
疫情冲击下,科技创新成为绍兴人才企业提升“免疫力”的有力举措。
位于绍兴滨海新区的浙江普施康生物有限公司,研发出用于病毒检测的化学发光免疫磁珠试剂盒,该试剂盒降低了成本但检测速度更快、结果更优。“之前产品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很难进入公立的二级以上医院,但是公司从未放弃科研创新,目前公司产品不但进入了20余家二甲、二乙医院,甚至还进入了2家三级医院。”公司董事长、高层次人才余波说。
浙江澎湃生物是一家从事多肽研发、生产、销售的生物医药公司,借助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大蒜抑菌素,公司团队研发的多肽养肤抗菌喷雾成功面市。目前,企业已累计生产该款抗菌喷雾10万余支,同期销售收入增长200%。
疫情倒逼着绍兴纺织印染企业加速智能化改造步伐。福元科技研发的染色人工智能项目契合了绍兴印染企业发展需求。正是凭借这一“硬核科技”,仅4月份,企业订单数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
开足马力 迈向“满负荷”
5月,天气晴朗、惠风和畅。绍兴人才企业复工复产近3个月,“我们不会因爆单而延误,更不会因疫情而退缩。”绍兴拓邦电子总经理、高层次人才张震华说。
拓邦电子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工业生产添加剂,提升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的企业。由于添加剂在产业链中属于易耗品,企业在任何一个环节“卡壳”,都可能波及客户企业停工停产。
企业复工初期,驻企指导员和对口部门天天上门送关怀,指导防疫措施,现场解决困难;公司员工返岗困难,政府提供专列包车返岗;员工出现短缺,政府组建云平台帮助“线上”招聘;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政府更是落实房租补贴、社保减免政策,绍兴落实落地浙江省委组织部“助企八条”给企业送来了“及时雨”。
“我们公司正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把定好的进度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上来,目前产能相比年前增加了20%,4月份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张震华说。
在复工达产的路上,还有很多像拓邦电子这样的企业。高层次人才楼朝平带领积准生物,以体外诊断技术积累和经验,为海外国家提供一站式新冠检测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接下不少订单。高层次人才刘伟鹏带领绿斯达公司,实行“开机不停机”,目前公司新增2条生产线,4月份产品销量止降激增,同比提高26.3%。高层次人才汪小明带领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实现满负荷生产,相关产品订单已排到今年年底。
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从绍兴到海内外,绍兴人才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满产的步伐加快了,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两战赢”中加速驶向生机盎然的明天。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1554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