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除了品质和口碑要好,原创度也是他们考量的范围。最近,恰好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国货彩妆千妍被指抄袭海外品牌Too Faced,一时间引发众多讨论。
360化妆品网小编发现,跟风谴责的人还不少,有的站在道德制高点感慨,有的挖苦中伤,甚至恶语相向。这不由得让人心生好奇,千妍究竟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
1
谁抄袭谁
上个月,千妍在小红书发布了一则消息:“关于设计,之前千妍24色眼影盘的槽点确实很大,目前正在紧急讨论产品重新上架的升级方案。”然后有网友质疑它抄袭了Too Faced的16色眼影盘。
随后,千妍方面进行了澄清,从创意开发、备案再到发售,时间都比Too Faced早了一些,这些证据足以打败那些质疑的声音。对此,有人评论说:“国货好惨,反对诬陷。”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对国货的支持与担忧。
虽然发布了声明,但评论区仍然有不少认定抄袭的言论,各有各的道理,真真假假,难以判断。不过小编认为,既然千妍敢站出来说清楚情况,证明是有十足的底气的,不然也不会特别强调该眼影盘设计完全原创。
但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愿意相信。
据了解,千妍是南京十二钗旗下的彩妆品牌,成立于2018年,属于我们常说的新锐国货。
在小红书搜索“千妍”,相关的笔记尚未破千,而在天猫旗舰店,其粉丝数仅有四万多,由此可见该品牌的知名度并不高。
另外,小编注意到,其销售的品类丰富,包括眼影、高光修容盘、气垫、蜜粉饼、唇釉、粉底液、美妆工具等等,当中,眼影的销量排名第一。尽管暂时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但可以看出其努力程度,久而久之也收获了一波忠实粉丝。
不过,上述所说的24色眼影盘,在旗舰店却搜不到,咨询客服才知道,原来,这款产品在几个月前就下架了,不是因为抄袭,而是因为产品深得人心,所以公司决定优化后再上架,按照原计划,下个月底将能和大家见面。
再来看看Too Faced,原本是雅诗兰黛的员工在1998年创立的品牌,到了2017年,雅诗兰黛集团以14.5亿美元将其收购,据悉还是雅诗兰黛7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收购。
在其他地方,Too Faced确实很受欢迎,爆款单品有钻石高光、蜜桃眼影盘、姜饼人唇釉等等。但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2020年7月20日,Too Faced在中国开设天猫海外旗舰店,首日就收获了31万的订阅量,然而好景不长,现在该店铺早已清空了。
究竟谁抄袭谁,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把明辨是非的尺子,在这里便不过多展开。
2
相信国货很难吗
看了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小编不由得有点心寒,这几年,国货崛起绝不是口号而已,我们明明见证到一些好的改变和突破,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承认呢?
不知从何时开始,相信国货,仿佛是一件难事。
正如千妍彩妆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发现可能有国外声量更好的产品与国货类似时,第一时间就认定国货抄袭国外,也许也是一种需要慢慢改变的认知习惯。
的确如此,消费者这种反应,难免过于熟练了,有些时候,仅仅是包装看起来相似,就认为是国货的错,多少有点惯性思维了。
不过,在很长时间里,抄袭确实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的一大顽疾,由于司空见惯,大部分业内人士对各种跟风、高仿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的品牌将抄袭视为特色,明目张胆照搬其他品牌的设计以此降低成本,骗取流量,从而以低价大量出售低质产品。
幸好,随着国货崛起、监管加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抄袭之风逐渐收敛了许多,但也不排除个别品牌仍别有用心。
有人说,国货是原罪。但依小编之见,国货无罪,期待着更多品牌商能够坚守初心专注研发,这样一来,做出来的产品也就能经受得住考验。
总之,这一切任重道远,不妨一起全力以赴。
图片截自小红书平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6328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