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一天,PC不见了,样板间不见了,电影院没有了,连手机也不见了。”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杨镭在首届武汉VR/AR论坛上如是说。随着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简称 VR) 和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技术的成熟,这些设想都有可能实现。以现有苗头看,AR技术进一步渗透化妆品产业的结果很可能是,化妆品专柜的体验意义将逐渐淡化。
VR/AR分别代指啥?
VR是一种由计算机合成的3D图片或环境仿真技术,在此技术下,人们可以通过专门的电子设备,如显示屏头盔或传感器手套,对体验者造成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甚至更多,与并周遭环境或图片近乎真实地互动。
而AR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产生三维信息来增强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新技术。换言之,AR是一种能将虚拟跟现实融合的技术。
从目前的情况看,相对于可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颠覆意义的VR,当前很多化妆品公司已开始探索AR技术,如果你想知道哪款唇膏最配你的肤色,而不希望亲自用产品试色,不用担心,AR技术可以帮助你。
最近,美妆品牌 Cargo 联合创业 FaceCake 在其官网上推出了 AR 试妆功能,它可以直接应用在浏览器中,用户的电脑配备了摄像头,无需下载或上传自己的照片即可在浏览器中看到实时 AR 影像,看到自己使用该美妆产品后的效果。
事实上, AR增强现实技术被应用于时尚领域已有一段时间。
第一个“吃螃蟹”的要算资生堂。2011年3月,资生堂日本发布的Mirai Mirror, 该款应用运用了此技术,Mirai Mirror可以识别移动人脸并且可以直接逼真地呈现出化妆后的效果,
而一家位于加拿大的增强现实美妆电商创业公司ModiFace,现已悄然成长为为诸多顶级化妆品品牌提供应用技术服务的公司,丝芙兰、宝洁和联合利华等都是其合作伙伴。ModiFace还与许多品牌合作推出了虚拟试用应用,如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伊夫黎雪、starting today等。
ModiFace所提供的技术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摄像头拍摄用户头像然后在上面添加类似“PS”的效果。该公司有一套自有的面部跟踪算法,能够通过摄像头准确识别用户的面部器官,比如说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当用户进行小幅度移动时,脸上的妆容效果也会紧贴在上面。
根据ModiFace 创始人 Parham Aarabi博士提供的资料显示,超过50家美容彩妆公司正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商店添加增强现实技术。在美妆领域,也不会局限在唇膏和眼影这样的产品,美发和去皱产品也都有涉及。
2014年6月,LVMH旗下的美妆品零售连锁店 Sephora (丝芙兰)同ModiFace 公司合作试妆“魔镜”,向顾客实时展示化妆品上脸的3D效果。
2016年初,L’Oréal Color Matrix与ModiFace合作了一款名为Matrix Color Lounge的APP,其模拟应用程序向用户展示了10款美发效果。
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兰芝也与ModiFace合作发布了移动端试妆APP“k妆美人镜”(Laneige Beauty Mirror)。
除了ModiFace,Image Metrics公司以及PhotoMetria公司也在致力于此项研究。
2014年6月,欧莱雅通过与科技公司 Image Metrics 合作宣布推出Makeup Genius(千妆魔镜)智能手机应用,通过AR将 iPhone 和 iPad的前置摄像头转换成一面化妆镜,让用户虚拟试用 300多种化妆品,并实时看到使用产品后在自己脸上呈现出来的效果。
此外,国内哆啦A梦定制版淘宝APP的“试妆魔镜”也顺应了这个潮流,手机淘宝负责人蒋凡称,该功能利用人脸识别和动态影像分析,通过现实增强AR技术将真实的人脸和虚拟的化妆品自然糅合。
而一些做虚拟化妆应用的软件比如美妆魔镜、天天 P 图的“自然美妆” 功能则有所不同。它们都是由用户先上传图片之后再进行美妆(类似简易PS),侧重点在 “P” 上;而运用AR技术的试妆应用的一大特点是实时的妆容体验,侧重点是 “试”。
对消费者来说,不用卸妆即可同时试用不同产品,大幅减少了试用彩妆品花费的时间。对品牌来说,彩妆美容类APP的影响一直在扩大,运用前沿技术搭载试妆功能也不失为“撩妹”的一个方法。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5798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