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雯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上教育打破学习的时空、角色和内容界限等边界,学习变得更为便捷直接是否意味着教学资源的分配更为公平?
潘江雪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无界学习·2020素养教育峰会”上,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直言当下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发达地区会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学生相对集中在一起,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儿童学习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核心话题。
峰会当天,潘江雪从其多年的教育公益从业经验出发,畅言数字科技时代,教育如何充分联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赋能老师学生,以实现最优化教学。“保证教育的优质公平很大程度上需要回到课堂,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享有高品质的学习
在线学习可以不分时间与场合,它分的是你有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深度学习是理想的学习状态,而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却成为许多人的学习常态。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如下简称“真爱梦想”)学习共同体团队通过十余年扎根课堂一线的研究发现,中小学的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甚至放弃学习的情况很严重,学生对内容缺乏兴趣或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其中不少人课堂上装作很认真在听,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孩子最终可能就会放弃学习。
潘江雪觉得学生依靠自身很难打破这样的循环,要进行课堂教学的变革就必须对教育生态进行重构,从而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享有高品质的学习。
贵州遵义农村一所中学的初二年级增设了一门关于国际视野的梦想课程,该年级一名学生自己制作了一个视频,并提交给了真爱梦想课程委员会,该视频获奖后,真爱梦想邀请这名学生暑假参与夏令营,这名孩子第一次走出了家乡,来到上海。短短一周夏令营让这个孩子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他随时要辍学,回到学校后他积极和同学们分享夏令营见闻,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所学校的校长表示,“我认为这个孩子上高中没有问题。梦想课程让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中国学生需要的核心素养:求真、有爱、追梦
真爱梦想的课程正是以孩子需求为中心,以孩子兴趣为中心展开主题学习、通过跨学科形式素养教育满足孩子多样需求。潘江雪表示,素质教育和分数并非对抗,而是互相支撑。
2019年是中国教育非常重要的转折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提出要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化学习。今年初,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评价体系的说明》,该说明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的要求,提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要包含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信息识别等能力。
真爱梦想长期坚持的教育主张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不谋而合。对于真爱梦想来说,中国学生特别需要几方面的素养:
第一、求真,求真意味着孩子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他能够学会思考和选择,让孩子提出问题和假设,寻找事实和证据,比如在这次疫情中,如何甄别满天飞的谣言真伪,就需要学生具有求真的能力和素养。
第二、有爱,有爱代表着他需要学会感知和连接,通过倾听,沟通和表达建立人与人之间连接,这些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尤其重要。农村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点不差,可是他的沟通能力,协同能力就比较弱。
第三、追梦,实现梦想是需要努力的,因为它代表着你敢于探索和行动。真爱梦想帮助很多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孩子,透过梦想课程的训练来到了大城市,去探索对他们来讲全新的城市生活。
真爱梦想课堂上有一位初中男孩令潘江雪印象深刻,这位男孩第一次站在课堂上发言时脸憋得通红,当时老师不给他压力,并应他的要求帮他发言开头,“如果他不要求,我们就耐心等着他适应,不会催促或者急于指导”,后来这个孩子比较顺畅做完了公开演讲,这是他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我们给孩子创设了合适的空间和氛围,引导他去展现自己。
“我们认为好的教育就是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出发,去创设适合孩子们的一个学习场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真正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真爱梦想会创建让孩子们觉得舒适、愉悦的学习空间:梦想中心。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创设多达40门的梦想课程,就是为了给孩子多样的机会,在课堂里实现因材施教,各美其美,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经过长期教育公益实践,真爱梦想发现并不只是农村孩子,其实中国所有孩子都有相关需求。潘江雪介绍:“成立至今十二年多,真爱梦想从原来比较偏远地区,一个小小的助学项目,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比较专业的儿童素养教育的一套服务体系。”
拥抱新科技,让更多人享有无界学习
科技赋能下,如今农村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网络也比较发达,教育公益也必将顺应无界学习的趋势,将所践行的理念与课程推至更多区域。
潘江雪首先坚持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可替代的,“网上有许多不错的知识信息,但孩子没有人引导不愿意学。我们还是要去到当地,这就是公益独特的力量。”当老师走了以后,学生还愿意跟你一起成长,这就一定要有完备的线上教学配套支持他可持续的学习。
真爱梦想拥抱新科技,正在尝试基于线上技术的双师模式,将部分课程转成线上教学,并与线下讨论相结合;真爱梦想也已经向老师展开线上学习课程。
潘江学发现无界学习有一个人群的拓展,以前觉得教育是老师专业的事情,其实家长也非常需要学习,“我现在觉得家长、老师要重新回到教育者的起点的角度,在一个新的技术环境之下,家校共育怎样做?这也是经历疫情给我们提出的新需求。”
真爱梦想作为服务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一家公益机构,截至目前,真爱之声已经播出了106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内容。现在每个月14号晚上8点到9点,真爱梦想开线上家长会,去了解全国各地家长的焦虑,困难。
身处乌卡时代(即VUCA ,指的是易变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区,都是无界学习的多元空间,真爱梦想为教育者搭建无界学习的平台,今年5月,真爱梦想在上海市静安区成立了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学院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校长、教师、家长,通过不断创新的跨界课程体系和专业发展服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生态建设。
潘江雪表示,真爱梦想愿意和社会各界一同探索,在真爱学院有爱的教育场域里面共同刷新理念,跨界赋能,促进每个孩子开展真实的学习和全面的发展。希望教育者享受到作为教师的荣耀感和价值感。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活出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样子。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刘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1358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