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憨态可掬-辽代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图像研析

美妆资讯
憨态可掬-辽代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图像研析
2023-08-05

憨态可掬-辽代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图像研析(梅瓶上的中国文化艺术精神)

原创 :逸美术馆

辽《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平面图》

此辽《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

瓶上先涂一层白色化妆土

后施褐色酱釉,剔划出熊纹等图形

画中,熊的神态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两只前爪撑在一根有结疤的树干上

脖下系一粗绳,拴在左方矮木桩上

在古代熊曾经是人们崇拜之瑞兽

是勇猛、无畏、伟力的兽性象征

同时熊与其它动物一样是人类的伙伴

人类常驯化动物来进行娱乐表演

辽《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立面图》

关于古代熊图形

商《石雕熊》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在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属于典型的复合性图腾形象

而在龙图腾成熟之前的史前时期

各种图腾文化盛行

自新石器时代直至秦汉

熊崇拜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汉《画像石熊》陕西榆林

《古代“汉书.武帝纪”古籍书》局部

《史记·帝王世纪》曰:

“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

《左传·昭公七年》曰: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

《礼记·月令》正义引《帝王世纪》曰:

“大皞(伏羲)一号黄熊氏。”

《汉书·武帝记》曰:

“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

黄帝、鲧、伏羲、大禹等上古时期部落领袖

都出自以熊为图腾的部落

可见熊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重要的图腾之一

商《玉熊》山西曲沃北赵村晋候墓出土

人类对熊崇拜源

自上古人类狩猎活动中与熊的接触

熊对当时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开始由狩猎社会转型至农业社会

与雨水灌溉关系更为密切的龙

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取代了熊的地位

三国 吴《青瓷熊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三国 . 吴《青瓷熊灯》

灰白色胎,土黄色釉,灯盘为钵形

灯柱制成幼熊形状

腹部鼓起,四肢细弱

身体刻划出细线纹,代表鬃毛

底盘底面刻“甘露元年五月造”铭文

熊坐在底盘上,头顶灯盘

双臂护在头两侧,有着熊特有的憨态

造型生动,表情十分有趣

可以看出,工匠走出了青瓷器制造的初期阶段

把熟练的技术和艺术创意结合起来

生产出了极具意趣的佳作

汉《玉熊》江西南昌海昏候墓出土

西汉《玉熊》陕西咸阳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

此圆雕西汉《玉熊》

熊的姿态呈直立慢步行走状

浑圆的形体,炯炯有神圆睁的小眼

似乎在寻找食物

抿嘴、短粗而有力的四肢

负载着肥硕的身体漫步前行

突出表现了小熊憨笨的姿态

玉熊工艺手法简练、精湛

寥寥数刀将小熊的形象

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熊玉器在西周以前较多见

但自西周以后就少见了

这件西汉圆雕白玉走状熊

玉质精良、雕工精湛、造型生动

为全国玉雕类文物中罕见的珍品

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汉《熊形龙首金带钩》观复博物馆藏

西汉 《陶熊》 陕西兴平西吴乡北村出土

西汉《鎏金嵌石铜熊》

在古代熊有许多象征意义

熊是勇猛、无畏、伟力兽性的象征

《汉书·五行志》曰:“熊,山野之兽。”

在人类社会早期,狩猎行为盛行

人类与熊的接触比较频繁

处于食物链顶端

且体型庞大、性情凶猛的熊

带给人的印象是威力无穷

具有超自然的伟力

因此对熊崇拜往往落在熊兽性特征方面

先人通过对熊的祭祀

以期待获得熊的勇猛无畏特性

汉《空心砖踏跺两端的熊饰》南越王博物院藏

汉《鎏金青铜熊纹镇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东汉《飞熊形玉砚滴》江苏扬州老虎墩墓出土

熊有不死、神使、雷神的神性象征

对熊的崇拜重要来源之一是熊冬眠的习性

《山海经·中山经·熊山》曰:

“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

原始人将熊的冬眠与蝉的蝉蜕都看作“重生”

