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化妆品资讯》采访了四位常住在北京、上海、成都、宁波且具备大学学历的女性消费者:你知道素颜霜吗?你用过吗?会不会有购买的冲动?
以下是他们的真实答复:
(注:本次采访仅是小范围的随机调查,不具备全面性)
尽管采访对象中用过素颜霜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对素颜霜表现出了兴趣,并认为素颜霜是一款“懒人”利器。
素颜霜,首上“双十一”热门榜
11月11日,线上战火激烈,不少美妆品牌轻松过亿,当天全网化妆品销售额212.4亿元的金额,令人瞠目结舌。随后,星图数据发布了双十一全网化妆品数据报告,细心者会发现,今年素颜霜成为“热门品类”被提名上榜,不过抢滩者却是韩国品牌。
(注:第一、二名都是素颜霜韩国海淘爆款)
2015年,素颜霜在韩国问世(为什么创新产品总是诞生在他国?),珂莱欧、芭妮兰、蒂佳婷等韩妆品牌推出的素颜霜,在韩国制造了一场素颜霜“风暴”。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网络渠道风靡开来。今年3月开始,国产素颜霜的备案也开始进入爆发期。而从多个国产素颜霜品牌的终端上市时间,也能明白为何素颜霜被认为是今年双十一热门品类之一。
护肤、彩妆品牌纷纷入局,可见素颜霜的“诱惑力”与“威力”都不可小觑。
不单是“懒”,或是行业发展“天机”
据星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素颜霜线上销售反馈中,排名前五功效分别为:美白遮瑕、控油平衡、补水保湿、补水保湿+细致毛孔、补水保湿+美白遮瑕。护肤与彩妆功效相融相合,是素颜霜成为消费者的“新宠”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体现了消费者越来越尖锐的需求,笔者认为这更是给未来美妆产品研发新方向的一种指示。比如,抗衰除了与护肤相结合,未来是否还可与彩妆碰撞出新能量?未来,类似于素颜霜的产品能否在防紫外线、抗污染技术等方面创新升级呢?切勿简单认为素颜霜不过是“懒人”利器罢了。
而本土品牌在这一点上,也没显得含糊。除了最基本的提亮效果以外,韩束与高姿,提出专业领域的“水光”功能;卡姿兰与高姿,推“明星”素颜效果;玛丽黛佳,讲究精华萃取,一瓶多用。可见各大品牌在“素颜”的基础上,新增了不少功效。然而,如何减少随意跟风,努力寻找并创造更多可能,比如打造一款具有“防雾霾”的素颜霜……这或许是本土品牌接下来需要做的事儿。
素颜霜,能否堪比气垫BB?
2008年3月,爱茉莉太平洋正式推出首款气垫类产品——IOPE水滢多效气垫粉凝霜。而在中国市场真正开始盛行是2014年,随后各大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纷纷效仿推出气垫BB,到现在气垫BB已经成为消费者必备美妆产品。
由此可知,气垫BB从诞生到盛行,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是经过数年的市场考验与消费者教育。如今爱茉莉太平洋集团C-Lab已经从第一代更新到了第四代,共换代了15次产品,并在不断地更新气垫的核心技术。
素颜霜,从2015年诞生,到现在短短不过1年,然而所有人都殷切的期盼着它能像气垫一样火爆,而事实上很多消费者都还不知道有此品类,素颜霜在终端市场也还没形成风行之势,但你能因此就断定素颜霜不是下一个“气垫”吗?
笔者认为,行业应该给素颜霜多一点完善的时间与空间,毕竟开发一款能够打造完美“素颜”妆容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产品并非易事。或许第一代素颜霜没有形成气候,第二代素颜霜就成功了呢?
热度退却?或许才刚刚开始
9月8日,北京科玛发布的《2017中韩美妆趋势及北京科玛前沿技术》报告显示,在韩国,素颜霜等与彩妆品牌相融合的护肤产品拥有着超高人气,带动着整个基础护肤品消费的增长,其中,素颜霜整体销售额增长4.3%。可见,尽管素颜霜在韩国热度已经退却,然而市场需求依旧存在。
星图数据则显示,今年1-8月线上6家B2C平台素颜霜总销售额达6065万元,其中8月销售95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5%。135%这个数据并不吓人,要知道去年上半年韩国素颜霜风潮还没刮到中国,真正影响中国市场的时间是从2016年1月份开始,在11月形成高潮(见下图)。
另外,从消费者对素颜霜的搜索情况来看,笔者发现,2016年2月份左右,消费者更多是对韩国几款热门的素颜霜的好奇,而到2016年10月份,消费者搜索内容更多是关于素颜霜的使用方法,更表现出对本土素颜霜品牌的关注。可见,中国消费者对素颜霜的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表面,并正逐步被培育,市场潜力已经显现。
(注:2016年2月)
(注:2016年10月)
在地域分布方面,目前消费者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鉴于素颜霜的“彩妆+护肤”的便捷功效,未来渠道下沉,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若爆发,谁将是领航者?
素颜霜在中国市场能够兴起,并不仅仅是韩国风潮影响,另外也是市场抵抗行业“寒冬”的一种反应,“零售寒冬”需要新鲜品牌、品类的刺激。欧睿信息咨询相关人士曾表示,“如今的消费者都已经被教育过,也知道很多化妆品的事,她们明白市场上的产品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于她们来说,唯一的刺激就是市场上有什么新东西。”
而一个化妆品品牌是否具备活力,除了创新能力以外,更新速度与紧随市场的营销手段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有多个本土彩妆和护肤品牌认为,素颜霜会是底妆的下一个风口。
彩妆品牌玛丽黛佳推出素颜霜相对较早,并且是较先在终端门店打开局面的品牌,从8月中旬上市至今不足2个月,玛丽黛佳的元气橙花素颜霜总出库数量超过100多万瓶,市场反应颇佳。而中国彩妆第一品牌的卡姿兰,更是对素颜霜大手笔投入,全线发力,计划在全国各区域打造数百家卡姿兰素颜霜明星榜样店,欲引爆终端销量。护肤品牌韩束,在11月17日新品预售阶段,短短3个小时里,199元/瓶的单品,就已经取得1.6亿元的佳绩。另一护肤品牌高姿,近日也是高调推出水光充电素颜霜,想在素颜霜处于增长还未爆发之时,趁势抢占风口。此外,相宜本草、韩后、植美村、雅丽洁等本土品牌也早已相继推出素颜霜产品。
“素颜霜”市场争夺大战,初战帷幕已经拉开……
笔者相信,众多推出素颜霜的本土品牌,除了把素颜霜看成是今年市场寒冬的“暖宝宝”,更多是瞅见了素颜霜的市场潜力,毕竟,抓住总比错过强。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国妆网)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6175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