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扒一扒市面上的当红驱蚊液,不是所有都适合小宝宝用

美妆资讯
扒一扒市面上的当红驱蚊液,不是所有都适合小宝宝用
2023-08-05

今天的文章花了一个多星期才整理完成,稍微有点长,但满满的干货。介绍一下热门驱蚊产品的各种成分和一些使用禁忌,或许你手里的产品并不太合适小宝宝使用,耐心看完哟!

目前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注册认证可以用在皮肤上的驱蚊成分,常见的有以下4种:

避蚊胺(DEET)

驱蚊酯(IR3535,依默宁)

埃卡瑞丁

柠檬桉

避蚊胺(DEET)

1946年由美国农业开发部研制的广谱驱避剂,1957年在美国环保局(USEPA)登记注册开始民用,至今已60余年。避蚊胺是被研究的最多,应用得最久的驱蚊成分,它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一直是其他产品的“参考标准”。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2016发布关于避蚊胺DEET的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规定: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能使用,加拿大卫生部规定6个月以下不能用;

6个月-2岁的小宝宝每天不能超过1次,浓度不能大于10%;

2-12岁的儿童每天不能超过3次,浓度不能大于10%;

大于12岁的儿童和成人,使用避蚊胺最大浓度是30%;

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连续使用避蚊胺超过一个月。

驱蚊酯(BAAPE,依默宁)

被认为是比避蚊胺DEET更安全低毒的广谱驱蚊剂。在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使用时都没有明显的毒性,在接触眼睛时可能产生刺激,在10%-20%的浓度之间,同浓度的避蚊胺和驱蚊酯效果不相上下。

埃卡瑞丁(也称派卡瑞丁,Picaridin)

1998年由德国拜耳药厂研发的广谱驱避剂,比避蚊胺安全低毒。皮肤刺激性低,禁忌少,属于安全又好用的驱蚊成分,通过了美国FDA认证,10%的浓度能驱蚊2-6小时。

柠檬桉(PMD、ole)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驱蚊成分中唯一一种天然植物成分,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表明不能适合3岁以下的宝宝。很多主打天然的产品都含有柠檬桉,给宝宝用之前先看看成分呢。

但美国疾病预防中心的官网就表明不应该给3岁以下宝宝使用柠檬桉产品。

另外,市面上还有精油类驱蚊产品:

有些植物天然自带浓郁的气味,比如薰衣草、茶树、香茅、雪松、迷迭香等,这些从植物里精练提取的精油,主要靠气味驱蚊,但有效时间不长,通常20分钟-2小时之间。优势就是比较天然。

总结几种有效驱蚊的成分:

同等成分,比如避蚊胺,10%比7%的产品驱蚊时间更长,并不是效果更强。

下面分析一下市面上比较热门的驱蚊液,不是所有产品都和商家说的全部适合孩子和孕妇使用。

雷达OFF驱蚊液

雷达这款驱蚊液挺火的,在广东地区很多家庭都用这款,成分里面含有7%的避蚊胺,相对来说是个安全且有效的含量。根据加拿大2016关于避蚊胺的建议,6个月-2岁的宝宝每天可以用一次,2岁以上每天最多用3次。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连续使用一个月。(可以和其他驱蚊产品交替使用)

特别要说明,这款里面是含有酒精的,如果对酒精过敏的宝宝,就不要选择了。

OFF deep woods

这款丛林型的,含有25%的避蚊胺DEET,绝对是超强驱蚊型,需要野营、去丛林、爬山、旅游等超多蚊子的地方真的可以有。这款需要2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才可以用,每天一次,不能连续使用一个月。

澳洲Aerogard驱蚊喷雾

Aerogard这款驱蚊液最近挺红的,驱蚊成分主要是派卡瑞丁,属于驱蚊效果好,且安全系数高的一款驱蚊液。这款也是含酒精的,整体成分简单:水、酒精、派卡瑞丁10%。说明书要求1岁以上的宝宝才可以使用,同样酒精过敏就不要选这款。

六神驱蚊花露水

这款驱蚊花露水,含有冰片、薄荷醇,台湾儿科医学会对于薄荷醇、樟脑、甲基水杨酸,不建议以下人群使用:

未满2岁的婴幼儿

孕妇

哺乳期妈妈

有痉挛病史者

严重胃食道逆流和裂空疝气病人

胆囊炎、胆结石、胆道阻塞、严重肝功能异常病人

但六神这款驱蚊液上只注明孕妇不可用,并没有禁止2岁以下的宝宝和哺乳妈妈。

这款含4.5%的驱蚊酯,驱蚊效果也更好,但同时也是含有薄荷醇、冰片,个人使用感受非常清凉,估计薄荷醇含量也不会低,官方强调孕妇不能用。

珮氏小番茄驱蚊水

意大利珮氏pearl’s驱蚊液,产品配方里有柠檬桉精油,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中心,3岁以下的宝宝不能使用。所以妈妈们不能仅凭“纯天然配方”这些字眼来选择驱蚊产品,购买时需要看看成分。

OhBases驱蚊走珠液体

这款是其他妈妈安利的,我和工作室妹子人手一只,主打天然精油气味驱蚊,后面才注意到有柠檬桉,不能给3岁以下宝宝使用,大人用就没有问题。

抛开剂量谈危害都不太科学,但这种只写成分,不写含量的,具体每个成分的剂量不明确,只能避开成分,不要给3岁以下的宝宝使用了。

加州宝宝驱蚊喷雾

加州宝宝这款官网介绍的是含有5%的香茅精油、柠檬草精油5%,雪松精油5%,主打用植物气味驱蚊的。比较好点的是不含柠檬桉树精油。

官方建议要6个月以上的宝宝才能使用,使用过程发生过敏不适现象需要停用。

其中建议里就说明,这款驱蚊液是依靠气味驱蚊的,需要经常反复涂抹,达到最佳效果。

精油类的驱蚊产品,涂抹型的有效时间大约在20分钟-2小时,对于带宝宝出门溜圈来说,时间也足够了,只要宝宝对这些植物气味驱蚊没有过敏现象、没有排斥反感,就能使用。但如果需要出门很久,建议用含有DEET、派卡瑞丁、驱蚊酯的产品,驱蚊效果会更好。