寄托着人们长生不死的期望

东汉《伏羲女娲天和熊画像砖》河南新野出土

至汉代,熊的神圣象征更为丰富

河南新野出土东汉《伏羲女娲和天熊画像砖》

一只熊在伏羲女娲二大神头顶舞蹈

熊的形象十分突出

体现了熊在古代崇高的神性地位

湖南省博物馆藏《西晋神兽纹玉樽》

三只神熊背负整个器物

象征着神熊顶天立地、贯通三界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雷神出行图中

三只翼虎、两只神龟拉着一辆车

车中坐熊,持鼓及鼓槌作“雷神”形象

西晋 《神兽纹玉樽》 湖南省博物馆

东汉《汉画•方相氏》 沂南北寨墓室画像石

熊还有驱傩避恶、镇墓守陵的巫性象征

汉代人相信人死亡后精神仍会延续

因而特别注重守护死后的世界

熊的形象大多出现于墓门位置

象征“幽都门神”守卫地下冥府、墓室入口

《周礼·夏官·方相氏》曰: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

执革扬盾,帅百吏而时傩,以索室殴疫。”

方相氏是传说中驱疫辟邪的神灵

周礼中负责葬礼、祭祀中的驱邪活动

他们佩戴熊头面具

体现在画卷和石像中往往也是熊的造型

汉《玉熊》美国伍德科克市博物馆藏

熊还有男子阳刚性格的象征

《诗·小雅·斯干》云: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因为熊具有雄壮勇武的特征

是男子阳刚性格的象征

故古人以梦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

西晋《青瓷熊兽尊》苏州东吴博物馆藏

唐《鎏金熊纹六曲银盘》陕西省博物馆藏

此唐代《鎏金熊纹六曲银盘》

六瓣葵花形,浅腹,平底

窄平折沿,外沿圆润光滑

盘心冲压一只浅浮雕写实的熊纹

熊张开嘴头向上方,动感十足

细部用錾刻,纹饰鎏金

在纹饰对应的背面盘底略内凹

周围留出空白,使熊纹十分突出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流行于萨珊、粟特银器中装饰风格

同中国传统审美有一定距离

所以这类器物在唐代流行的时间并不长

作品也不多,尤其以兽类作为装饰图案

除了何家村窖藏的这几件银盘外极少出土

明《线描熊图》三才图会插图

清 金廷标《婕妤挡熊图》故宫博物院藏

此清 金廷标绘《婕妤挡熊图》

取材汉刘向《列女传》冯婕妤挡熊故事

图中以工笔设色为主

刻画了当熊出兽栏的一刹那

所有人惊惶躲闪

而冯婕妤却以身挡熊的情景

该画笔法技巧纯熟

人物动作、神态描绘细膩

平台、坡石、柳树等景物点染精细

结构严谨,场面生动

金廷标,字士揆,浙江湖州人

善画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尤工

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第三次南巡时

进白描罗汉册,受到乾隆帝赏识

命入内廷供奉

南宋 佚名《冯冯媛档熊图》

宋《磁州窑白釉黑剔花熊纹如意形枕》大英博物馆藏

此《磁州窑白釉黑剔花熊纹如意形枕》

尖形一端高高翘起,前方枕沿刮釉

几何形枕座边角圆滑无装饰

随枕形在其内划出两周如意形开光

进一步做类似柿叶形开光

剔除与正中熊纹饰之间的黑色化妆土

形成大片留白

正中的黑色狗熊憨态可掬

身朝左方,下肢着地

两只前爪撑在一棍状物上,脖下系一粗绳

拴在不远处左方矮木桩上

在古代有女子常睡熊纹枕可生男孩之说

宋辽《黑釉地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

宋《磁州窑剔划熊纹梅瓶》

清 高凤翰《鹰熊图》绢本设色

清《玉熊尊》台北故宫收藏

在古代熊曾经是人们崇拜之动物

后来熊的地位开始下降

有的地方开始称呼熊为熊瞎子

叫不听话的孩子为熊孩子

熊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下降的原因

可能在于它的破坏性和又黑又笨的身躯

不过,熊的地位下降应该比龟晚得多

一直到了清代人们还在雕琢玉熊

虽然人类对熊的崇拜地位下降

但人类驯养动物的时间极为悠久

动物按人类的意志进行表演

成为人类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憨态可掬的熊也是动物表演内容之一

关于马戏动物熊表演

辽《酱釉地剔划马戏熊表演纹梅瓶平面图》

马戏,是杂技门类之一

起源于中国的汉代

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原指人骑在马上所作的表演

现为各种野兽、驯禽表演的统称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清《民间艺人马戏熊表演图》局部 摄影

