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半年“亮绩”,化妆品企业跌跌不休还是逆市上扬?

美妆资讯
半年“亮绩”,化妆品企业跌跌不休还是逆市上扬?

2022年过半,临近第二季度财报季的尾声,不少化妆品公司晒出了上半年或第二季度财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对化妆品行业影响严重,电商方面又有“史上最难618”之称,五月后化妆品消费迎来拐点,有缓慢回升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化妆品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潮观察为您做出梳理。

大数据

01

华熙生物上半年营收同比增51.62%,股价大涨创新高

7月20日,华熙生物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今年上半年,华熙营业收入29.36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30.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30.49%。

可以看出,华熙生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较高速增长。同时,受此消息影响近日华熙生物股价大涨了12.1%,盘中股价创今年以来新高。

根据报告显示,华熙生物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销售收入大增,同比增长超过75%。旗下四大品牌夸迪、润百颜、米蓓尔、BM肌活在618大促期间均取得了好成绩。

而第二季度原料业务及医疗终端业务虽然受疫情负面影响,华熙生物表示,疫情下实行闭环管理,多地研发布局优势,保障新品备案合规进度,更合理高效配置库存仓位、保供物流等有效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原料业务同比增长仍然超过10%。

据了解,除透明质酸外,华熙生物对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gamma-氨基丁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胶原蛋白等也已经有了技术储备,并已经实现或布局产业化。今年4月15日,华熙生物以2.33亿元收购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权,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此外,4月,华熙生物完成了“水解透明质酸锌”新原料备案;7月,华熙生物新原料“水解透明质酸钙”也完成备案,已进入监测期。

华熙生物方面介绍,公司已然形成了几个不同维度的重要板块。具体而言,原料业务是深度,药品及医疗器械因行业壁垒较高是高度,功能性护肤品及食品因其面对的消费者群体更大为广度。

02

鲁商靠福瑞达发力,

上半年化妆品收入超10亿

7月21日,鲁商集团也发布了最新经营情况简报,2022上半年鲁商化妆品板块实现收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61%,化妆品行业版图主要靠其子公司福瑞达发力,福瑞达旗下有颐莲、瑷尔博士、善颜三大品牌。

福瑞达是国货玻尿酸产业龙头,拥有多个专利成分,号称以科技力发展产品力。2022上半年,旗下品牌颐莲营收同比增长46%,瑷尔博士同比增长74%,在第一季度分别实现收入1.62亿元和2.25亿元,势头强劲。

据悉今年上半年,福瑞达不断推出新品并对产品升级迭代,新增专利27项,除了三大知名品牌外,福瑞达旗下培育的新品牌也初见成效,专注敏感肌的诠润同比增长171%,专注抗衰的贝润同比增长254%。注重功效性护肤时代,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才能持续为品牌发展赋能。

03

珀莱雅Q2营收同比增长超35%,

线上多平台销售第一

7月21日,珀莱雅发布2022第二季度主要数据经营公告,第二季度珀莱雅营业收入为12.7亿元至13.7亿元,同比增长25%至3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长15%到22%。

在上半年疫情影响下,珀莱雅仍旧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的好成绩。今年618期间,珀莱雅在天猫、抖音、京东等平台取得了不错的GMV销售成绩,其中天猫美妆类目排名第五,国货排名第一,抖音美妆国货排名第一,京东国货排名第一。

可以看出,珀莱雅不断优化渠道布局,线下推进单品牌店模式,线上加大直营渠道布局,做到较为精细化的运营。珀莱雅官方数据表明,抖音直播方面Q1珀莱雅自播占比高达60%。

04

强生美妆个护Q2回暖,

但上半年整体下滑

日前,强生发布2022第二季度财报,美妆个护业务销售额76.05亿元,同比增长3.7%,有回暖趋势,但2022上半年美妆个护累计营收144.26亿元,同比下滑8.2%。

强生在上半年业绩整体下滑,除了疫情因素影响,不利的汇率变动也使强生成本可能增加约15亿美元。但美妆个护板块除去疫情和汇率成本影响因素外,单看业绩表现不错,同比增长了2.9%,强生旗下功效性个护品牌露得清是主要贡献者之一,上半年销售业绩良好。

强生第二季度业绩稳定增长,反映出巨头企业面临挑战,依然占据稳固的市场领导地位。

大数据

疫情影响下,数字化转型决定胜负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全国社会性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同时2022上半年全国化妆品零售总额数据也出炉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2.5%,是过去十年以来,上半年度化妆品零售总额的首次下滑,增长速度甚至低过疫情第一年。

但从5月开始,上海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全国化妆品消费迎来拐点,下滑趋势开始反弹为正增长。而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的618依旧带动了化妆品零售数据,整体呈下滑趋势,但不少平台和品牌赶上了风口。京东方面在疫情对物流的影响下依旧保持正增长,618期间平台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0%。

上半年化妆品行业整体线上转移趋势愈发明显,多品牌撤离线下,多平台电商直播、网红经济、精细化渠道运营等方式促进化妆品消费反弹,扭转了零售下滑局势,企业无论大小,能否成功数字化转型成为疫情下输赢的重要因素。据《2022零售连锁品牌数字化运营研究及策略报告》,疫情好转后,数字化转型成为拉大企业间差距的关键点,善于线上渠道营销的龙头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从1.4倍扩大到3.7倍。

电商代运营公司面临双重打击,举步维艰

上海丽人丽妆也在7月份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据初步核算数据,丽人丽妆2022上半年亏损严重,净利润同比减少约2亿元,减少比例或达95.05%。

丽人丽妆是化妆品电商代运营公司,这类公司运作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向品牌方买断货品,卖给天猫、淘宝各个店铺、等其他第三方平台这些分销商,他们并不负责产品卖给消费者的销售环节。这种模式下,商品采买在公司成本里占很大比重,最终盈利取决于销售收入和各项成本的差额。

值得注意的是,丽人丽妆总部在上海,上半年受上海疫情影响严重。

另一家电商代运营公司,若羽臣也面临同样的局面,据其发布的业绩报告,若羽臣2022上半年净利润预计最高下滑81%。

电商代运营公司从2021年就逐步陷入困境,今年依旧低迷。一重要影响因素是,这类公司第二种盈利方式是通过给品牌提供代运营服务,许多品牌开始数字化转型,自己建立电商团队自己运营。抛去中间商后,若羽臣、壹网壹创、丽人丽妆这类公司大客户流失,两种主要运作模式都受到影响,业绩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各种现象都表明电商行业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化妆品企业、工厂、电商平台、各种行业衍生公司都在疫情下各自面临困境。品牌线上运营中心从淘系平台向抖音转移,阿里在调整组织架构,似乎对美妆行业影响力已过巅峰。科学护肤时代的来临,品牌护肤品功效竞争升级,行业监管逐渐规范也使压力升级,但重重困境下仍有企业冲出重围,为品牌建立起牢固的护城河。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8751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