日本和光堂驱蚊贴

这款主要利用香茅精油和桉树精油气味驱蚊,刚拿出来气味有点大,如果按照包装背后一次贴6片,估计要被呛晕。一次2片就很足够了,但挥发也很快,基本不能重复使用。而且小宝宝会好奇,会去撕贴纸,容易扯下来。接近1元一贴,性价比不高,我买过一次就没再复购了。

日本和光堂驱蚊胺啫喱

和光堂这款驱蚊啫喱添加了5%的避蚊胺,而且是涂抹型的,挥发更慢,驱蚊时间会更长。5%的驱蚊效果会比雷达off的7%的驱蚊时间短一点,但这款是无酒精的,如果宝宝对酒精过敏,可以选择这款。要求6个月以上才可以使用。未满2岁一天一次,2-12岁一天最多三次,整体来说是款不错的产品。

日本Vape驱蚊水

近几年日系产品一直都很火爆,这款驱水在《爸爸回来了》里面李小璐给甜馨使用过,由于明星效应更是增加了它的火爆程度,这款是有两种香味,粉色的是蜜桃香味,还有一款绿色的是柑橘味。

避蚊胺的日文是“ディート”,也就是说这个是含有10%的避蚊胺,同时含有酒精。特别注明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才可以使用,这款驱蚊液的有效驱蚊成分和浓度都挺合适。但如果酒精过敏的宝宝,就别选这款了。

Vape驱蚊手表

同样是vape的品牌,这款手表的主要成分不是避蚊胺,而是拟除虫菊酯,看名字就知道这成分已经不是驱蚊,而是属于杀虫剂,不仅能杀蚊子,还能杀蟑螂、虱子,属于农药产品,是新一代高效光谱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是神经毒物,宝宝、孕妇就别选这款了,可替代的产品多着呢。

Vape电子驱蚊器

这款分成150日用量和200日用量,材料和vape的手表驱蚊一样,用的是拟除虫菊酯,低毒杀虫剂的一种。我在牛牛几个月的时候买过两个,一个淘宝店,一个和其他妈妈海淘拼单,两款感觉都一般,要咬一样被咬。当时没有深究产品的成分,直接放在牛牛头顶吹呀吹~,现在还是有点后怕的,好在觉得没什么效果,就丢了。

蚊香&电热蚊片&电热液体蚊香

制作蚊香&电热蚊香产品,大部分用的都是低毒农药,毒性都比避蚊胺DEET、驱蚊酯、派卡瑞丁要大,成人用没什么问题,但孕妇和神经系统在发育中的小宝宝,建议还是用其他产品吧,毕竟可替代的产品也有很多呀。

04年开始蚊香和杀虫剂就被列入农药管理范围,对蚊香的毒性作了强制规定,及格的蚊香和电热蚊香产品,除了生产许可号外,还要有农业部门发放的农药登记号及农药生产许可证。

看看含有不同类型农药的蚊香毒性区别:

含有敌百虫、毒死蜱、害虫敌等有机磷类的蚊香毒性最大;

含有氨基甲酸脂类,如残杀威、混灭威的蚊香毒性次之;

含有菊酯类,包括丙炔菊酯、氯氟醚菊脂等的蚊香,属于低毒农药。(上面说的vape驱蚊手表的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就是属于菊酯类的。)

如果担心毒性的话,可以用添加了新一代菊酯的蚊香,比如右旋烯丙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甲氧卞氟菊酯、氯氟醚菊酯,这些主打“低毒有效”成人用是没问题的。

另外,一定要用电蚊香或者液体蚊香,不要用传统燃烧式的,燃烧产生苯的一些化合物对身体非常不好,比起蚊香里的驱蚊成分毒性更大。

总结一下上面各款产品:

给宝宝使用驱蚊液是需要注意什么?

驱蚊水只能用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不能喷洒太多,不能接触伤口,避免喷到眼睛,嘴巴;

不要在封闭的环境下给宝宝喷驱蚊水,避免吸入;

不能喷到宝宝的手上,多数宝宝喜爱吮吸手指,这样容易进入口中;

避免用在宝宝脸上,防止误吃,可以用在耳后。

除了驱蚊液外,可以用这些物理驱蚊方法:

蚊帐:给宝宝、大人的睡床都安装蚊帐,小宝宝外出可以给推车套上推车蚊帐,物理防蚊最靠谱;

纱窗,纱门:在家里装上隔绝外面但又能保证透气的纱窗跟纱门,隔绝蚊子的入侵;

电蚊拍:杀蚊子最有快感!听到被电得噼里啪啦,心里爽死了!但需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宝宝拿来玩被电到;

捕蚊灯:通过灯光和发热吸引,模拟人体温度,能用物理方法捕捉蚊子,如果家里没有安装纱窗,用捕蚊灯也很不错。

参考文献:

Kamatou GPP, Vermaak I, Viljoen AM, Lawrence BM. Menthol: a simple monoterpene with remarkable biological properties. Phytochemistry 2013;96:15–25.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amphor revisited: focus on toxicity. Pediatrics 1994;94:127-8.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5658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