汉《驯熊图》画像石 陕西榆林

古代汉画像砖中

有反映各种驯兽节目的图形

如驯熊、驯象、驯鹿、驯蛇等

陕西榆林汉墓画像中的《驯熊图》

左面一古人手臂张开,双脚跪蹬

正在驯同样动作的黑熊

人和动物形体动作生动,图案简洁

可见当时驯练动物的水平已甚高

汉代的马戏和驯兽节目

都抵达恰当高的水平

民国《民间杂技团马戏训熊图》摄影

马戏表演不仅在民间盛行

同时也深得王公贵族的喜爱

在唐宋时期的皇宫御苑中

均驯养有大量珍禽异兽

并且表现出较高的马戏表演技艺

在民间日常生活中

马戏表演成为马戏艺人的谋生手段

而驯养的动物

则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和经济来源

清《民间艺人马戏熊表演图》摄影

此清代《民间艺人马戏熊表演图》照片

拍摄晚清时期街头马戏表演

一只熊被铁链牢牢地捆着

表演后讨好着围观的人群

那时社会娱乐方式不多

能看到江湖艺人的动物表演

是深受百姓喜欢、高兴的事了

尤其是孩子们,几乎是追着看熊的表演

19世纪《亚当斯和他的三只熊》

马戏动物表演并非中国所独有

世界各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马戏表演活动

西方史料记载中最早出现的马戏团

是1769年于英国伦敦所创立的

菲利普·艾特雷马戏团

西方马戏表演形成了以玲玲、太阳马戏团

和纽约大苹果马戏团为代表的马戏团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多

中西之间的马戏交流活动也渐次出现

19世纪后期

西方马戏团进入中国进行马戏表演

为中国马戏行业带来诸多新的表演形式

中外马戏团中的熊表演也各具艺术特色

《马戏团熊表演卡通绘画》

《国外马戏团熊表演图》

《马戏熊表演卡通绘画》

《中国马戏中的熊表演》

《国外马戏中的熊表演》

《乌克兰熊与驯养师同台表演》

《国外马戏中的熊表演》

《马戏熊表演卡通绘画》

《白俄罗斯国家马戏团表演水牛背熊》摄影

《马戏熊表演卡通绘画》

《中国小熊走钢丝表演》摄影

《马戏中的熊表演》

《马戏熊表演卡通绘画》

《马戏中的熊表演》

徐之腾:2015年3月,创立徐之腾艺术空间;重庆南岸区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南岸区政协书画院画家。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会员;四川张大千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为艺术家和收藏家搭建交流平台;把中国艺术家及中国书画艺术介绍到国外。

Zhiteng Xu Who is the founder of Zhiteng Xus Art Space, aims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al platform for artists and collectors. He is also committed to introduce talented Chinese artists and their artworks to the world. His other positions are as follows:

· Director of Chongqing Nan’an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 Painter of Chongqing Nan’an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 CPPCC Painting and Calligraphty Academy.

· Member of Dazu Stone Carv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 Guest Professor of Zhang Daqian Art Academy.

徐之腾艺术空间

Art collections of Zhiteng

战略合作伙伴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

一点资讯

http://www.yidianzixun.com/channel/m103633

搜 狐

https://mp.sohu.com/profile?xpt=eHlwMzMzMzhAc29odS5jb20=

新 浪

https://weibo.com/xyp6464/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is_all=1

张大千美术学院

http://zdq.njtc.edu.cn/classes/myfc.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供学习和交流

徐之腾编辑整理不易 转发时请标明出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4551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