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刘晓坤:“线上和线下的分水岭已现”
以今年2.14情人节为例,实体零售不断回暖,而且会迎来线上和线下的分水岭。原因有三,一为线上投资者趋理性,不再疯狂烧钱;二为价格管控开始见效,线上线下同价;三则是体验式的服务符合现在年轻人的“逼格”,吃喝玩买一条龙,在shopping mall内的实体零售店必会迎来红利期。
点评:线上线下不会一家独大。
零售
LG集团宣布,将以全球用品牌综合美妆店Nature Collection替换 3000 多家菲诗小铺单品牌店。此外,2016年1月,伊势丹百货旗下ISETAN BEAUTY美妆集合店,在上海开始营业;近日百货业公司百盛和高鑫都表示2017年将进军美妆集合店。
点评:美妆集合店在零售中悄然“火”起,与单品牌店的博弈开始。行业专家张兵武说道,“美妆集合店和单品牌店难分孰优孰劣,就是产业生态多元化的表现,两者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大公司
1、卡姿兰旗下彩妆和护肤品专柜正式进驻武汉广场,成为武广继毛戈平、office之外的第三个国产彩妆品牌,此举对其在百货渠道的布局具备标杆意义。据透露,未来几年,卡姿兰在百货渠道和单品牌店渠道的网点数量将成倍地增长。
点评:实现渠道多样化已被大多数品牌、代理商提上议程。
2、立白集团旗下高姿高调IPO。日前有消息显示,立白集团旗下的化妆品品牌高姿或将成为第一个上市板块。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同时为立白品牌背书,被业内认为是高姿开始谋求上市的原因。
点评:日化企业IPO之路仍热闹。
数据
1、中国0-3岁婴幼儿护理用户市场将由2016年的70亿增长至2021年的176亿元,年均复合年增长率达20%。
2、2016年,美妆创业投资更为谨慎,交易数量达到112笔,比2015年多出了2笔。然而,投资总金额却连续两年下降,2016年降至3.91亿美元,比2014年巅峰时期的8.43亿美元少了一半。
3、2016年本土彩妆品牌第一次在市场份额上超越外资品牌,贡献了52%的市场销额,且成长速度达21%。
4、星图数据发布2017年2月线上洁面品牌竞争排行榜,欧莱雅、妮维雅、高夫、曼秀雷敦、丝塔芙、洗颜专料、相宜本草、芙丽芳丝、花印、百雀羚分列前十。
5、金王2016年颜值产业成绩漂亮,实现营业收入237,191.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0%;营业利润23,681.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98%;利润总额24,199.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78%。
6、药妆品牌丽得姿2016年销售增4.9%,利润却降43%。
7、科丝美诗2016年财报报表: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2%,达到7570亿韩元,中国区实现销售额16.2亿元;在营业利润方面,2016年同比增长46.4%,达到526亿韩元。
8、凯度报告指出,2016 年包括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在内的现代渠道增长远落后于整体渠道的增长,只有0.7%。
法规
1、国内消费者有望同步体验国际最新款的非特化妆品。上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改革试点办公室在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揭牌。这意味着我国进口化妆品的“审批改备案”试点正式启动。今后,相关部门可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较以往的审批周期大大压缩,这将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上海或会引更多的国外化妆品巨头落户。
2、“塑料微珠”化妆品被打入“冷宫”。继新西兰后,近日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五国向北欧协议会提交了全面禁止化妆品中使用塑料微珠的法案。目前越来越多国家加入这场环保大战中,美国、英国、加拿大、欧盟等多国和地区组织都已禁止或在逐步减少塑料微珠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使用。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法规。
图片
祖·玛珑新推系列香水,五款香气分别是蓝色风信子、睡莲、烟草和柑橘、皮革和苦艾、威士忌和雪松,香味小众但人气极高。
(来源:中国美妆网)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5165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