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外企参与中国碳中和治理
2012年6月可持续发展大会将绿色经济作为实现发展的优先领域,至今,各国都非常重视绿色发展的机遇。绿色领域开启了世界开放的“新赛道”,这些领域也正在成为推动世界开放的新动力,有助于做大世界“蛋糕”,惠及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
进博会是中国开展主场外交的重要平台,推动实现“零碳”进博,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做出“双碳”承诺的实际行动,而且也是发挥会展平台作用,推动碳中和产业实现路径的探索。在进博会“绿色实践”下,其已成为跨国公司绿色产品首发平台,一批企业聚焦可持续发展,争相展示最前沿降碳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争相展示。同时,进博会也推动着展商变为投资商,聚拢效率寻求型投资、资源导向型投资和市场导向型投资。
进博会作为开放共享的平台,有助于打破国内循环体系与国际循环体系之间存在的藩篱和壁垒。中国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通过进博会不断得到彰显,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在“双碳”战略成为全球投资和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开辟绿色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新赛场的背景下,发挥进博会平台作用,推动跨国公司参与中国碳中和治理,赋予了进博会作为开放共享平台新的使命。应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跨国公司的主体作用,参与我国碳中和治理。
第一,在技术和产业提升方面,跨国公司代表了规模和范围经济,尤其是在技术领域,跨国公司会成为链接国内技术创新力量和全球创新力量的主要力量。
第二,在可持续金融市场方面,尤其是债券的衍生品方面,参与主体包括跨国公司,也有中小企业,跨国公司共同参与的产品也更具有经济价值,跨国公司也可以展现更大的作用。
第三,在制度型开放包括规则、管理、体制方面,跨国公司是参与全球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往前发展的力量,就是把各国的政策和壁垒形成突破,形成协调性的政策,跨国公司作为推动经济自由化的原始动力,应更好地在发挥协调性政策制定中跨国公司的作用。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中国式现代化而作出努力与贡献
作为全球领先的百年护肤公司,拜尔斯道夫一直致力于肌肤护理的科学研究,始终以创新的、高品质的护肤产品为核心,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护肤需求,被誉为现代皮肤护理的引领者。
拜尔斯道夫与中国有着悠久联系,1984年重返中国市场,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我们见证了中国和很多企业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也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超高速增长,以及移动互联网快速迭代。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环境约束,随着冰川消退、湖泊干涸、气候变化日益显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类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拜尔斯道夫旗下核心品牌妮维雅,在绿色发展转型上也有十个方面的实践。比如妮维雅男士洁面乳简化结构泵,这可以减少30%的塑料,自投产以来,共计减少530吨塑料,相当于4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妮维雅辅酶Q10全线包装盒使用无塑料覆膜银卡和轻量化纸张,每年可减少17%的纸张用量,消除了塑料膜对纸张回收的影响;自2018年以来,妮维雅的所有唇部护理产品都不含矿物油,而是由最多达到96.7%的天然成分制成;自2013 年来,妮维雅逐步淘汰微塑料,近年实现了洁面产品100%天然衍生成分;2020年,妮维雅开发了首个沐浴露自主灌装机,以提高塑料包装瓶的重复利用率,减少白色污染……
面向未来,拜尔斯道夫承诺,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值较2018年减少30%,2030年前所有生产基地实现碳中和并稳步推进包装减塑目标,所有化石基塑料包装使用比2019年减少50%,其中30%的塑料都来自于可再生材料,这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30年前拜尔斯道夫的所有工厂将实现碳中和。
上周,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访华,中方提到愿同德方、欧方围绕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等课题加强交流互鉴。作为德国在华企业,拜尔斯道夫愿意在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国轻工业、化妆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而作出努力与贡献。
建立绿色全价值链 创造更美好生活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宜家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也是宜家除瑞典外,唯一有一个完整价值链的市场。它涵盖了产品设计、测试、生产、采购、仓储、分拨、零售和商业地产等各个商业模块和商业领域。
宜家的愿景是为大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可持续战略叫做益于人类和益于地球,这就意味着宜家要为客户、员工、供应商和价值链上的每个人带来更好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生活,并积极聚焦多个领域实现2030目标——在业务增长的同时,减少更多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其超过宜家价值链的排放总量,对气候产生积极影响。
在生活方面,宜家在提供可持续化商品、绿色商品、家居解决方案的同时,还助力消费者提升生活中的绿色行为;在生产方面,截至目前,宜家的原材料中有60%是可再生,10%是可回收,并在通过创新方式推进100%的循环经济。此外,宜家还为价值链上的每个人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
宜家中国可持续领域与中国的倡导方向完全一致,今年天津东丽商场率先成为全球第一个碳中和及负碳的商场,其电网已经可以反哺当地的社区,为他们提供用电。同时,宜家在上海实现100%零排放配送,全国90%的订单实现100%零排放。在宜家,率先实现所谓闭环应用的是纸板,如今其他材料的闭环应用也在持续推进,期望与上下游的供应商携手推进循环经济的达成。
中国大部分消费者都希望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尤其是新生代和年轻一代消费者,同时,他们更希望在生活中的困惑和诉求能够得到及时、方便、快速的解决方案,宜家作为一家愿意承担这样责任的企业,也希望能够把握机遇,通过分享在可持续生活里的洞察和知识来帮助大家,并能与社会各界、政府、学术机构等其他专业组织,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好的生活环境。
落地数字贸易服务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跨境电商经过多年发展向大家证明了,通过信息化的工具可以把源头工厂和终端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同时,传统外贸并未从根上改变。中国的工厂、贸易商和海外采购商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跨境电商而被全盘革命。
大龙网期望落地数字贸易服务,帮助当地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为此,公司基于龙工场数字贸易产业服务中心,建设了龙信通—渠道及大数据辅助征信平台、网贸通—网上产业带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外综服平台两个大数据平台,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渠道、金融、品牌、运营等四类赋能业务。
其中,渠道赋能主要是整合大龙网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渠道服务中心,面向本地企业形成集中采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B2B间的贸易;金融赋能是依托贸易和运输场景沉淀的数据,借助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的产品推动当 地中小企业聚集,完成本地 产业规模化,企业群数据的沉淀,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同时,与金融机构或地方国资平台合作,以供应链金融服务引流国内大型细分垂直品类供应链企业入驻本地,带动本地产业要素活力,进而形成全国品牌和供应链中心;品牌赋能则是通过互联网发展自己的市场:例如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大龙网可通过早期建立起品控标准的方式对接对方的终端市场来助力企业获取订单;运营赋能是在面对2600多个产业带城镇县跨境电商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通过培训、引导、服务等方式,为当地中小企业和地方产业经济提供运行和代运行服务,以助力传统经济取得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与科技向善,
合力打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当下,绿色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交汇,正在重塑整个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和韧性。在微软,谈及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会强调另一个概念:科技向善。即,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环境对于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隐私等更多社会责任。
这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微软如何通过规划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业务融合。
微软长期以来始终强调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亦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清晰的规划和相关承诺。
微软承诺,2025年在全球的数字中心以及办公楼宇的全部能源,都会从高碳排放的火电发电转化为百分之百的零碳能源;到2030年实现全球的负碳排放,包括微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三类的排放;2050年消除自微软公司成立以来所有的碳排放。
为达成这一高难度目标,微软不断加大投资,加大碳移除技术的创新。过去两年间,微软采购了约250万吨碳排放的解决方案,刷新了全球记录。
在废弃物管理和污水处理领域,2021年微软重新补回到自然界的清洁水超过了130万立方米,实现了正水。同年,微软转移了15000多吨的固体废弃物,减少了直接填埋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
其二,微软如何助力于客户和合作伙伴在更广义的行业和社会发展中践行科技向善和绿色低碳的理念。
数字经济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与更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有力工具。微软一直将数字科技融入到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帮助全球的供应商和客户减少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中国,微软和本土的各领域伙伴开展了广泛合作,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的深度整合,对降低能耗、优化效率、环境友好等均起到积极效果。
其三,微软如何践行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实现节碳减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微软一直践行为各类残障人士提供便利软件,所有产品,无论是语音输入还是人机互动,均为此做出巨大努力。
微软的一款海洋鼠标,20%的材料利用了从海洋中回收的塑料,买两个鼠标相当于回收了一个海洋中的塑料瓶。微软正是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滴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BANI时代,可持续发展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几年前,人们用VUCA时代来形容世界的不确定性,如今,后疫情时代,不确定性更加强烈,代表易崩塌、焦虑感、非线性、难以理解等形容世界的BANI一词进入公众视野。
BANI时代带来更大的经营挑战,这也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首先,气候变化牵动出多变的市场形势。未来10年全球前十大风险中的前三项均为气候与环境相关风险,这一趋势激发出了企业健全长远的经营意识,从“快速获取收益”转向“更长远地考虑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其次,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叠加疫情的影响,使得企业需要通过更加全面的风险管控机制,加强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Brother集团今年重新调整了企业愿景,同步升级了可持续发展推进体制。Brother发布环境愿景2050,希望能够在2050年实现集团上下碳中和以及将价值链上下游的碳排放量控制到最小。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Brother从碳减排、资源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方面推进。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企业持续迭代生产技术、引入清洁能源,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55千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的分支机构中有86%的公司取得了ISO 140001环境认证。
在资源循环方面,加大了产品制造环节的可再生材料投入,提高了产品的回收利用率,与2017年相比,资源消耗量减少34千吨,工厂用水量减少267千吨。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着多样化的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的活动,同时集团也在世界多地开展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的活动。
Brother在2020年签署并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持续向社会输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产品,支援重点社会议题,并致力于打造公平、有价值的职场。
兄弟(中国)是Brother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一直致力于将企业文化融入和植根于当地文化。非常重视中国特有的个性与活力,提倡因地制宜的本土认知、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在产品方面,公司致力于为中国用户优先带来搭载绿色可持续技术的产品。本次进博会上,Brother于国内首秀的新品打印机创新引入了“按需打印,按页付费”的新模式。在活动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覆盖线上、线下的碳抵消活动,致力于帮扶弱势群体,资助贫困学子。
文/ 李子晨 吴力 晏澜菲 刘旭颖 图/李松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34582888.html